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出發
次日,太子劉榮與李信將軍一同在廣陽城門外見面到,突然從後方傳來一聲聲音。尋聲望去是一輛精緻的馬車,車主之人應該是非富即貴的顯赫之人。
「皇兄且慢,皇妹特來送一送兄長。」劉雲公主從馬車下來,向兄長行禮道。
「卑職參見公主殿下」
「想必這位應該是新晉將軍李信將軍吧,我聽父皇說起過你,年紀輕輕就有如此之大功績,將來必是大漢之棟樑之材。」劉雲公主打量著李信將軍,風趣的談言著。
「皇妹今日為何前來,難道僅僅只是送一下皇兄而與?」
「兄長,為何這般多疑,你我身為兄妹,送一送亦是應該,況且今日長兄前去燕國,乃是救我之皇兄,你之皇弟。皇妹與長兄也一樣思念兄長們。」想到此,劉雲公主臉上露出滿臉愁容,一副惹人伶愛的模樣。
「皇妹切勿悲傷過度,為兄自會竭盡全力救助皇弟們的。」太子劉榮安慰著劉雲公主,不想皇妹過度傷心。
「卑職也自會竭盡全力幫助太子殿下的。」李信將軍隨聲附和著太子劉榮。
「皇兄,這是父皇讓我帶來給你們的財物,讓皇兄去燕國有個照應。」劉雲公主示意手下將財物交於太子部下等人。
「麻煩皇妹代替為兄,謝過父皇。」太子劉榮向劉雲公主行禮。
「都是一家人,皇兄應不必多禮。」
「李信將軍英勇不凡,我願送你一支玉簪,亦是見面禮。望李信將軍不要見笑。」劉雲公主轉身對著李信將軍言道,並送上一支玉簪。
「卑職不敢見笑,謝公主殿下。」李信見公主送與自己禮物,連忙跪下接受玉簪。拿到這玉簪,李信感覺此玉簪比尋常玉簪更是沉重,仔細一看才發現這玉簪並非是玉做,而是一個用鐵做成的玉簪,自然比尋常玉簪更為沉重,李信將軍連忙將此玉簪好好收藏好。
「皇妹又淘氣了,哪有人送一玉簪給一大男人,還是鐵做的,淘氣。」太子劉榮看見這情景打趣著劉雲公主。
「有啊,有人做過啊,就是你皇妹我啊,我可是這第一人啊。」劉雲調皮著對著太子劉榮說道,惹的李信將軍暗地發笑,卻又不敢言笑,只露出一絲微笑。
「李信將軍切勿見笑,我這皇妹就是這樣一人,見怪了。」太子劉榮對此有些無奈。
「不敢。」
「皇兄,李信將軍,皇妹先告辭了。」
「謝皇妹前來看望為兄一程。」
「恭送公主殿下。」
「出發。」兩人看著公主殿下的馬車漸漸的遠離他們的視線,就開始動身離開廣陽向著燕國進發。
劉雲公主告別太子殿下后,向著漢主的宮殿走去,前去拜見漢主。
「父皇,女兒來看你了。」劉雲公主一進殿去,就對著漢主高興的叫喊著。
「寶貝雲女兒,你去看望你長兄,可知你長兄與李信將軍相處如何?」漢主詢問著劉雲公主,有些疑慮此二人相處如何,是否會起爭執,但他也相信這是最好的選擇。
「女兒聽說昨天皇兄與李信將軍在朝堂之上有過爭吵,父皇為何還讓他們一同前去?」劉雲公主不解父皇為何這麼做。
「的確,他們是有過爭吵,但那終究會過去的,太子日夜想念著他的兩個皇弟們,也對燕國有所了解,而李信將軍為人正直,敢人承擔責任。而且他們都想救出你皇兄們,必會摒棄前嫌,一同努力的。」漢主對劉雲公主解釋自己為何會這麼做。
「父皇,真是老謀深算啊。」劉雲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打趣著漢主。
