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減稅法案
在華夏進行戰略彈道導彈試射后一周,花旗以檢驗現役戰略導彈的可靠性為由,試射了三枚「三叉戟」潛射彈道導彈。在隨後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五角大樓的新聞發言人明確表示,試射「三叉戟」導彈與華夏的導彈試射沒任何關係,花旗也不會跟存在重大共同利益的華夏進行軍事對抗。
這個時候,遠航艦隊正在太平洋上向華夏本土航行。
當天,還發生了一件事情。
這就是,特魯尼親自到國會眾議院,為推動「減稅法案」與國會議員辯論,而且是在眾議院進行投票表決之前的最後一次辯論。應白宮的要求,這是一次閉門辯論會,沒讓記者進行現場報道。只是在長達四個小時的辯論結束之後,由國會新聞發言人公布了一條消息,辯論進行得很成功。
按照花旗的相關法律,國會眾議院將在一周後進行投票表決。
因為參議院由共和黨掌握多數席位,加上共和党參議員大多是特魯尼的支持者,「減稅法案」在參議院獲得通過是必然的事情,所以在眾議院進行的表決將直接決定這項關鍵法案的生死。
在這一周內,特魯尼肯定會忙得焦頭爛額。
雖然在共和黨在眾議院同樣佔據多數席位,但是有一部分共和黨眾議員對特魯尼的經濟政策持反對意見,肯定會投否決票。也就是說,特魯尼必須爭取獲得一部分民主黨眾議員的支持。以當時的情況,特魯尼至少要從民主黨眾議員手上爭取到五十七張表決票,才有可能讓「減稅法案」獲得通過。
要讓這麼多的民主黨眾議員倒戈,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按照花旗新聞媒體報道,在過去三十年裡,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要讓對方的數十名議員在關係到幾乎所有花旗人切人利益的重大法案中倒戈,根本就沒有可能,也從來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只發生過一次,還是二十年前,也就是在花旗遭受了恐怖襲擊,世貿大廈轟然倒下之後,國會兩院的絕大部分議員在出兵授權中投了贊成票。只不過,當時表決的只是給予總統出兵發動反恐戰爭的授權,不是一項會維持數十年,必然對國民經濟產生深遠影響的經濟法案。
當然,在報道中,花旗新聞媒體針對各種可能做了分析。
如果法案在眾議院獲得通過,那麼自然沒有什麼好說的。這不但是特魯尼兩屆任期里的頭號政治成果,更是特魯尼為自己樹立的一座政治豐碑。用新聞評論員的話來說,這項法案必然讓特魯尼成為花旗歷史上最有名的總統。只不過到底是盛名、還是臭名,那就得看法案產生的效果了。
如果法案沒有獲得通過,特魯尼有兩種選擇。一是重新發起表決,並且下更多的功夫去說服那些投了反對票的議員。二是行使總統特權,以行政令的方式讓法案生效,然後等待最高法院的裁決。要是選前者,先不說能不能獲得國會支持,首先在時間上就有問題,未必能在特魯尼的任期內完成。要是選後者,等於是在挑戰最高法院,而特魯尼在首屆任期的第一年就這麼做過,結果卻非常糟糕,即由他簽署的限制入境令最終被最高法院以違憲為由加以廢除。因為「減稅法案」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在裁決的時候,最高法院很有可能會傾向於支持國會,而不是總統。
毫無疑問,特魯尼是在賭博,只不過這次賭的不是自己的政治前程,而是聲譽。
要麼流芳千古,要麼遺臭萬年。
當然,關注「減稅法案」的不止是花旗的新聞媒體,而是全世界的新聞媒體,其中又以歐洲新聞媒體為最。
在這一周裡面,歐洲新聞媒體集體遺忘了不久前在比斯開灣大鬧一場的遠航艦隊,集中報道了在花旗發生的事情。一些有實力的電視台還請來了專家學者,對「減稅法案」的影響做了全面分析。
當然,主要就是對歐洲各國的影響。
在歐洲國家當中,又以高盧與日耳曼的新聞媒體對此最為關切。
很簡單,在十多個歐洲發達國家中,只有高盧與日耳曼還是左翼政黨執政,其他大部分國家已經是右翼政黨當家。事實上,也只有高盧與日耳曼還在堅持,希望能夠繼續維持原來的發展道路。
