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東漢好姐夫> 第336章 青州海軍

第336章 青州海軍

  荀攸見姜盛滿意,也是大為高興,就建議姜盛再看看其他幾艘船,姜盛欣然同意。


  雖然是冬天,但海水溫度還行,除了岸邊有些浮冰之外,海里並未結冰,姜盛就乘著衝鋒舟往來於大船之間。


  這些大船都有繩梯和吊籃,荀攸安排姜盛用吊籃上船,姜盛沒有同意,自己攀著繩梯上了船,看來這幾年沒怎麼動身體,體能倒也沒有減弱。


  這些船大體上就是四種樣式,第一種就是旗艦型的,體積大,火力猛,另外四艘樓船也屬於這種,外包鋼板,與最大的這艘相必,體積小了一些,舵樓只有兩層,容納八十名船員和二百士兵,但安裝在上面的連弩機和投石機都明顯比最大的這艘多,火力船無疑,姜盛定義為驅逐艦;


  第二種是流線型的船,體積小於驅逐艦,甲板上沒有投石機,全是弩機,容納士兵較少,但機動性很好,可以用做護衛艦;

  第三種是從底倉到甲板頂部都包著鋼板,鋼板的縫隙中都安裝了鐵矛和尖刺,用於海中衝撞敵船的;

  第四種就是貨船類型的,船艙後面可以打開,類似於後世的滾裝船,頂部有弩機,中間船艙可以容納五千步兵或者兩千騎兵,也可以用作糧草物資運輸船,抗風能力強,但速度慢,不抗打。


  還有些小型的衝鋒舟,可以隨大船攜帶,在淺水區使用。


  姜盛當初只是想到了動力和大體的樣式,沒想到漁民們發揮聰明才智,鼓搗出這不同類型的艦船,看來組個艦隊是沒有問題的,就是不知道這船的性能如何。


  回到岸上之後,荀攸道:「屬下曾帶著這些船出過海,主公大可以放心,現在我們就可以出海試航。」


  姜盛點了點頭,陳紀連忙組織人手去召集水手,參與造船的這些工人大部分都熟悉海上的情況,直接被招募過來,太史慈所率的將士也被安排上船。


  陳紀組織人員用木板架起了簡易浮橋,連接到運輸船,那些戰馬被騎士們牽著涉水出去,從運輸船後方登上了船。


  準備完畢之後,姜盛登上了旗艦,帶著四艘驅逐艦、二十艘護衛艦、十艘衝撞船、四艘運輸艦,浩浩蕩蕩地駛向大海。


  海面上有一米多的輕浪,但姜盛所在的旗艦卻毫無影響,水手們在底倉用力踩踏著踏板,齒輪傳動裝置帶動著螺旋槳飛速旋轉起來,激起一輪輪浪花。


  一名老漁民掌著舵,控制著旗艦航行的方向,前甲板上一名水手打開了船帆,借著西北風往東南航行,速度快了許多,其餘的船艦也都根據旗艦的旗語變換著方向和風帆角度。


  航行了一個時辰,陸地漸漸模糊了,到後來只看到白茫茫一片大海,姜盛看著速度,足有七節(約每小時十三公里,1節=1海里/小時=1852米/小時),這也是藉助了風帆的力量,單靠人力,最多也就是五節的航速。


  天色開始變換,船頂的旗幟被風吹得「獵獵」作響,那老漁民道:「大人,天氣看樣子要有大風,我們還是返航吧。」


  「好,你是船長,你說回就回吧。」


  那老漁民不再多說,讓旁邊的助手到船頂發出旗語,這些旗語姜盛大概懂得,但跟後世的相比還是不規範,但各船的船長都懂,整個艦隊開始轉向。


  姜盛站在甲板上,扶著欄杆,對於各船轉向看得真切,風帆已經下來了,旗艦在右轉,左邊的船槳用力向後划水,而右邊的船槳則向前划水,整艘旗艦原地調頭。


  跟在後面的驅逐艦、護衛艦等船則左翼的左轉掉頭,右翼的右轉調頭,空出中間的水道,正好讓旗艦通過。


  姜盛估算著時間,整個艦隊掉頭只用了不到半個時辰,已經重新編成陣型返航。


  這時候的船可沒有後世那麼高端,什麼雷達、導航之類的,整個船的航行全靠船長手中的羅經儀。


  姜盛看著這羅經儀上面刻著甲乙丙丁等指示方位的漢字,問道:「這是羅盤嗎?」


  老漁民道:「這個叫做羅經儀,那些占卜風水的道人都有這個東西,但在我們手裡可不是用來看吉凶方位的,而是確定航向的。」


  姜盛不禁讚歎,中國人民的智慧真的是逆天了,大航海首要的就是羅盤,現在有了大船,看來大漢也可以推行大航海運動,比歐洲提前個一千多年。


  「這個羅經儀可以做成大的,固定在舵樓里,那樣航行會更加方便和準確。」


  眾人都是點頭稱是,隨行的官員除了太史慈,其他人都根本不懂,也只是附和。


  太史慈突然提醒道:「我們的船隊已經往南偏移,應該適當調整航向,要不然可就回不了黃縣造船廠了。」


  姜盛眼前一亮,笑道:「看來子義也懂航海啊。」


  太史慈道:「屬下自幼在黃縣長大,略懂一二。」


  「好!你說略懂!那海軍司令就讓你做吧!」


  「海軍司令?」眾人都不明白,但海軍這個詞還是明白的。


  「哈哈——海軍司令,就是海上艦隊的最高統帥,這樣吧,給你個比較易懂的職位,橫海將軍,今後這些船就組成青州海軍,你是總負責人,准許你在青州範圍內招募選拔水兵,擇優安排職位,報總參謀部備案。」


  「總參謀部?」這又是個新名詞。


  「就是替我謀划組織作戰事務的機構,今後一切成規模的作戰都要經過總參謀部的議定。」


  太史慈以大司馬姜盛的名義在青州各郡縣招募懂水性的青壯勞力,百姓們紛紛打聽姜盛是要幹什麼,有人就把早先姜盛發出的發展漁業捕撈的布告拿來傳閱,百姓們這才明白,於是熱烈響應招募,紛紛投奔到黃縣來,陳紀調集了大量的給養物資,暫時保障這些人的吃用。


  姜盛在黃縣逗留了半個多月,憑藉後世的記憶,對戰船的結構、類型以及配屬武器的研發提出了建議,那些老漁民們都聽得很仔細,姜盛又把自己記著的東西,寫了出來。


  因為姜盛是陸軍出身,對於海軍的情況不了解,所以有些技術上問題他是不便多說的,只提出了大概的方向,讓勞動人民的智慧去研究嘗試吧。


  二月初的時候,太史慈已經招募了兩萬多人,又把兩萬青州兵劃到海軍中,世界上第一支海軍就這樣成立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