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戰爭世界> 第十四章 時機成熟

第十四章 時機成熟

  花旗特使正是克雷格,他也是特魯尼第二屆任期中少數幾個熟面孔之一,而且他的官方身份還是白宮幕僚長。


  其實,這已是克雷格在三個月里第二次出訪白象。上一次是在華夏宣布為錫蘭提供軍事援助之後,克雷格在第二天就以總統特使身份出現在白象首都,跟白象總理辛迪探討了幾個小時。因為局勢還沒惡化,加上白象國內對是否干預錫蘭內政存在很大分歧,所以克雷格沒有給辛迪太大的壓力,只是強調了花旗跟白象的友好關係,表示在任何時候,花旗都會無條件的支持白象。


  也就是在這次會晤中,克雷格第一次向辛迪提出,邀請白象加入由花旗發起,已經獲得十多個國家支持的「泛球經濟貿易共同化組織」,也就是俗稱的「發達國傢俱樂部」,即後來所謂的「十四國集團」。


  只是,辛迪沒有接受克雷格的邀請,反而以白象欠發達為由,表示會在經濟發展起來后再做考慮。


  其實,克雷格非常清楚,辛迪絕對不會貿然加入「發達國傢俱樂部」。


  很簡單,白象是欠發達國家,甚至可以說是不發達國家。二十一世紀已經進入了第三個十年,白象也已獨立了七十多年,卻仍然沒有能成為工業國,工業化程度極為低下,有超過六成的國民還是文盲,除了極少數的社會精英,絕大部分白象人依然靠天吃飯。在人口規模已經跟華夏持平的情況下,白象的國民生產總值還不到華夏的十分之一,就連化肥這樣的基礎工業產品都無法實現自給自足。


  這樣的白象,有什麼資格加入「發達國傢俱樂部」?

  別說是現在的白象,就算再過幾十年,只要沒有實現工業化,那麼白象連成為發達國家的希望都沒有。以白象的現狀,工業化任重道遠,首先得普及基礎教育,讓國民具備成為合格工人的基礎條件。華夏在建國之後,掃盲花了四十年。以白象的情況,肯定不可能在四十年內根除文盲。如果連從事工業生產的勞動者都沒有,工業化從何談起?因為教育為一個國家的根本,需要長達數十年的持續投入,絕非外來援助就能解決的問題。再說了,也沒有那個國家有能力幫助有十四億人口的白象根除文盲。就算有,也絕對不是花旗,而是在掃盲上有豐富經驗的華夏。


  辛迪並不笨,知道加入「發達國傢俱樂部」是一顆裹著糖衣的毒藥。克雷格的邀請,並不是說以花旗為首的十多個發達國家認同了白象的地位,更不是要幫助白象實現工業化,而是要讓白象成為這些發達國家的市場,還是獨佔的市場。哪怕現在的白象還很貧弱,可是從長遠來看,這個擁有十四億人口,而且在將來肯定會超過二十億的國家,顯然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如果能夠控制白象的經濟,那麼在未來的幾十年之內,白象不但會成為這些發達國家的商品傾銷地,還將為這些發達國家提供極為寶貴的勞動力,確保這些發達國家在未來幾十年的繁榮穩定。


  那麼,白象能得到什麼?

  用克雷格的話來說,加入「發達國傢俱樂部」是白象實現工業化的機會,華夏就是最好的例證。


  克雷格的話沒有錯,不過也只說對了一半。


  幾十年前,華夏確實是通過改革開放,向境外資本開放本國市場,獲得了迅猛發展的機會,並且一舉成為全球第一工業強國。問題是,在此之前,華夏已經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有了一定的家底,而且華夏的開放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分階段進行,很多戰略產業依然掌握在國家手上。再說了,在搞改革開放之前,華夏已經基本上掃除了文盲,擁有數量眾多的產業工人。華夏的對外開放,不只是開放本國市場,更是在利用境外資本獲取先進的生產技術與管理經驗。簡單說,華夏的改革開放在本質上是互惠共贏,而不是讓境外資本在本國賺取超額利潤。


  白象呢?顯然是另外一種情況。


  沒有足夠紮實的工業基礎,沒有數量眾多的產業工人,沒有力爭向上的民族精神,更缺乏強有力的政府,白象走這條路就是尋死。


  此外,白象一直就是市場國家,根本就不存在開放本國市場的問題,那麼為何還要加入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的「發達國傢俱樂部」?事實上,白象已經在發達國家的老路上走了幾十年,卻沒有取得任何成果。如果繼續按照發達國家指出的方向走下去,今後就能取得真正的成果嗎?