雖然「減稅法案」與歐洲國家沒有直接關係,但是很明顯,只要「減稅法案」具備了法律效力,那麼首先受到衝擊的就是高盧與日耳曼。到那個時候,這兩個依然堅持走福利道路的歐洲國家要麼轉型,要麼就得放棄領導歐洲的野心。不管是哪一條路,都會讓這兩個國家付出巨大的代價。
在做相關報道的時候,高盧與日耳曼的新聞媒體無一例外的為「減稅法案」帖上了「文明世界終結者」的標籤,認為該法案正式生效將意味著自二戰結束之後,已經維持數十年的福利型社會制度的結束。日耳曼的一些新聞媒體甚至拿一戰前的歐洲局勢做比較,認為歐洲將退回到那個黑暗時代。高盧的新聞媒體也不客氣,一直在抨擊特魯尼,認為特魯尼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野心,根本就不在乎其他國家的未來,如果他的陰謀得逞,全世界的八十億人都將遭受荼毒。
在新聞媒體的渲染之下,歐洲十多個國家都出現了針對「減稅法案」的示威活動。
其實,花旗國內也一樣。在特魯尼提出「減稅法案」,並且決意交給國會審議后,花旗各地就出現了抗議集會。在表決前的一周內,來自花旗各地的數十萬民眾還把哥倫比亞特區擠了個水泄不通。即便是深更半夜,在國會大廈外面的廣場上也有上萬名抗議者,到處都是抗議的標語。
當時,甚至有人擔心花旗會因此分裂。
關鍵就是,在製造業集中的東北地區,「減稅法案」獲得廣泛支持,因為企業家與產業工人都能從中獲益。可是在互聯網代表的新興產業比較集中的西海岸地區,「減稅法案」遭到了一致反對,因為這意味著眾多的新興產業,以及從事這些行業的技術人員必然會遭受損失。正是這種不可調和,甚至難以共存的矛盾,讓很多人擔心花旗會因此分裂,至少花旗國民將被分割成兩個對立群體。
抗議也好,擔心也罷,其實都沒有多大意義。
做為典型的法制國家,在花旗一切都以法律為準。哪怕「減稅法案」獲得通過,傷害了很多人的利益,在被廢除之前也必須得到承認與執行。同樣的道理,特魯尼現在能推動「減稅法案」在國會進行表決,那麼今後的總統也可以在國會發起廢除「減稅法案」的表決,不過就幾年而已。
一周不算漫長,很快就過去了。
在花旗國會眾議院舉行投票表決的時候,遠航艦隊還在西太平洋上航行,要五天後才能回到華夏軍港。
雖然幾乎所有新聞媒體都不看好特魯尼,認為「減稅法案」會遭到否決,但是沒一個人敢打包票。別忘了,就在幾年之前,同樣沒有新聞媒體認為特魯尼能在大選中勝出,而他不但勝出了,還獲得了連任。
當然,全世界都在關注這場投票表決。
這個時候,趙耀國在書房裡面看書,看的是《資治通鑒》。
雖然已是半夜,但是秘書沒來打擾他。不是說秘書不關心他,而是趙耀國早就吩咐了下去。
與趙耀國一樣,黎文強也沒休息,還有其他重要官員。
秘書進來的時候,趙耀國才把厚厚的書冊放下。看到秘書手上的水杯,還有睡前服用的藥物,趙耀國露出了一絲難以察覺的笑容。
「有結果了?」雖然已經猜到了,但是趙耀國還是問了一句。
秘書點了點頭,說道:「元首,時間不早了,您也該休息了。」
「是啊,確實該休息了。上一次熬夜,還是兩年多前。」趙耀國打了個呵欠。「只是,不急。」
秘書把水杯與藥瓶放到了書桌上。
這個時候,電話響了起來。
趙耀國淡淡一笑,朝秘書擺了擺手,拿起了話筒。
「老趙,是我。」打電話來的是李佑廷。「表決結果出來了,出人意料,不過完全在你的預料當中。」
「這麼說,特魯尼沒有讓我們失望。」
「微弱多數,有五十九名民主黨眾議員倒戈,在表決中投了贊成票,此外還有幾名原本應該投反對票的共和黨議員臨時改變了陣營。只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減稅法案』已經獲得通過,年內就將正式生效。」
趙耀國長出口氣,說道:「行,一切按照安排去做吧。明天,你早點過來。」
「沒問題,我一早就過來,到你這邊吃早飯。」
「你也早點休息。」
「還有一些必要的工作,安排好了就去休息。說實話,剛才收到消息的時候,我還以為搞錯了。」
趙耀國淡淡一笑,沒多說什麼,掛斷了電話。
他並不覺得意外,因為這個結果在他的預料當中。在他看來,現在終於可以去睡個安穩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