「燕國畢竟是強國,且君臣個個貪得無厭。太子與李信此去不知會怎麼樣?」漢主想到燕國,心事重重的。
「放心吧,父皇,女兒相信皇兄也相信李信將軍。」
另一方面,太子與李信將軍依然在前往燕國的旅途中。兩人或許應昨日之朝殿爭吵之事,久久未能說過一句話。太子心想到,此去燕國困難重重,若與李信將軍再有一些糾葛,則此去必生事端。故唯今之計,應是與李信將軍修好,共同努力,救助皇弟們。而李信也亦是怎麼想的,故對太子言道。
「太子殿下,昨日之事,我與太子殿下有些誤會,望太子殿下原諒在下的無禮。」李信將軍對著太子殿下恭敬的說道,希望能得到太子殿下的原諒。
「李信將軍言重了,我與李將軍並無恩仇,何必見外,而且我亦有錯,望李將軍不計較我之錯,我來日必當登門拜訪謝過李將軍。」太子劉榮對著李信將軍恭敬的言道。
」卑職自然竭盡全力幫助太子殿下。」
「卑職敢問太子殿下,此事應如何做,才能救出二位皇子呢?」李信不了解燕國,也不知應如何救助皇子們,所以向太子殿下求問道。
「我曾了解道,燕國有一寵臣,名叫顏穆,深受燕君之喜愛,有他幫助,我等之事必能事半功倍。李信將軍這樣以為如何?」
「太子殿下,卑職認為這樣可行,畢竟有寵臣幫忙,能為此事除去一些障礙。但顏穆此人又為何會幫助我等呢?」
「世人皆貪得無厭,更何況是虎狼之國的燕國。給予一點好處,便能輕易完成。」太子劉榮信誓旦旦的說道,似乎對燕人的重利輕仁深深看不起。
「卑職明白了。」
過幾日,漢國使臣來到燕國邊境,向燕國守城將領示意,來者是漢國使臣,前來拜見燕帝。燕國守城將領這才打開城門,放漢國使臣進入大燕國。
燕國與北狄,齊,漢領土接壤,自燕國先帝姬文在任后,向北狄學習,大力發展軍事力量,戰馬萬匹,國內百姓富庶,又重用賢人,致使政治清明,讓大燕國的軍事力量強於齊,漢兩國,雖弱與北狄,然綜和國力已經大大超過此三國。正在燕國國力蒸蒸日上的時候,燕帝姬文突然病逝,這給了漢,齊兩國得以喘息的機會,齊皇姜列也在這時候開始發展生產,增強齊國國力。
自燕帝姬武繼位后,燕帝姬武開始憑藉自身國力的強大,向齊,漢發動戰爭,奪取了齊地六座誠池,漢地四座城池。所以漢主在被燕國奪取四座城池之後,連忙與大燕簽訂友好條約,並讓自己的兩位尚在孩童的皇子們當做人質送於燕國,以示友好。
然燕國自恃強大,想讓齊,漢兩國臣服於自己,起初齊不臣服於燕,在被燕再奪取兩做誠池后,齊終於臣服於大燕國,燕國約定漢,齊兩國每年向大燕國進貢。
太子劉榮與李信將軍一進入燕國,就被燕國的國力所驚嚇到。百姓豐衣足食,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商戶的商品琳琅滿目,叫人目不暇接。就連燕國士兵之軍甲也比齊軍之結實,厚重幾倍。
太子劉榮和李信將軍看著這一邊城的繁華景象,兩人就不敢想象燕國都城平京的繁華了。
「要是我身為燕國該有多好啊。」太子劉榮想到自己的手下們肯定會有人怎麼想的,催促士兵們加快步伐向燕國國都平京前進。
「終有一天,我大漢國也會有如此之繁華景象,不,甚至更加繁華,熱鬧。」太子劉榮暗自發誓著,他明白這個世界上弱者是要挨打的,只有強者才是這個世界的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