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公子卿相> 第九十章 玦比鉤玉何由較(下)

第九十章 玦比鉤玉何由較(下)

  「不怎麼辦,」孟驚羽每每看到常笑,便總能想到林世卿,不自覺便心軟了,又見他這一副惘然模樣,再無法如方才一般繼續迫他回答,揉了揉他的腦袋,耐心道,「我問你這個問題,不是想告訴你,這種情況下,到底是死一個還是死十個比較好,而是想告訴你,面對這樣的情況,那個做出選擇的人,無論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都會有人說他做得不對。」


  常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而作為一個將領,一個官員,他身上的責任更大,他做出選擇的標準絕不應該是顧忌別人怎樣評價他,而是怎樣保全更多人,作出兩害相較取其輕的那個選擇。」


  頓了頓,孟驚羽繼續道:「你記得,兩難時,是沒有是非對錯的,只有結果好壞。不要輕易拿自以為正確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境遇,於人不公,於己狹隘。」


  像從前在林世卿課上的樣子,常笑乖順地點了點頭,表示已經記下,道:「是,阿笑受教了。」


  韓昱也跟著施禮道:「微臣也受教了。」


  孟驚羽笑著擺擺手,讓兩人重新坐了,才道:「既然受教,是不是也該交一交學費?」


  二人俱是一愣:「什麼學費?」


  孟驚羽笑道:「朕餓啦!快去催一催,好了的話,就擺在這屋裡吧。」


  以往林世卿給常笑下課時,也大都是午膳或是晚膳前,常笑已經習慣按時按點去廚房跑腿了,一聽孟驚羽說餓了,立馬站起來,應道:「我這就去!」


  到底還是未曾歷經世情的少年人,心裡不放雜事,多大的沮喪不快都可以轉頭就拋。


  可皇家的孩子,就算是少年,童年乃至幼年,都要放下許許多多的雜事,否則轉頭拋去的怕不是沮喪不快,而是自己的性命了。


  孟驚羽看著這村人少年的背影,一時竟有幾分羨慕。


  回過神,見韓昱仍未離開,孟驚羽抿了口茶,潤了潤嗓子,問:「還有什麼事情要稟嗎?」


  韓昱:「沒有……」


  孟驚羽站起身舒展了一下四肢,挑眉看他:「嗯?」


  「陛下,」韓昱不明白自己說這話是想確認點什麼或是表達點什麼,猶豫又猶豫,可還是說了出來,「您剛剛的那番話,有幾句真是和相爺當時和我們說的像極了。」


  「嗯,」孟驚羽臉上不見詫異神色,眉目卻分外柔和,「以他的性格,必然會這樣說、這樣做的,不出奇。」


  韓昱:「那時,相爺說:『你們現今為之求情的這些人死的越多,那些留在越衡郡前的同袍便犧牲的越少,自己國家的百姓傷亡得越少,我們安然回返的可能性也越大。因為一時憐憫,就斷送自己和同袍同胞的蠢事,我做不出來。你們誰要做,我不攔著,也沒法壓著你們做什麼改變。到底是要爭取留自己這一命回家見父母妻兒,還是心疼這裡的老弱婦孺不忍下手,快點做決定,半柱香后統一行動,不去的在這裡待命。』」


  孟驚羽問:「後來呢?」


  韓昱道:「後來大家都去了,畢竟就像陛下您剛剛說的,『兩害相較取其輕』,誰都有良心,可誰都不想自己死。」


  孟驚羽好半天沒吭聲。


  韓昱正要施禮告退時,卻聽孟驚羽道:「朕本以為,他這一路的所遇到的所有困難,應該都來自於齊軍,卻從沒想過,原來,要比這些多得多,也難得多了。」


  韓昱道:「是,可是相爺都挺過來了……如果說這次南征,微臣真心佩服過誰,那麼相爺絕對是其中之一。」


  孟驚羽道:「罷了,往後再講這些事的時候,先把常笑支開吧,這些事他聽著不會理解,反而容易偏激,等往後他若有機會親臨其境,或許才能明白一些。」


  韓昱應是。


  就這樣又過了幾天,年節氛圍徹底淡去,鑾駕回京的事宜便也提上了行程。


  終於,在得到高遠晨已經被順利押送回堰城的消息后的翌日,孟驚羽便下了修整回京的令。


  離去前一晚,夜寒猶重,孟驚羽在梨園後院的林子里徘徊良久。


  春意未至,梨樹枝幹仍舊不見綠意,光禿禿的,連枯枝敗葉也無,孟驚羽一面走,一面不著邊際地想:這樹的脾性倒和林世卿有那麼幾分相似。


  應季時,隔著老遠都能望見一片純白,花團錦簇,落英繽紛,好像什麼都擋不住它生長,什麼都擋不住它綻放。可一旦過了時節,便定要狠下心,一朵也不肯開,一朵也不肯留,烏塗單調的主幹和枝葉,一點也看不出其上原來竟然也曾開過那些碎瓊亂玉似的嬌妍花朵。


  盛開時灼灼其華,敗落時乾淨利落。


  真是氣人。


  孟驚羽臨去時只說是隨便走走消消食,沒叫人跟來,這般溜達了一會兒,被風吹得有些冷了,便回了屋裡。


  為圖清凈,孟驚羽頭前便吩咐過除非他喊人隨侍,否則不要輕易進他屋裡來。這有好處,好處便是無論他做什麼,都沒人打攪;也有壞處,壞處便是如此刻回屋時,桌上只有一壺冷茶。


