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雪上加霜
面對約十萬楚軍的巨大壓力,未來的國君撂了挑子,最得力的幹將中將軍巴秀又在最需要的時候離開了,八公子巴遠安頓時有點懵了。
殘酷的戰爭似乎讓每一個巴國男人都比實際的年齡更加成熟,更加堅韌,巴遠安的失態只是很短的時間,他很快清醒過來,召集留下來的軍隊的主要將領,商議如何抵禦楚國人的進攻。
由於馳名拉住世子巴東安的戰袍苦求其留下來大戰一場的事情發生,本來處於保密狀態的巴秀的臨終遺計,成了眾將周知的秘密,瞫夢龍、共彪、蚺飛等少壯派,以及巴峒軍營的將領巴冬等人,主張按巴秀的遺計進行;蚺氏大部族、共氏大部族首領等老成持重的將領,主張固守巴峒城。
兩種意見,爭得面紅耳赤。
虎安山大部族舟師主將荼天尺自然支持瞫夢龍的意見,見主帥巴遠安多時不表態,回過頭輕輕問身後的木莽子:「依四弟之見,八公子會作何決定?」
「巴秀將軍白死了。」木莽了輕輕道。
荼天尺半信半疑,但還是輕輕點了點頭。
巴遠安並不像其故兄六公子巴平安一樣,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已經在眾將的爭論過程之中,基本拿定了主意,但事關重大,他還在下最後的決心。
這時,他想起從枳都出發時,另一個得力助手、中卿鄭桓對自己說的一句話:「八公子與世子,在家為兄弟,在國為君臣。」
巴遠安終於做出決定,示意眾將停止爭論,道:「楚軍遠來,糧草轉運費事,利在速戰,而我軍有巴峒城堅固的城池、充足的糧草、無數的箭支,利在緩戰。就按蚺君、共君的意見,固守巴峒,使楚兵變為老兵。」這本是他自己的想法,無痕無跡,便轉嫁給了兩個部族的首領。
此時的八公子巴遠安一言九鼎,爭論隨即終止。
巴遠安不用巴秀之計,原因很多,核心問題是如果用巴秀之計,取勝了,是在用事實證明世子巴東安的膽怯和無能;如果敗了,是用了巴東安放棄的計劃而致敗,他巴遠安就成了大罪人。巴遠安覺得,自己賭不起,又尤其是勝敗的可能性,各佔一半。
巴峒軍營主將巴冬見巴遠安主意已定,多說無益,道:「末將贊同固守巴峒。可是,固守,不等於全都龜縮在巴峒城中。」
巴遠安道:「此言有理,請講來。」
巴冬獻上一計,眾皆認為可行,巴遠安下令執行。
楚軍號稱二十萬,實際上主將屈容可以調動的,沒有巴秀估計的十萬,僅有八萬人。
此前,面對巴國世子巴東安的數萬巴軍將士,屈容十分小心,他安營紮寨在離白水河十餘里的地方,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想引誘喜歡衝動的巴人主動渡過河來交戰。
僵持了數日,巴軍沒有動靜,楚將屈容也不敢輕舉妄動,此時探到巴東安不打招呼就先走了,知道是蜀國人給巴人屁股後面燒了一把火。
屈容大喜,認為時機到了,決定渡過白水,向巴峒發起進攻。
三日後,楚將成篤領兵五千到達水井灣,遭遇巴軍埋伏,折兵近兩千,成篤帶傷而回,主將屈容大怒:「本將讓你去試試水深水淺,你卻貪功冒進,大意輕敵,罪不可恕!拉出去,砍了!」
眾將急救。
屈容冷冷道:「暫寄下你這顆人頭。」
