第367章 卧龍先生
搜救隊找到文丑軍下落的時候,已經是兩個月以後。
文丑軍僅剩三十七人,衣衫襤褸,瘦的皮包骨頭,如果不是還有呼吸,跟乾屍無異。
這三十七個人見到搜救隊的時候,無神的眼睛突然亮了起來,他們掙扎著站了起來,雖然不認識,但晉王部隊專用的旗幟,大家還是認得的。
這群漢子竟然熱淚盈眶,過來抱住救援隊的將士,文丑道:「我以為主公把我們都忘了呢,沒想到在我們即將絕望的最後時刻,能見到主公派來的人,文丑這條命就是主公的了!」
文丑與馬騰的主力作戰多日後,寡不敵眾,於是暫時轉移,他們沒有到過西北,沒有見過無邊無際的大沙漠,轉移進去以後就再也沒找到出去的方向。
風餐露宿、忍飢挨餓,靠著偶爾出現的小綠洲,苦苦支撐了這麼長時間,眼瞅著將士們一個個倒下去,文丑急破了頭也無濟於事。
到最後的時候,出現了人吃人的慘劇,餓死的將士被做成肉乾,充作乾糧。
文丑的部隊被救后,姜盛安排他們回并州,文丑列車騎將軍,其餘三十六人皆升三級,以褒獎他們。
龐德的日子跟文丑差不多,不過他熟悉西北地形,知道大勢已去,就帶著殘餘部隊投降了徐晃。
馬鐵誓死不降,龐德就讓人綁了他帶了出來,然後移送到長安,龐德則編入徐晃的部隊任偏將。
至此,馬騰派出的四路兵馬幾乎都是全軍覆沒的結局。
姜盛幾大主力軍全部到位,馬騰軍節節敗退,把侵佔的金城、隴西、武都全都吐了出來,還丟了武威郡。
張郃、張寧、徐晃三軍繼續往西推進,一路走一路作戰,把馬騰的兵馬往西趕,成功拿下張掖和居延屬國,把西征軍的大本營放在酒泉郡的樂涫縣,扼住了馬騰去中原的咽喉。
為了徹底解決西北的問題,姜盛讓荀彧抽調了三千多名中下級官員到西北任職。
姜盛以獻帝名義罷了馬騰的官職,宣布馬騰為叛軍,號召天下共逐之。
其實根本用不著別人動手,姜盛自己就能搞定,玩號召這樣的把戲,只不過為滅馬騰找個華麗的借口罷了。
后划武威、金城、隴西、漢陽、安定、北地、武都為涼州,拜陳紀為涼州牧。
又在樂涫縣設立安西都護府,全權負責西部邊疆,拜徐晃為安西將軍,野戰第三軍就成了西北邊軍。
由於戰線拖的太長,姜盛二十萬大軍嗎給養供應不足,姜盛也只好下令暫停西進,等東部運過來的物資到位后再做打算。
馬騰雖然得到了喘息機會,但形勢也是不容樂觀,西北的糧食基地就是張掖,現在完全落入了姜盛之手,他要解決的也是糧草問題。
西北暫時進入了相持階段,而荊州這時卻在經歷著暗流涌動。
劉備投奔劉表,甘為馬前卒,率軍攻打廬江失利,折損了不少兵馬,劉表就任命劉備為新野縣令。
新野是南陽的地盤,而之前劉表向姜盛求和的時候,明確啊表示讓出南陽,他這分明就是坑劉備。
簡雍也是這麼想的,劉備深以為然,就對劉表說無德無才,只想託庇於劉表麾下,不敢另有所望。
劉表「好言相勸」,劉備都是堅辭不受,劉表只得作罷。
劉備就在江夏待著,這些日子沒有戰事,他就帶著關張四處遊覽,熟悉荊州的人文風貌和地形。
這一日,他們在茶館閑待,聽得鄰桌客人在談論一些事情。
「水鏡先生明言:卧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到底這卧龍鳳雛是何方神聖?」
「聽聞這卧龍先生在隆中種田,不問世事;鳳雛卻是個酒鬼,天天招搖過市,人人無不反感。」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劉備現在緊缺人才,就記在了心上。
茶后,劉備即打聽了襄陽隆中的所在,去拜訪卧龍先生。
到了之後卻見柴門緊鎖,不見一個人影,劉備心下奇怪,喊了幾聲:「我乃中山靖王之後劉備,請問卧龍先生可在?」
有個童兒從草廬走出來,說道:「我家先生出門會友去了,你們請回吧。」
劉備道:「先生幾時回來?我等在此等候。」
童兒道:「你們不必等!先生今日不回,你們不要在此停留。」
劉備只好決定改天再來,掉頭回了襄陽暫住。
回城路上,劉備被一個衣衫襤褸的醉鬼給攔住了,吃了閉門羹,劉備本就窩火,這麼一來,更為惱火,斥責了幾句,張飛是個暴脾氣,上去就是一頓拳打腳踢。
那醉鬼鼻青臉腫,蹣跚著走了。
有路人走過,笑道:「鳳雛又成落湯雞了,哈哈」
劉備一聽,後悔不已,早上茶館聽過「鳳雛是醉鬼」的話,光記著卧龍先生了!
劉備的厚臉皮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於是快步追上那醉鬼,連連作揖道歉。
鳳雛問道:「你是何人?打了我又來道歉卻為何故?」
「方才沒有認出鳳雛先生,多有得罪。還請多多包涵!」
「鳳雛先生?哈哈,我龐統可是第一次聽說如此稱呼,哈哈!」龐統大笑著,揚長而去,只剩下劉備在風中凌亂。
回去后,劉備就責備張飛脾氣太暴躁,千叮萬囑,拜訪卧龍先生的時候一定不能動怒。
第二天起早,劉備又帶著關羽張飛去拜訪諸葛亮,還是那個童子。
劉備道:「在下乃中山靖王之後劉備劉玄德,特來拜訪卧龍先生。」
那童兒道:「我家先生還沒回來,你們走吧。」
劉備知道但凡有點學問的文人都自命清高,不來個幾趟,他是不會露面的,於是就走了。
過了三天,劉備又來了,這回童兒讓他們進了院子。
「我家先生正在午休,三位先在此等待吧。」
過了許久,張飛按耐不住,直在發著牢騷,關羽不住的勸著。
夕陽西下的時候,劉備已經打算要走了,童兒出來通報說:「先生請三位入內敘話。」
劉備「三顧茅廬」,終於得見卧龍先生。
卧龍先生,複姓諸葛,單名亮,字孔明,祖籍徐州琅琊,叔父在荊州任職,所以遷來荊州多年。
諸葛亮與劉備談了一夜,詳細分析了大漢局勢,判斷這天下必將三足鼎立。
曹操一世梟雄,但撐不了多久,必定歸入姜盛勢力。
劉表優柔寡斷,難成大事;劉璋更是鼠目寸光,不思進取。
若是劉備能入蜀,則會取而代之,成一方大佬。
聊到最後,諸葛亮建議劉備先奪荊州,然後入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