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三世姻緣鬼王妃>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室闕(2)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室闕(2)

  由於我們即是有任務在身,也是旅遊休閑,所以,現在的這個不方便行動的時候,就是我們旅遊休閑的時候,雖然我們也有心在中嶽廟裏找到一些蛛絲馬跡,但是還是休閑為主。於是,我們就在吃過中午飯以後,安步當車,走向中嶽廟。這也是我和黃奎第一次出來遊覽。我挎著他的胳膊,一副小鳥依人的樣子。


  中嶽廟位於河南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腳下,距河南省登封市城東4公裏。它是五嶽中現存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築群,也是河南省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築群,如此宏大而又莊嚴的廟宇,即便在全國也是罕見的,不去看一看,豈不遺憾?


  道教聖地中嶽廟的的前身是東周元年所建的太室祠,至今已有2760多年的曆史,是曆代帝王或大臣封禪或祭祀中嶽嵩山的場所;北魏時改太室祠為嵩嶽廟,道士進廟,成為道教活動場所,金大定年間、清初順治至乾隆年間,曾大肆整修,現建築為清初建築原貌。


  整個中嶽廟南北長650米,東西寬166米,占地近11萬平方米。因為是清初建築,中嶽廟有不少模仿北京故宮的成分,所有大殿等重要建築均在一條中軸線上。院內古柏參天,顯得非常幽靜。這古柏中有不少是漢代的千年古樹,枝椏蒼勁有力,值得一看。


  來到大門口,“名山第一”坊矗立在眼前,這是近年新建,門外有兩座四角亭分立於神道左右。亭內,為東漢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雕刻的石人翁仲,高約1米,平頂大臉,腰係大扣紐帶,古樸大方,雖經風雨侵蝕,但衣著服飾仍很清晰。據史書記載,翁仲姓阮,為秦朝大將,英勇善戰,死後鑄像於鹹陽宮避馬門外,後來曆代沿用,把鑄刻的無名的銅像、石像都稱為翁仲。大家注意,叫做翁仲而不是仲翁啊。


  穿過大門,就看到一座建在高台上的亭子,此亭稱為“遙參亭”,為以前無法前往大殿的官員在此遠遠地參拜。遙參亭後麵就是天中閣,天中閣是仿天安門形式,隻是比天安門小,天安門有五個門洞,而天中閣隻有三個門洞,估計是因為不能逾製。


  過了中天閣,有一個牌坊,上寫“配天作鎮”。道教講究的是陰陽五行,天地乾坤,中嶽廟是五嶽中的中嶽,是中心,隻有天可以來相配,因此稱配天作鎮。再往前走是崇聖門及化三門,道教又認為人的大腦、心髒、四肢會有病存在,經過化三門,就可將這三處的病化解掉,起到身體健康的作用。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咱們從這化三門裏走一遭先。


  在化三門邊上是中嶽廟一個著名景點值得駐足細看,就四尊宋代鐵人像,高3米許,重約3噸,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威嚴,栩栩如生,是我國現存形體最大、保存最好的四個“守庫鐵人”,同時也是北宋鑄造的藝術珍品。你看他們全身甲胄,怒目圓睜,或手撫寶劍,或緊握拳頭,威風凜凜地四麵各立一方。


  這是宋代遺物,距今已有900多年曆史,鐵人經各代遊人撫摸,全身鋥亮如新,沒有一點生鏽的痕跡。傳說當年此地共有八尊神像,他們在聽善男信女說起嶽飛抗金的英雄事跡後非常感動,便化裝成普通農民模樣,偷偷溜出廟去找嶽飛。在黃河岸邊渡河時,因為身材沉重,一鐵人告訴船家,一船隻能渡2人,船家覺得非常奇怪,在渡4人過河後,船家忍不住說你們是否是鐵人,所以特別重?這樣一來,泄露了天機,鐵人沉到黃河底了。


  中嶽廟的道士知道此事後,便派人去打撈,撈出來的4個便是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另外4個鐵人據說在山西太原的晉祠裏。


  再往前走是峻極門、峻極殿和崧高峻極的牌坊,連著三個“峻極”,顯示了中嶽廟的崇高地位。在峻極門和峻極殿間,東西二邊各有二個高台,代表了五嶽中的其他四嶽,即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和北嶽恒山。


  登上峻極殿的台階,兩旁是石欄杆,當中鋪有類似北京故宮中的龍形磚雕刻,圖案非常精美。


  走進中嶽大殿,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彩繪天花板上的盤龍藻井,是用精致的小型鬥拱層層疊造而成,盤龍居井心,龍口中原來係有寶珠,當地人呼之為“老龍盤窩”。藻井的雕刻藝術極為精湛,蛟龍卷須昂首,盤繞升騰,玲瓏可愛,巧奪天工。


