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初戰失利
木莽子就在身邊,知道母青山與自己有一個需要同樣面對的問題,就是回答別人屬於哪一個部族的問題,母青山不想讓白虎巴人知道夢幻谷里有人,就如自己不想讓白虎巴人知道天坑裡有人一樣,聽公子瞫夢龍問這話,母青山遲疑,木莽子笑道:「母青山的部族,在很早就消失了,他的祖宗,都是吃白家飯長大的,自然會說很多部族的語言了。」
母青山看了一眼木莽子,表示感謝他為自己說謊,道:「木莽子說得對。」
在丹涪水,曾經有不少小部族被別的部族消滅,或者同化,瞫夢龍對木莽子和母青山的回答,並不懷疑,且他只是隨便一問。
巴人們過了這條小隧道,前面又是一個較大的洞,但比巨人洞要小許多,光線比巨人洞明亮。
妙的是,在這洞的一面洞壁上,有一簾瀑布,瀑布下面是一個水坑,水流向巨人洞。這一簾瀑布,雖不甚寬大,卻極動人。
到了瀑布下面,荼天尺道:「今日都被嚇昏了,疲憊得緊,估計此時外面應是黑夜了,大家住一宿。值好崗,防止偷襲。」
母青山道:「不如退回巨人洞里更安全。」
巫城笑道:「你倒是安全。要是他夢中發餓,伸身就把我們打捆吞了。」
眾人笑。在干平處搭起篷帳。
半夜,水慢慢浸入洞中;三更時,水位突然升高。守夜武士急叫醒眾人。
荼天尺笑道:「這伙蠢怪,也曉得用水攻,卻忘了本將正是舟師主將!真箇是魯班門前耍開山!丁衍,帶人疏通水道!」
荼天尺的師弟丁衍應了一聲,率十幾個舟師武士找到水口,原來是被妖怪們故意放的一些亂柴亂石堵了,半個時辰的功夫,水歸原路。
荼天尺見弄通了水道,令道:「時辰不早,準備朝食,吃飽了繼續向前。」
突然,傳來一聲怪叫。
眾人吃驚。
怪叫停了,從一些怪怪石頭後面冒出許多妖人,形狀各異,顏色不同,兵器不一,眾人大驚。
舟師主將荼天尺叫道:「有埋伏,大家小心!」
話未說完,妖怪亂石砸下,眾人迅速躲避,死了三人,傷了二十餘人。
妖怪砸完石頭,怪笑連聲,突然之間,又一鬨而散。
——許多年後,人們進洞,發現洞中有一簾石頭的瀑布,十分漂亮,有人推測是當初的流水後來慢慢斷流,就留下一簾石瀑,稱為「巨幕飛瀑」。
巴人收拾整頓,又向前行,仍是紅面虎樊雲彤率母青山、鄭驄等五十勇士在前開路。
走到一處水溝邊,似有層層梯田,田中亮晶晶的什麼東西,走在最前面的鄭驄彎腰拾起一粒,歡喜道:「兄弟們,發財了!」
母青山道:「發什麼財?」
「你看,這是珍珠,聽說價值連城。」
聽說有珍珠,眾人擠上來看,樊雲彤喝道:「保持列隊!」快步上來,見果然是珍寶,命令稍等。
不多時,後面的荼天尺、瞫夢龍已上來。
荼天尺也拾起一顆珍珠,看了看,放回去,道:「兄弟們不必慌取珍珠,等滅了妖,迴轉之時,一人獎賞數顆。傳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取珍珠一顆!回來時一併來取。」
——後來,人們進洞,見這些珍珠尚在,只是不知何因已變為石質珠子,稱為「石田玉珠。」
巴人繼續向前,有一條斜向上的隧道,隧道中沒有光線。
樊雲彤令母青山去探路,一名膽大的武士自告奮勇,對母青山道:「百夫長,我先進去!」
這武士提劍執火進了隧道。
不多時,那武士喊話出來:「裡面只能容一個人可過。」
他說才說完,只聽「啊」的一聲,一顆血淋淋的頭顱從隧道里滾落下來。
眾人大驚。
這武士是母青山的士兵,母青山大怒,想要上去看個究竟,鄭驄一把將他拉住,道:「等一等!」
樊雲彤也覺得事情蹊蹺,令暫時不動,急報後面。
稍時,荼天尺、瞫夢龍趕來,百夫長母青山已壯起膽兒,將同伴的屍身拖了出來,與其頭放在一處。
荼天尺、瞫夢龍、木莽子等觀察了約小半個時辰,均認為不敢貿然進去。
荼天尺又想了一會兒,道:「五弟,把長劍借來一用。還要一根梢棒。」
巫城將長劍遞給荼天尺,又有人送來一根梢棒。
木莽子道:「大哥是何意?」
「我自有妙計!」
瞫夢龍道:「要格外小心。」
荼天尺左手提梢捧在前,作為探路用,右手提劍,劍尖向上,進入隧洞中。
突然,只聽「綁」的一聲,荼天尺手中的梢棒被削去一截;與此同時,荼天尺手中長劍向上猛力捅去,正與一件兵器接觸,虎口發麻,差點落了長劍,急退還下來,腦門流汗。
眾人驚問何故。
「據我手上的感覺,隧道之中,有一個力大無窮的妖怪站在路口,只要下面一露頭,他一揮兵器,頭便沒有了。妖力頗大,應該是一個大傢伙。」荼天尺道。