  不過孟驚羽不是挑事的嬌貴主子,倒不在意這些,解了大氅掛上,沒叫人,咽了冷茶,坐到案幾后盯著硯台又神遊起來。


  冷茶剛下肚時,冰得他裡外一哆嗦,過兩刻再咂摸咂摸,卻覺得口中生了幾分茶香,自得其樂地想道:這味道新鮮,彷彿與熱茶的口感又不相同。


  片刻后,孟驚羽忍不住又想道:若是世卿在的話,應該是不會讓他就這樣喝冷茶對付的吧。


  不過想一想也就作罷了,本不是什麼需要深思熟慮的大事,在他心裡,世卿便是給他吃冰吃雪,他應該也會覺得甘甜可口的。


  只是林世卿不在身邊,他總覺得挂念,每一日都在想,每一日都在念,日復一日,無休無止——想二人一同經歷過的事,想那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想二人北梁初見相互試探,想自己春雨時節夜探炙衍,想那晚照柱崖頂血染白衣,想之後崖底求生梨園之約,想那人的堅持、倔強、不服輸,還有常日的溫雅和偶爾的羞澀……


  也想近日從韓昱那裡聽來的「一身轉戰三千里,千軍萬馬避白袍」的故事。


  孟驚羽覺得自己可能是著魔了,就連聽韓昱說起林世卿那些殺人不眨眼的事迹時,也生不出半分警惕膽寒,心裡想的全是那人拿著龍淵時必是風姿綽綽,自己喜歡的人真是怎麼看怎麼好,只是末了有些遺憾那時沒在他身邊,沒有親眼見到。


  想來想去,簡直恨不得乾脆將人擄來綁在自己身邊,自己在哪兒,他就在哪兒,叫他再也跑不了。


  可轉念一想,林世卿就算真的在,又能做點什麼呢?


  也只是做一些可有可無的事情罷,研墨、倒茶、甚至綉帕子……這些事情明明換來誰做都一樣,可單就覺得那人做起這些來格外入眼。


  即使林世卿實在不夠稱職,這些事放在他手上,總是做的不盡人意。


  譬如研墨,林世卿便常常掌握不好火候,有時水添多了墨跡便淡,有時走了神忘記添水,便又太稠,蘸了以後,筆端滯澀不好寫。


  又譬如倒茶,林世卿在梨園的那幾日常常發獃,孟驚羽和下屬談過事情后,正口乾舌燥時的那一杯清茶,林世卿總是記不起要給他添。


  至於綉帕子,則更不用說了——想要找到一個綉工比林世卿還差的人,真的難。


  諸如此類種種。


  可一見他,孟驚羽便又覺得這些不盡人意,全都化成了心滿意足。


  而自打這些雜七雜八的小事經了林世卿的手以後,孟驚羽便愈發挑剔了起來——下人侍弄筆墨時,深了、淺了、濃了、淡了,端茶倒水時,燙了、涼了、苦了、澀了……


  包括偶爾見到婢子拭汗時拿出來的帕子,孟驚羽都忍不住要在心裡偷偷比較一番,口中常不承認旁人繡得好,心裡卻在想,自己懷裡那張帕子,雖然丑是丑,但也是丑得獨一無二舉世無雙。


  孟驚羽生來頭一次感到原來喜歡一個人,竟是這麼磨人的一件事。


  或者,也許不是喜歡磨人,而是思念太磨人。


  第二日一早,幾人便啟程回京,常笑隨同。


  一路安然無事。


  到了堰城,孟驚羽自不能再像在梨園一般同他人隨意相處。待韓昱將孟驚羽送回宮中后,照著孟驚羽的意思,在回府的路上將常笑送到了沈寄寒的將軍府。


  孟驚羽回宮后,先去探望了一番趙晴,見她身體已經修養得差不多了,放心不少。但是很明顯,她還沒有從失去孩子的傷痛里真正走出來,神色懨懨,整個人都消瘦憔悴了不少。


  只是以孟驚羽現在的心思,實在說不出「不用傷心,孩子以後還會有」之類的話,便是扯謊也扯不出,連這回去看趙晴,心裡都有種背叛了林世卿的心虛感和罪惡感,可人已經在這兒了,又不能將人攆出宮去,便也只能後悔當初一時衝動,怎就造成了今日這個局面。


  感情上無法給趙晴什麼安慰,便只能用權勢地位做以補償,問了宮人,聽說晉封貴妃的旨意早便傳了過來,金冊朝服之類品秩物什也都送過了,才算愧疚稍減。


  孟驚羽原本在想,若此番陰錯陽差剛好有了兒子,日後任憑自己怎麼鬧騰,也都不算後繼無人,至少在延續香火這方面,不算對不住孟家先祖,可如今孩子沒了,他還得繼續面對這個問題。


  可還沒容得他想出什麼法子來,便打周國傳來了一個消息:御史台糾集數十官員,一同上奏彈劾左相林世卿八宗大罪,周帝甚為重視,雖說罪名未定,仍在審,但人已經停職下獄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