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烏江戰紀> 第212章 祈雨

第212章 祈雨

  卻說相善道:「還好的是,我部族多年來,節衣縮食,以備戰用,積蓄較為充足,再加邑君仁義,籌措抗災得力,尚能支持一時。」


  瞫伯怒道:「有郁侯充足!尚能支持!虧你說出得出口!身為中卿,總協政務,災情如此嚴峻,仍能巧言如簧,粉飾太平,其罪當誅!我真服了你們!你們,同我一樣,都有罪!」


  眾人嚇了一跳,都知道瞫伯這火從何處發來——自從其女夢語被巴平安帶走了,這主子的脾氣,就如四月八的大水,漲得快。


  相善、苴懷、鄭吉、虢昌等慚愧無語。


  瞫伯見狀,嘆道:「罷了,求雨事大,不說這些無用的。也是我失德,敬神敬祖不力所致。」


  巴天意、瞫瑞、瞫夢龍兩個半大師(夢龍尚未出師)及其隨從,一到選定的祈雨台,稍事休息,便加緊準備。


  兩位大師商議,當地平常的氣候是白天多睛,夜晚多雨,因此將祈雨的時間定在當天夜裡。


  當天下半夜,準備就序的祈雨台及其前方,火把通明,按規則擺放好了犧牲等物。


  虎安山大小人物,跪於台前。


  巴天意、瞫瑞頭戴羽毛,身穿鮮衣,打扮成女人,而不是以往讓人覺得的不男不女。他們認為女人可以「性 引 誘」天神下雨,如果此時有級別很高的女巫,巴天意會主動讓賢,準確說啟用真正的女人。


  三個「女人」上了檯子,搞了一系列程序,估計除了在邊上隨時侍候幫忙的「女」瞫夢龍,其他人看不完全明白。


  隨後,巴國大巫公巴天意假聲真意地高聲誦讀祈雨文。


  這一篇祈雨文,出自虎安宮文史官員虢昌之手。


  此前,虎安宮中商議祈雨之事,巴天意說他平常誦的祈雨文,試了幾次,不奏效,提出好生弄一篇祈雨文。


  虢昌道:「周宣王有一篇祈雨文,連續六年的大旱都能解除,不如效之?」


  巴天意卻認為最好是結合巴國、丹涪水國情,新寫一篇,任務落到了虢昌身上。


  由於是巴天意親自主持,虢昌以巴國君的名義,很快草就。


  虢昌將意思說給巴天意聽了,巴天意或是認為不能把巴國主的「罪惡」寫得罄竹難書,一無是處,道:「這次旱災,最重是丹涪水,而重中之重又是虎安山部族。而這次參加祈雨的人,又全是虎安山部族的,不妨就以虎安伯的名義。呵呵,虎安山下雨了,還怕其他地方不下?」


  虢昌心領神會,立即向虎安伯瞫玉彙報,瞫玉當前最大的困難是乾旱,樂意承擔罪過。


  虢昌寫好后,交給兒子虢翰翻譯成巴人圖語,刻在竹簡上,再呈給巴天意,巴天意試一讀,不改一字,當即定稿。


  閑話少說,只聽巴國當代最有魔力的「女聲」緩緩響了起來,全場一片寂靜,除了伴奉的輕微風聲。


  巴天意宣讀的祈雨文,大意是:


  「巴國瞫氏,向蒙天恩,風調雨順,人畜泰康,獸禽安居,魚蝦喜樂,草木常青,百花繼開,何其美哉!然到瞫玉,專喜郊獵,長於享樂,短於政事,妄自稱大,不恤士民,滔失德行,致魔橫行,地干如裂,民不聊生,草萎花落,神鬼共怒,降禍瞫氏。


  今瞫玉猛醒,自知大過,痛祈諸神,不計前錯,重開保佑,救犢萬物,以安全境!」


  這祈雨文,誦得瞫玉汗流浹背。


  誦畢,巴天意、瞫瑞、瞫夢龍率眾人跳起一種特別的舞蹈,他們稱為「舞山」,大約沿襲殷時的「舞岳」。


  他們邊唱邊跳,唱得稀里糊塗,舞得汗流通身。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這時,有人唱道:

  天幹了,

  火著了,

  娃兒哭喊要水喝,

  不得水喝哪得活?