按巴冬的計策,勝了一仗,折了敵軍銳氣,便憑險守關、守城,無論楚軍如何挑戰,再不主動出戰。
如此攻防半月,已進秋初,楚軍傷亡人數一天一天增多,巴峒城卻巍然不動,牢牢掌握在巴人手中。
事實證明,固守巴峒城的決策是正確的,八公子巴遠安心下稍安,下令任何人不得出城、出據點作戰,否則軍法從事。
又過七八日,楚軍的進攻毫無進展不說,損失還在增加,個別楚軍將領開始抱怨主將屈容,屈容充耳不聞,仍舊我行我素,只是進攻的節奏比之前逐步減緩,投入的兵力有所減少。
兩日之後的半夜三更,巴國八公子巴遠安被侍從叫醒。
巴遠安感到不妙,不及披衣,下榻,聽報是石城軍營主將巴蓬的緊急信使到,感覺頭頂轟然一聲。
並非完全出於意外的軍情,仍然讓稍稍安下心來的巴遠安頭痛如裂,立即請心腹來商量,同時傳令連夜召集眾將。
半夜開會,必無好會。眾將迅速到齊。
巴遠安道:「夷城的楚軍終於出動了,楚將昭允,領軍三萬到了都亭山;庄復領一萬人,出了筱關。其用意,不用多說,欲趁我大軍在巴峒,取郁水鹽泉。
「若郁水丟失,我巴峒大軍,將受到兩面夾擊,全軍覆滅,整個巴東南淪入敵手。
「庄復面前,有中將軍巴篷、虎賁軍統領巴櫓兩員虎將,本公子比較放心,擔心的是楚將昭允,其出自名門,狡詐不下於養明。
「為今之計,情勢所逼,本公子須親率一師去敵楚國昭允。」
龍武將軍瞫夢龍道:「公子,依末將看來,楚將昭允出都亭山,是為了吸引巴蓬、巴櫓兩位將軍分兵拒敵,真正可怕的,或許是夷城主將庄復。末將不才,願領一師,前去會會昭允,讓巴蓬、巴櫓兩位名將滅了庄復,郁水之危,自然就解了。」
巴峒軍營主將巴冬、蚺氏首領、共氏首領等,明白在世子巴東安走了之後,若八公子巴遠安又一溜,巴峒城的形勢就更加危險了,力主由有中將軍名號的瞫夢龍前去迎敵。
巴遠安輕輕咳了兩聲,道:「你等皆誤會了。本公子之所以要親自去,就是要率一支勁旅,一戰退了昭允,則石城、郁水安如泰山,我便可迅速回到巴峒。」
聽此言,老於世故的巴冬、蚺氏首領、共氏首領等明白了巴遠安的心思:曾經的巴國三大鹽泉、如今的巴國兩大鹽泉之一的郁水鹽泉,才是他心目中最重要的;很大程度上說,郁水鹽泉,是他的政治資本,絕不能輕易失守。
這三個老皮看懂了,知道多說無用,不再開口;其他人,見這三人不多言,誰也不會信口說來。
巴遠安下令:由經驗豐富、有「巴峒長城」之稱的巴冬將軍為前線戰時主將,龍勝將軍瞫夢龍等為副將,堅守巴峒城,以巴峒軍營全數、枳都山師一部的正規軍和巴國東南地區除郁水候部的三大部族(蚺氏、共氏、瞫氏)地方武裝力量為主力,輔以其他武裝力量,任務是堅守,決不讓楚軍突破巴峒;其他的兵力,由巴遠安親自率領,前去解石城、郁水之難。
不用太高的智商就明白,與強大的楚國相比,兵力本就捉襟見肘、挖東牆補西牆的巴國,再次分兵,兵力對比更加懸殊,更不可能向這一方向的楚軍發起主動攻勢。
第二次分兵,無異於雪上加霜,巴國東南門戶巴峒城,岌岌可危。
由於兵員嚴重不足,為了補充防守力量,八公子巴遠安臨行之時,令將此前留守在糧草重要通道龍潭的五千人中的三千調至巴峒、一千餘隨自己走,僅餘一千多男女混雜部隊,由女將盤芙蓉統領,駐守龍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