  其實,克雷格不是不明白這些,只是不能說。


  在第一次見到辛迪的時候,他就知道,在沒有任何明確的保證、以及更重要的實質好處的情況下,白象絕對不會加入「發達國傢俱樂部」。


  當然,結果跟他預料的一樣。


  在回到花旗之後,克雷格就向特魯尼提到,讓特魯尼放棄拉攏白象的念頭。


  特魯尼沒有放棄,只是認為時機還沒成熟。對此,克雷格也沒有否認,即白象所處的國際環境還沒有惡劣到讓其必須倒向「發達國家集團」的程度。用特魯尼的話來說,一直奉行不結盟政策的白象其實是一個騎牆派。在過去幾十年裡,白象一直奉行在大國間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冷戰期間是在花旗與紅色帝國之間搖擺,以此為自己牟利。現在是在花旗與華夏之間徘徊,力求利益最大化。花旗已經開出了價碼,而白象沒有應承,只是因為華夏還沒有出價。


  等到華夏採取行動,白象自然會做出選擇。


  克雷格也這麼認為,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華夏這麼快就採取了行動。


  來到總理府,克雷格才知道,辛迪正在召開政府會議。雖然秘書沒有透露更多消息,但是肯定跟剛發生的事情有關。


  見到辛迪,克雷格就知道,他這一趟不會白跑。


  「特使閣下,讓你久等了。」辛迪很有禮貌,不管怎麼說,克雷格是特魯尼的女婿,更是特魯尼跟前的大紅人。要知道,在特魯尼的第二屆任期當中,只有三個人保住了位置,克雷格就是其中之一。


  「總理閣下,我此次前來,除了上一次談到的事情,還與我們獲得的一份情報有關。」


  「情報?」辛迪不大明白的看著克雷格。白象早與花旗建立了情報互通機制,因此有重要情報,應該直接找情報部門的負責人。


  「事關重大,所以我覺得應該首先交給總理閣下。」說這話的時候,克雷格取出了帶來的一份文件。


  辛迪沒多問,接過文件迅速瀏覽了起來。


  「這是我們的情報人員在華夏南方某港口拍下的,八艘0完成了改裝的022型導彈快艇已經裝上駁船。在同一港口,還有一艘滾裝運輸船裝載了足夠裝備一個炮兵師的上百門大口徑火炮。雖然我們的情報機構最初認為,這些裝備將在幾個月後才會啟運,但是根據剛收到的消息,這兩艘運輸船已在三天前出港。」克雷格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不出所料,它們將在南海與華夏的遠航艦隊會合,跟隨遠航艦隊前往錫蘭。根據可靠消息,八艘022型導彈快艇均按照錫蘭海軍的要求,換上了兩座雙聯裝yj-12導彈發射裝置,配備的也是yj-12導彈的出口型號。雖然這種導彈的最大射程縮短到了二百四十千米,比華夏海軍自用的型號短得多,但是在得到有效支持的情況下,這些導彈對在近海活動的戰艦有致命威脅。八艘導彈快艇發起一次進攻,發射的三十二枚導彈就足以殲滅一支航母戰鬥群。顯然,錫蘭海軍在獲得這八艘……」


  「消息可靠嗎?」辛迪壓了壓手,打斷了克雷格的話。


  「非常可靠,華夏海軍遠航艦隊將在三天後到達馬六甲海峽。我們已經安排了戰艦與偵察機,到時候將抵近偵察。當然,根據我們兩國的情報互通協議,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與貴國聯繫。」


  辛迪微微點了點頭,說道:「非常感謝閣下提供的幫助,只是八艘導彈快艇,顯然不足以改變什麼。」


  「總理閣下……」


  「再說了,從華夏獲得導彈快艇是錫蘭的內政,我們無權干涉。雖然我們對此表示了擔憂,認為錫蘭擴充軍備改變了地區的軍事平衡,甚至會引發地區軍備競賽,但是根本上,錫蘭只是在加強自身國防力量,而且是防禦性質。特使不要告訴我,錫蘭在獲得八艘導彈快艇之後就能成為地區霸主。」


  「當然不是,我也只是對此感到擔憂,認為此事對貴國構成了威脅。」


  「對於閣下的關心,我們表示感謝。只是,此事暫時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對我們也沒有任何威脅。」


  「無論如何,我們都會堅定的支持貴國為了捍衛自身利益所採取的行動。」


  辛迪微微點了點頭,做了一個送客的動作,顯然不想跟克雷格談下去了。


  克雷格沒強求,立即起身告辭。他很清楚,由他帶來的那份情報已經震動了辛迪,而辛迪現在肯定要跟政府官員商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