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東漢好姐夫> 第342章 收復遼東(5)

第342章 收復遼東(5)

  趙雲軍得了新昌城之後,就加固城防,打算堅守下去,按照姜盛和戲志才的打算,要在玄菟、遼東屬國、新昌布成「品」字型戰略大陣,一戰而定,所以趙雲根本就沒有北上的打算。


  在整個遼東戰略上,唯一失算的就是高句麗援軍,現在田豫不得不把精力放在驅逐高句麗匪軍上,玄菟郡這邊就不能參與滅公孫度之戰了,好在戲志才派出麹義、鄒丹支援,高順的軍力存在得到了增強,張寧考慮到田豫無法參與戰事,就把麹義和鄒丹派往了玄菟,繼續形成鼎足之勢。


  公孫度把襄平守軍分成三部分,一部分約三萬人,增強遼陽的守備;第二部分約六萬人留守襄平,卻在城外擺出供十萬人吃用的鍋灶,迷惑西、北兩個方向上的敵軍,第三部分約十萬大軍,晝伏夜出,奔襲新昌。


  田豫正聯合高句麗幾支諸侯武裝合力對付高句麗官軍,大小五十餘戰,殲滅高句麗官軍四萬七千多人,而田豫部也損失近萬人,高句麗的兵馬雖然軍紀渙散,但戰鬥力卻是不容小覷,特別是他們不用後方補給,而是在戰爭中掠奪,以戰養戰,而田豫卻要從玄菟郡轉運糧草,時間長了就出現問題了。


  田豫想速戰速決,但高句麗軍已經看出了田豫軍問題,所以就死纏爛打,拖延時間,這讓田豫一籌莫展。


  張寧雖然主要精力在平定遼東,但對於田豫的情況,她也是很明白的,就致信給鄧茂和褚燕,欲行圍魏救趙之計。


  鄧茂主管草原上的礦場防衛,對草原的情況了如指掌,當即派出兩萬騎兵往東急進。


  褚燕經營草原多年,跟高句麗北方的扶餘國多有貿易往來,就派出使者商議扶餘國出兵的事,扶餘國就是後世我國黑龍江、吉林以及俄羅斯遠東的部分地區。


  扶餘國王好茶好水地伺候著使者,但就是不提出兵的事。


  使者也明白,扶餘國雖然有騎兵近十萬,但向來都是自保,從來不出兵攻伐,只是被動防禦鮮卑和高句麗的侵略,現在讓他出兵打高句麗,那是一萬個不願意。


  最後使者就打訴苦牌,添油加醋地說高句麗如何侵略扶余、欺壓扶余百姓等,勸國王藉此機會一雪前恥。


  國王道:「我扶餘國向來與世無爭,實在不敢拿全國百姓的安危去爭這些虛名。」


  「這怎麼會是虛名呢?難道大王忍心看著你的子民繼續忍受高句麗的欺壓嗎?實不相瞞,我主麾下田豫部正聯合高句麗各路諸侯圍剿高句麗官軍,現在的高句麗內部空虛,正是出兵的大好時機,若是大王出兵三萬,與我軍合攻,必能取勝,到時候我們會對高句麗三分而治,自然不會再威脅到貴國百姓,但若只憑我軍,勝負尚未可知,貴國還可能繼續處於被高句麗侵略的狀態。」


  國王思索了一會兒,然後道:「我雖然有兵,但國力孱弱,自保尚可,若是出兵,難以保證給養,所以——」


  「這個不勞您費心,只要您出兵,補給由我們負責。」使者知道了國王的意思,直接打消了他的疑慮,「除此之外,事成之後,我主割高句麗遼山及輝發河北岸地盤給扶餘國。」


  在使者看來,姜盛既然有意對付高句麗,那高句麗自然就是囊中之物,想怎麼分就怎麼分,張寧圍魏救趙之計不僅要解決遼東戰事,更要效仿烏桓故事,收了高句麗。


  國王素聞姜盛的本事,見使者自信滿滿,不免有些心動,輝發河北岸擁有豐富的牧場,要是得了這塊地盤,住在扶餘國北部苦寒地帶的子民就可以南遷,生存問題就能解決了。


  使者見國王有所動搖,繼續說道:「大漢護烏桓校尉部已經派出兩支共約五萬騎的精銳兵馬,對付高句麗各地守軍不在話下,若是加上大王的天軍,破高句麗不在話下。」


  「糧草真的由你們提供嗎?」


  「我說的話代表的就是大漢朝廷,豈可言而無信?」


  「我軍都是皮甲,防禦很差,貴國可否提供鐵制鎧甲兵器?那樣我軍就不會拖你們的後腿,而且能幫貴軍解決一些敵人。」


  國王這一開口,使者才明白,這老小子原來是看上了大漢的鐵制鎧甲,這東西豈能給你?

  「大王有所不知,我主募集了數十萬兵馬平定遼東,鎧甲武器趕製不出來,連我們的主力軍都沒有配備齊全,實在無法供應貴軍所需,不過大王請放心,衝鋒的事我軍做,貴軍只要對付那些逃散的敵軍即可,他們也都是皮甲,與你們並無分別。」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扶餘國王同意出兵三萬,雙方定於遼山南部集結。


  鄧茂的兩萬騎兵首先到達了遼山南部駐紮下來,靜待扶余軍的到來。


  褚燕南邊率三萬鐵騎長途奔襲,從玄菟郡北部進入高句麗,直奔高句麗京師國內城而去,鄧茂那邊與扶餘國軍隊匯合之後就對高句麗北部的各處部落展開掃蕩,除了跟田豫合兵的幾個部落之外,其餘高句麗部落都被各個擊破,張寧調運糧草物資從玄菟運往高句麗,補給南征的各路兵馬,這場戰爭距離遠、跨度大,一直持續到第二年的夏天才宣告結束,這是后話。


  高句麗國王得知褚燕、鄧茂和扶餘國大舉來襲,也是大為震驚,之前侵略扶餘國雖然打了不少敗仗,但繳獲的物資卻是很豐厚,而且扶餘國膽小怕事,讓高句麗更加瞧不起,沒想到這次竟然敢勾結大漢入侵高句麗。


  高句麗國王看不起扶余軍的戰力,卻不敢輕視褚燕和鄧茂的騎兵,褚燕那也是橫行草原近十年的主兒。由於擔心高句麗有失,就派人傳令官軍後撤。


  高句麗官軍此刻想撤都難了,因為高句麗各部落軍和田豫已經從倉促應戰調整為主動反攻了,雖然沒有大的傷亡,但雙方已經膠著在一起,誰都無法脫身,在此不提。


  單說公孫度這邊,公孫康、公孫恭各率五萬兵馬,分兩路向新昌殺去,雖然晝伏夜出,謹慎的消除大軍過境的痕迹,但還是被張寧的斥候探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