  寡婦都要改嫁了,

  鰥夫卻不敢想 女人……


  中間又唱了不知幾曲,又聽有人唱道:


  信香滿爐煙,

  彎彎曲曲衝上天,

  衝上天,衝上天


  熏得西王母眼窩酸。


  眼窩酸,

  呼雷雷,

  火閃閃,

  甘雨接連下三天……


  唱歌跳舞了很長時間,所有人精疲力竭,把全部的誠心誠意都交給了神靈。


  可是,老天爺似乎不睜眼,黎明來臨,天空卻沒有一點變化。


  瞫瑞對同為女巫師打扮的瞫夢龍道:「看來祈雨未能成功,架起柴火!」


  瞫夢龍十分不安道:「瑞爺爺,你非要自 焚嗎?我還沒出師呢。」


  瞫瑞平靜道:「該教的多數已教了,你自去領悟。只有我自 焚,這雨才能祈求成功!」


  瞫瑞揮手,示意安靜。


  眾人停下來,懷著極為複雜的心情看著瞫瑞指揮幾個人忙碌,在祈雨台前,架起從附近找來的一堆木柴,然後點上火。


  乾柴烈火,很快熊熊燃燒起來!

  瞫瑞看了看眾人,隨後對瞫玉點了點頭,瞫玉一臉的無奈,他知道這是瞫瑞早就已經打算好了的最後一招,不需要多說,也勸不動。


  瞫瑞繼續掃描,眼神在其子瞫英臉上停了一會兒,轉身向火堆走去。


  瞫英比瞫玉更了解其父,為緩解這場自然災害,他已經作好了做人牲的準備,看著父親,他沒有說話。


  「慢!」有人叫道。


  瞫瑞知道這是巴天意在叫他,也明白他的意思,沒有回頭。


  「今日,我才是首師!還輪不到務戒!輪不到禎祥!」務戒,瞫瑞之法號;禎祥,瞫瑞的字。


  這話出口,瞫瑞不得不轉身,對巴天意施了一個大禮,道:「巫公,你是我全巴國的巫公,不是虎安山的巫公!」


  同為巫師,巴天意比其他所有人更清楚瞫瑞此時的想法,知他去意已定,不需多言,道:「禎祥可有一句話說?」


  「本無牽挂。既是巫公相問,有一事相求:敢請巫公,收夢龍為徒。」


  「哈哈哈!這有何難!」


  巴天意伸手將心情難述,同時不知所措的瞫夢龍叫過來,在他頭頂上了劃了幾下,仰天道:「諸神靈烏鬼在上,瞫夢龍從此隨巴天意習法術,通鬼道!」


  這是一次名譽遠遠勝過實惠的拜師,就是名義上的師徒,但是對巴人,尤其是對眾多大大小小的巫師來說,巴國首席大巫師的弟子,是高不可攀的榮譽,沒有人懷疑瞫夢龍將來會成為丹涪水最大的巫師。


  瞫瑞最後的心愿了了,對弟子瞫夢龍點了點頭,向火堆一步一步走去!

  所有人屏住呼吸!


  突然,有人喜叫道:「天上已有烏雲!再等等!」


  叫喊的是虢昌之子虢翰,他是隨同來照顧年紀漸大的虢昌的。


  這一叫,眾人才想起抬頭,果然見天空中有烏雲開始聚集。


  巴天意走上前去,拉回離火堆僅有一步距離的瞫瑞,笑道:「我名天意,可今日才真正明白,何為天意!」


  烏雲越積越厚。


  兩個時辰之後,電閃雷鳴,雨,終於下來了!


  當夜,祈雨人宿於祈雨台附近。


  這場甘雨,直下到次日中午才歇。


  數日之後,下了一場特大暴雨。


  此後,雨順風調,河水複流,數月之後,草木復青,大地重回生機,又是美景如畫。


  很多年之後,那條流經祈雨台下的小河流先改道,后斷流。不知到什麼時候,也未查證什麼原因,當地人稱祈雨台外面的「怪岩」為「和尚岩。」


  相傳,多年後,當地又現大旱,時任縣令得土地菩薩指點,效仿巴天意、瞫伯到當年祈雨處祈雨,果然靈驗,立兩碑紀念。後人稱這處祈雨的山為「雨台山」(註:不是巴國舊都涪陵的雨台山),兩石碑至今猶存。


  ——這一段又是后話。


  在巴人心目中,巴天意本來就相當於神仙下凡,祈雨成功,更是成為丹涪水巴人心中的大神,最沾光的,是他的弟子瞫夢龍。


  祈雨成功,瞫伯終於了了一樁大事,這才有心情想起一個人來,令請來相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