瞫夢龍道:「果然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眾人犯難,木莽子笑道:「若大哥估計得不差的話,這有何難,只需煙攻!」
瞫夢龍笑道:「看來,是常打獵的」。
巫城笑道:「他就是一個獵戶,專獵竹鳥兒。」
荼天尺道:「這傢伙比竹鳥可大多了。不過,仍是可用其法。」
瞫夢龍命洞外傳進來柴火-———此時相真的人已進到瀑布洞,與洞外連成一線,運送物資、死傷人員。
柴火送到,母青山點上火,送到隧道口,那煙向隧道里走。
不多時,只見洞內大叫:「雜種!敢用煙熏,看我不把你們一個個的頭砍下來當夜壺。」
隧道內的妖怪罵了一陣,咳嗽了一陣,沒聲音了。
瞫夢龍道:「應是熏跑了,上!」
瞫英就在瞫夢龍身旁,聽令激動,持了火把,提劍上前,進隧道一看,笑道:「是一頭大野豬,熏成臘肉了」。原來這隻大野豬,多年前進入洞中,為蟒天王鹽龍所用,修道多年,成了豬妖,本是封為「開路將軍」,先前守洞口,被伍百長相真亂箭趕進了洞,此時卻在此處守這道關口。
果然不出荼天尺所料,隧道之中,有一條斷頭的歧路,野豬妖就手執兵器,站在歧路口。巴人的煙點燃時,野豬妖邊退邊欲逃,不想豬身大,又功力不夠深,沒有學會十蟒王變大變小的本事,在洞中調不得頭尾,只得一步步退行,競被煙熏空氣不足而亡。
——後來,豬妖身化為大石,堵在隧道中,有後人懷疑野豬妖的化石,就是被稱為「一夫當關」的那根石柱—-純屬臆測,不足為憑。
過了此關,前面又是一個大洞,光線前一個洞更強。荼天尺命暫歇。
公子瞫夢龍道:「我看這個妖洞中,一條遂洞之後,便又是一個大的洞府。」
諸多風險,不一五一十細說。
眾人又到了一處洞府,儼如寶殿,高數十丈,堪比巨人洞,但比巨人洞高度略低,其間立有數十根大石柱,形態各異,只有鬼斧神工才能雕成,唯有神界或是妖界才會有如此複雜、如此動人、如此變化多端的裝飾,人間哪裡去找?景緻無法盡述,就是那皇宮大院,也不能與之媲美。
這裡,有人認為是現在稱為「輝煌大廳」的大洞子。
眾人讚嘆不已,卻不敢專心欣賞美景,時時提防機關暗器。
突然,大石殿內,螺聲大作。
荼天尺大叫;「緊急靠攏!相互照應!」這是在外面經過多日訓練的集合方式,可攻可守。
螺聲過後,妖怪從對面出來,五花八門的旌旗招展,有樹葉做的,有樹枝做的,有竹片編的,還有少量麻布的,妖將妖兵排列成一條長長的、彎曲的陣形,擋住去路。
舟師主將荼天尺見妖怪列陣,道:「此處寬闊,正是施展各位兄弟本事的地方。」令巴人也排成隊形,準備對攻。
雙方排好陣形,巫城大叫要打頭陣。
樊雲彤笑道:「不愧是蟒王,擺出扁擔蛇形陣,正是他看家的本事,要打他的頭。」
瞫夢龍道:「這裡地面不夠寬,擺不下一字陣,他因此擺成一個寬扁擔形,但妖怪的意思,仍是一字長蛇陣。」
幾個主要人物略作商量,荼天尺命巫城、鄭驄、母青山、楚畏帶一隊勇士五十餘人,殺入妖陣,專攻其一頭。
接戰不多時,突然,妖隊變幻陣形,分成兩路左右夾攻,巫城等人身在其中,分不出頭緒,陣角大亂,無法出陣。
見妖變了陣形,巫城等人不能突出來,荼天尺大喝一聲,親自領一隊人提劍上前亂刺亂殺,救出巫城、鄭驄等。
這一戰,妖怪捉了楚畏、母青山等十四人,然後迅速恢復扁擔陣形,接受巴人的再次挑戰。
被俘虜的巴人被捆到蟒天王鹽龍住處,有妖勸鹽龍殺了,鹽龍猶豫。
龜相道:「殺了這些小卒,無關大局,不如暫囚。」
鹽龍上次大戰受的傷還沒有全好,再加兄弟們個個要先出戰,因此暫未親自出戰,道:「有理。」命令將十四個巴人關起來,並讓小妖傳話給巴人頭目瞫夢龍、荼天尺:「戰了多時,雙方都休息一晚,明日再戰。互不偷襲。」
瞫夢龍、荼天尺正在考慮拉下來如何破陣,見妖怪收兵,也同意收兵。
一聲怪叫,妖兵退了。
巴人這邊,搭起臨時營房。
十分簡易的主帳內,瞫夢龍等將佐計議破敵之策。
瞫夢龍道:「妖王捉了我們的武士,須要破他陣法,捉得活妖,才好互換。」
樊雲彤道:「萬變不離其中,人與人戰、人與妖戰,其理相通。」
瞫夢龍道:「理是這個理,可是具體如何戰,三弟且說一說。」
樊雲彤道:「尚未想好。」
瞫夢龍又道:「四弟呢,想好沒有?」
木莽子也搖頭。
其餘將佐也說一時沒有想好。
荼天尺道:「既未想好,大家都累了,都去休息,邊休息邊想,明日一早,再來計議。我料妖王守信,不會來偷襲。但,仍需提防,點上火把,安排好值夜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