  大殿神龕後壁立有陰刻寬跡的“三”字樣的“坎”字碑一通。傳說中嶽廟後的黃蓋峰西有座火焰山,坎屬八卦中的水象,樹立此碑,是以水滅火的意思,古人建築可真夠用心和講究的。


  峻極門因中門兩側塑有一丈四尺高的兩尊將軍橡,故又名“將軍門”,是中嶽大殿中心院的山門。門前右方有三塊碑,分別代表了道教、儒教和佛教,是中嶽廟的鎮寺之寶。


  其中第一塊碑最為珍貴,下方有五個奇怪的圖形,分別代表了五嶽,號稱五嶽真形圖。而且令人稱奇的是,這些早年前繪製的圖形竟然和現代人用先進儀器測繪的五嶽地理圖是一模一樣的。


  可見中國古代已有非常先進的測繪能力。從道教的陰陽、乾坤來看,五嶽代表了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中無極,稱為“青龍白虎通四方,朱雀玄武知陰陽”。在中嶽廟中不少地方都有這個圖形,我們古城西安目前還有朱雀門,就開在城牆的南側。


  在中嶽大殿前,有一塊“嶽出天中”的碑,據說當年武則天當了女皇帝後,登嵩山封中嶽,便立了此塊碑。因為當時很少有封中嶽的,武則天卻執意要封,因而河南地區的老百姓對武則天還是非常感激的,河南話中對“行不行,對不對”均用“中”表示,據說是從此而來,體現了河南人的自豪。


  過了大殿,就是寢殿,因為武則天封了中嶽大帝,因而也就有了皇帝的排場,從寢殿中就不難看出端倪。當中是中嶽大帝和皇後的神位,左右分別有四個代表“琴棋書畫”的四個太監,左右廂房中都是大帝在睡覺,皇後坐在一邊,邊上站著一個小丫環,不同的是左邊廂房中大帝戴著皇冠,說明是在午睡,右邊廂房中大帝沒戴任何東西,說明是晚上睡覺,因而民間有“睡爺爺坐奶奶”一說。


  出寢殿拾級而上便到禦書樓。中嶽廟最後一座殿宇,原名“黃籙殿”,是儲存道經之地,創建於明萬曆年間。後來清代乾隆皇帝遊中嶽時,曾在此殿題碑書銘,故又稱“禦書樓”。


  出中嶽廟後門,有一條彎彎曲曲的盤山小道,可到達黃蓋峰。漢元封元年武帝劉徹遊嵩山時,見黃雲蓋其頂,預示吉祥之意,故名“黃蓋峰”。現有清式八角重簷黃瓦琉璃亭,石欄三重,古雅別致,在亭上可俯瞰中嶽廟全景。


  走馬觀花,看了一遍,我和黃奎畢竟不是一般人,腳程甚快。隻是行走期間,遊遍整個廟宇。


  隻是看,即使有所疑問也不做聲,隻管看去,記在心中,到了該去探究的時候,自然會前去查勘其中的奧秘。


  就是這樣下來,我們把整個廟宇查看一遍以後,已經將近黃昏。下的山來,我們沒有重新穿過廟宇,按照進來的時候出去,而是繞過中嶽廟,從一旁村民上山走的小路開始下山回旅社。


  東方月亮已經開始升起,回望嵩山,這個曆朝曆代皇帝爭相前來封禪的地方隱藏在一片淡淡的薄霧中,就好像我們要探究的真想一樣,都淹沒在了曆史裏,要想看到他的真麵目,恐怕還要花費一些精力。


  我們早就知道這一次不是短時間就會有結果的,在旅社裏訂的房間就是好多天的,也是因為如此,在我們回到旅社的時候,房東大姐正在翹首以盼,見到我們以後,大聲慶幸的說道。


  “你們可算回來了,我看你們到現在還不見人影,就知道你們一定是上山了,旅遊麽,不要急於一時。還是慢慢的走,仔細的看,這樣才能有所品味,要是急急忙忙走馬觀花,哪能看出什麽來?就是有一些精彩的地方,你回去以後,也不過是記得去過那裏,真要你說什麽出來,恐怕也是一夢橫。”大姐絮絮叨叨,就像一個牽掛孩子的母親。我和黃奎都感到一陣的溫馨。


  “對,我們就是貪看風景,回來遲了。”


  “就是麽,我都準備你們補回來,讓你家大哥關了飯店去尋找你們了。要知道,在嵩山別看白天溫暖,到了晚上,那是絕對的陰冷刺骨,丟了小命也是不稀奇的,你們住在我這裏,就是有緣,要為你們的安全負責。有了什麽損傷,大家都不好過。”


  我敷衍的回應著大姐,在心裏卻在想著塔爾話語,那裏麵好像是有著別樣的玄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