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東漢好姐夫> 第110章 靈帝賞

第110章 靈帝賞

  姜盛親自扶棺送行,在南皮城外一處風水寶地厚葬了張白騎,並題寫了碑銘,真實記錄了張白騎的大義之舉。


  而混在人群中的眭固和張寧親眼目睹張白騎下葬之後才悄悄的離開了,或許姜盛真是張白騎所說的仁者和義士。


  冀州平了,黃巾降了,百姓安了,姜盛也該班師回朝了,審配請辭趙國相的職務,決意跟隨姜盛。


  審家在冀州雖說比不上甄家牛叉,但也屬於地方豪強,親朋好友都勸審配不要跟隨無權無勢的姜盛,但審配只說自己不會看錯人,家人苦勸不住,就由著審配去了。


  班師在即,姜盛令各部統計傷亡人數,計戰死一萬一千餘人,重傷者六千多人,輕傷者不計。當初從京城帶出來的三萬軍損失半數,姜盛覺得這樣回去沒法向靈帝和北軍中侯交代,就令歸順的黃巾和黑山將士自行報名,願意去官軍的,登記戶籍之後即可隨官軍入朝,到時候正式編入,畢竟姜盛是沒有權利把這些人直接納入官軍。


  經過篩選,願意加入官軍的不足萬人,余者計四萬兩千五百多人表示不願加入官軍,而是跟隨姜盛。那些官軍中也有十常侍的眼線,這種情況很快就傳到張讓耳朵中。


  姜盛並不傻,這麼多人表態願意追隨姜盛,這可是令朝廷極為忌憚的,近兩萬官軍隨便哪一個嘴巴不嚴,姜盛就得完蛋。


  「諸位將士,我姜盛乃出征之將,得勝之後就要班師回朝,手下只許留親兵衛隊,各位的盛情,本將心領了。褚燕將軍奉詔經略冀州山區,你們若是不願入官軍,可以去投靠平難中郎將褚燕將軍,或者回鄉去吧。」


  燕趙之地多忠烈,不入官軍的這些將士們淚別姜盛,有的打點行裝回鄉了,有的北上去投奔褚燕,偌大的官軍大營頓時空了下來。姜盛組織大軍清點物資,收拾行裝,只待班師回朝。


  褚燕奉姜盛為主公的事只有褚燕的親信和張南知曉,其餘人等都不知褚燕與姜盛的關係,姜盛也就是看中了這一點,以褚燕的名號擴充軍力,日後才能登高一呼,成為一方諸侯,槍杆子裡面出政權,毛爺爺這句話乃真理,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擁有軍隊就擁有一切。


  趙雲和審配奉令到褚燕軍中任職,在實戰中鍛煉成長,這也是褚燕所樂見的,畢竟他一個人太忙了,這個出身山大王的中郎將,可不願靜下心來處理政務,趙雲主練兵,審配主政務,他褚燕就每日裡帶著隊伍招搖過市,刷存在感。


  褚燕的中郎將府就在ls縣這ls縣也就從冀州獨立出來,由褚燕直接管理,大小事務可由褚燕直接上報朝廷,序列上類似於後世的直轄市,只不過這裡是縣一級的編製。


  為了保護姜盛的妻室,褚燕在建設這個中郎將府的時候就分作了前庭後庭,中間有圍牆和大門,後庭就是童琳她們三人居住的地方,日常警衛由周倉負責,而真正的中郎將辦公地點是在前庭,褚燕、趙雲、審配的局所也在前庭。


  褚燕這樣的設計是報請姜盛准許的,姜盛考慮到目前多地烽煙,朝廷幾乎沒有善戰的將領,而姜盛鮮有敗績,自然是朝廷重用的對象,這一來就會四處征戰,居無定所,而童琳她們總在山寨中生活也多有不便,所以就把她們轉移到ls縣的中郎將府了。


  褚燕雖然是山賊出身,確是重義的熱血漢子,自從常山上行為不敬的事發生后,褚燕就深刻反省,不敢再有唐突之詞,周倉是死忠之人,由他負責警衛也可放心。


  就這樣,童琳她們就在中郎將府生活下來,而姜盛則要班師回朝復命了,但他不知道,等待他的會是什麼。


  小黃門把姜盛大戰告捷即將班師的奏報呈給靈帝,靈帝看的津津有味,這位貪玩的皇帝對於姜盛破敵的計策非常推崇,只恨自己不能親自去體驗一下勝利的快樂。


  「你說,姜盛百戰百勝,朕是不是該賞點兒什麼?封侯還是拜將?」靈帝隨口問小黃門。


  小黃門道:「皇上,姜盛所向披靡,還不是您識人之明?之前他已經拜為平虜中郎將,只需賞賜些金銀,他就叩謝天恩了。」


  「金銀之物,姜盛可是不缺啊。你替朕想想,該怎樣封賞才好?朕還指望著他領軍平亂呢。」靈帝道。


  「老奴有個想法,只是不知當說不當說。」小黃門道。


  「當說,有什麼不當說的?」


  「請先恕老奴無知之罪,老奴才敢說。」


  「好,朕恕你無罪,有什麼法子儘管說來。」


  「萬年公主!」小黃門道。


  靈帝一拍大腿,「對啊,郎情妾意,朕就促成好事,一來賞了姜盛,二來芊兒得償所願。哎呀,你這一策太好了,看賞!」


  「謝皇上!」小黃門道。


  「你去傳宗正劉虞來見朕,朕要賜婚。」靈帝覺得這件事比較好玩兒。小黃門連忙去請。


  劉虞擔任過幽州刺史,后被降為甘陵國相,因撫慰民生有功,有升為宗正,宗正是九卿之一,專門管皇帝的家務事和皇親國戚的考評賞罰。


  不多時劉虞來御書房見駕。


  「臣劉虞叩見皇上!」


  「平身吧,朕有事要與你商議。」


  「微臣不敢,皇上儘管吩咐。」


  正在這時,萬年公主劉芊來此練字,見劉虞穿著官服在此,就告了個罪,退了出去。


  靈帝覺得這事還沒有跟太后、皇后商量過,還不便於讓公主知曉,就讓小黃門把公主送回寢宮。


  「公公,宗正大人怎麼到御書房何事啊?是不是哪個皇親國戚犯錯了啊?」劉芊問道。


  「朝中的事,公主殿下還是不要問了。」小黃門首要的是口風嚴,就是對公主也不例外。


  「公公此言差矣,宗正大人管的可就是皇家的事,可不單單是朝政啊。公公既然不願說,那我自去問父皇,父皇向來寵溺我,我只是了解,也不是干預,父皇肯定會說與我聽。」


  「非老奴不願說,實在是有口難言啊。」


  「好,你不說,那我去御書房偷聽!」劉芊說著就掉頭往回走。


  小黃門連忙攔住,「哎呀公主殿下,你要是去偷聽,老奴可要遭殃了。罷了,我就說與你知道吧,不過你可要管緊嘴巴,要是泄露出去,老奴性命不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