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活不是重生>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十六字真言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十六字真言

  網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自古以來,那些個離開家鄉外出謀生之後,自以為在外麵闖出有些名堂的人,往往喜歡搞衣錦還鄉那一套把戲。


  衣錦還鄉的人如果忘記自己的身份,隻顧在自己的父老鄉親麵前炫耀華麗的羽毛,耀武揚威,甚至因為一朝得意,衣錦還鄉了就在父老鄉親麵前作威作福,那就是招罵名,小人得誌,即便是衣錦還鄉,博得一時的榮耀,又有什麽值得自豪和炫耀的?

  在這裏,我們必須弄清楚衣錦還鄉是個什麽概念,其實,所謂的衣錦還鄉就是出自西楚霸王項羽之口的一句話——“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

  多麽精辟的一句話,衣錦還鄉,其實就是取得成就之後,回到故鄉在那些了解自己過往,熟悉自己曾經的人麵前的一種炫耀行為。


  這個典故出自西楚霸王項羽,衣錦還鄉的情懷卻不是始於西楚霸王項羽。


  華--夏人似乎都有一種衣錦還鄉的特殊情懷。西楚霸王的對手,取得天下的漢高祖劉邦同樣是一個“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俗人。


  得勢要衣錦還鄉,失勢就無顏見江東父老!這兩位把衣錦還鄉的情懷演繹的淋漓盡致。


  自古以來,人就有這種行為習慣,怪不得馬未都說買個車必須停在家門口,不能停在家裏,因為你停在家裏是沒人知道你已經是有車一族嘀。


  當然了,這有個前提,那就是別人很少能購買一輛轎車的時候,你有能力購買一輛轎車;別人都能購買一轎車的時候,你已經有能力購買一輛名牌轎車;別人有能力購買名牌轎車的時候,你又有能力購買一輛超級限量版豪華座駕,總能比身邊的街坊鄰居們厲害,並且成功地讓身邊的街坊鄰居知道你厲害。


  隨著生活節奏的變快,人們現在的壓力越來越大,除了要滿足基本的生存問題,其實大多的時候我們都在與其他的人做著比較。


  這或許是人們身上固有的本性,人人皆有,就看你如何表現了。其實,在這個表現過程中,許多表演衣錦還鄉的人,其實是在打腫臉充胖子,一時的炫耀,背地裏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祁正乾為人處世的良好姿態,無疑給祁景燾這個小字輩上了一堂生動的人生課,令飽讀詩書的祁景燾愈加理解了“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勇恭廉的意義。


  出自儒家學說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勇恭廉十六字真言,是華--夏子孫幾千年來不敗的根本,也是為人處世的規則。


  “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五常實是一切社會成員間理性的溝通原則、感通原則、諧和原則。


  “溫良恭儉讓意為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五種美德。


  “忠孝勇恭廉指忠心、孝悌、廉潔、羞恥、勇敢。是人應信守、踐行的五種高尚品格。


  品德至之於品性,側重的是德性,更多的是對人的為人處世原則的概定;品性之於品格,側重的是性情,更多的是對人的自我性情秉持的概定;品性之於品德,側重的是風格、人格,更多的是對人的持家理政風格、人格的概定。


  三者中,品德是基礎,品性顯現的是品德自身的外現形態,品格顯現的是品德表象化後的典範。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勇恭廉實為裏表的關係,多種美德實際上統籌於一個核心,分野為三個方麵,三種層麵,它們相互拱戴、相得益彰、水乳交融。


  在這個傳統文化被當作封建糟粕拋棄,所謂附和新時代發展需要的自我人生修養尚未建立、健全的所謂大時代,還有多少人知道華--夏人“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勇恭廉的根本所在?

  想到這個有些嚴肅話題,祁景燾更是為生活在未來的老祁擔心,瀏覽過海量來自未來的信息資料,小祁對未來的認識就是——隨著信息網絡的全麵普及和充分洗禮,在那個全民娛樂的大時代,大華——夏民眾崇拜的是金錢、權利和流量明星,那就是一個“戲子床事天下知,英雄枯骨無人問的奇葩時代。


  在那個時代,一個又一個名揚華——夏曆史的民族英雄被種種奇葩理由否定、歪曲甚至名正言順地從教科書上刪除,理由就沒別要提及了。


  在那個時代,一個又一個在華--夏稀奇之至的偉大科學家被抹黑,理由居然是他們享受到一些普通人享受不到的高級待遇,獲得過普通人無法獲得的榮譽。好像,偉大的科學家就應該安貧樂道,默默無聞,無怨無悔地奉獻了青春再奉獻子孫。


  在那個教育和醫療已經產業化的時代,一個又一個本來非常偉大--和崇高的職業被過度妖魔化,成為全社會的公敵。


  千百年來手持三尺戒尺打得皇家太子的老師,竟然不敢再管教一名普通家庭的調皮學生?


  救死扶傷的醫生,竟然不敢出手救治一名倒地的老人?


  秉公執法的警察,在大街上麵對窮凶極惡的歹徒,竟然掏不出一把正義之槍?

  老師,醫生,警察,這三種職業對於普通民眾意味著什麽?一個正常的和諧社會,這三種平凡而偉大的職業被人抓住一些各個國家都存在的弊端、陋習或者醜惡特例,進而被以偏概全、過度宣傳、過度妖魔化的後果是什麽?還有,產生這種妖魔化社會土壤的原因又是什麽?

  那些華--夏名校花費巨額經費和精力培養出來的天才,好多人最終成了持有外國護照,或者綠卡的海外華人;大批外國野雞學校造就的所謂海龜成了歸國人才,占據大量國內高端就業崗位,收割著和他們能力不般配的高薪收入。


  當然了,這也有各種各樣的客觀原因,老祁那個時代,國內各種媒體大量宣傳的有錢人不是房地產商,就是互聯網大鱷或者娛樂明星,真沒多少拿得出手的高科技研發和生產製造企業集團代表人物。


  房地產商和娛樂明星,還有那些互聯網大鱷能創造多少實實在在的社會財富?能提供多少科研崗位?能收納多少高科技人才?


  沒有良好的科研環境和充足的科研經費,導致大批擁有博士,博士後學位的、本來應該是研究型人才的高學曆人才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崗位,或者是得不到他們學曆和付出應有的待遇,這才導致大批高學曆人才轉行從事更賺錢的行當,或者是出走他國謀求發展機會。


  至於碩士研究生就別提了,在老祁那個時代,全國範圍內每年拿到學位的碩士研究生,那個絕對數量已遠遠超過九十年代中後期全國大學本科生、專科生、中專生的數量總和。


  在老祁那個時代,碩士研究生真不是什麽值得驕傲的高學曆了,在許多體製內單位和那些保存下來的國營大企業,每年對外公開招聘的時候,碩士研究生學曆往往隻是一塊敲門磚而已,真算不上什麽人才。


  老祁那個時代,從表麵上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人才高消費的時代,可是,許多高學曆人才最終所從事的具體工作,其實真不需要那麽高的學曆。


  好多對外宣稱要招聘高學曆人才的工作崗位,其實一位高中畢業生的知識量就足夠勝任了。在實際工作中,其實那些低學曆的普通技術學校畢業生,比那些高學曆人才更能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地從事好那份收入並不是太高的普通工作。


  在老祁那個時代,超高的房價,過度的教育投資,巨額的醫療費用等人為因素,往往成為普通民眾無法承受之重。人們不得不去追逐金錢,追逐成功,追逐名利,並且在永無休止的追逐中失去自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