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戰爭世界> 第八十一章 潛艇獵殺

第八十一章 潛艇獵殺

  當位於編隊左前方的「卷波」號發生爆炸的時候,大橋賓士嚇了一跳,而且下意識的朝空中看去。只是,繁星密布的夜空中沒任何異常現象。緊接著,大橋賓士就意識到襲擊不是來自空中,而是來自海面之下。也就在這個時候,位於編隊右前方,跟「卷波」號並駕齊驅的「大波」號發生了爆炸。


  兩次爆炸在發生之前都沒有任何徵兆,表明襲擊兩艘驅逐艦的是潛艇發射的魚雷。


  沒錯,就是魚雷!

  只是,發射魚雷的潛艇藏在哪裡?


  此時,第三護衛群正沿著與領海線平行的方向,由西南向東北航行,而「卷波」與「大波」在編隊最前面。


  做為以反潛為重的通用驅逐艦,在任何時候都會處在編隊前面,以便掩護反潛能力偏弱的防空驅逐艦。簡單說,在發現敵人的潛艇后,通用驅逐艦就能夠立即使用裝填在垂直發射系統裡面的火箭助推反潛魚雷發起攻擊。如果敵人的潛艇離得較遠,則可以派反潛直升機前去獵殺。


  敵人的潛艇在編隊前方?


  大橋賓士沒有遲疑,立即給在空中巡邏的反潛直升機下達了命令,全部去編隊前方搜尋敵艇。同時,大橋賓士還聯繫了附近的反潛巡邏機,讓反潛巡邏機把搜索範圍擴大到編隊前方二十千米之外。


  二十千米,差不多是華夏潛艇攜帶的重型魚雷的最大射程。


  此外,受到聲納探測能力限制,常規潛艇很少在二十千米之外發起攻擊,畢竟沒有哪個艇長會隨意揮霍寶貴的魚雷。要知道,常規潛艇的載彈量一般在二十枚左右,而且魚雷是潛艇用來對付戰艦的主要武器,所以每條魚雷都很寶貴。為了提高命中率,潛艇艇長在有十足把握的情況下才會使用魚雷。


  還有,潛艇主要採用伏擊戰術來對付水面艦艇,特別是艦隊。也就是說,在發射了魚雷之後,那艘潛艇肯定會轉向逃跑,絕不會留在原地。要知道,等反潛巡邏機趕到,投下大量聲納,就算隱蔽性最好的潛艇也有可能被發現,然後會被無情的擊沉。伏擊已經得手,為什麼還要留下來等死?


  一舉擊中了兩艘驅逐艦,還是通用驅逐艦,對一艘常規潛艇來說,算得上是了不起的戰果了。只要這艘潛艇的艇長還有那麼一點理智,肯定會見好就收,絕不會愚蠢的認為靠一艘常規潛艇就能夠消滅一整支艦隊。要知道,在潛艇誕生后的上百年裡,一艘潛艇消滅一整支艦隊的戰例只有一次,而且是在一百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由一艘日耳曼第二帝國的潛艇一口氣擊沉了四艘大不列顛帝國的巡洋艦。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戰果,還是那四艘巡洋艦沒有反潛能力。在此之後的一百多年間,不但再也沒出現過類似的事情,而且大部分時候,潛艇往往淪為反潛戰艦的獵物。


  如果那艘潛艇埋伏在編隊前面,也就是北面,那麼在偷襲得手之後就會轉向逃跑。


  其實,在大橋賓士看來,那艘潛艇很有可能在衝突爆發之前就已經出港,而且就在東海北面某處活動,因此才能及時趕到沖繩諸島附近,而且避開了被反潛巡邏機嚴密封鎖的宮古水道。


  正是根據這個判斷,大橋賓士對反潛直升機與反潛巡邏機做了安排。


  只是,就在反潛直升機氣勢洶洶的朝編隊前方殺去的時候,位於編隊左側的「漣波」號與右側的「涼波」號相繼發生爆炸。與「卷波」號、「大波」號一樣,這兩艘驅逐艦的爆炸點也是在艦體下方。


  毫無疑問,擊中兩艘驅逐艦的依然是潛艇發射的重型魚雷。


  根本沒等大橋賓士反應過來,「漣波」號與「涼波」號又再次發生爆炸,兩艘驅逐艦再次被魚雷擊中。


  這下,大橋賓士慌了。


  從「卷波」號中雷起,到「涼波」號第二次被魚雷擊中,還不到三分鐘!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第三護衛群里反潛戰力最強的四艘通用驅逐艦全部被魚雷擊中,而且全都失去了作戰能力!

  伏擊第三護衛群的是一艘潛艇嗎?


  要知道,華夏海軍的常規潛艇最多就只有六具魚雷發射管,而在任何時候,潛艇艇長絕對不會一次發射六條魚雷去攻擊海面上的戰艦。關鍵就是,重新裝填魚雷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至少需要幾分鐘,有的潛艇需要十多分鐘。如果在此期間遭到攻擊,特別是敵人潛艇與反潛戰艦的攻擊就無法還擊。做為一名理智的潛艇艇長,至少要留下一條魚雷,在戰場情況比較複雜,比如海面上有反潛戰艦、海面下有敵人潛艇的時候,還會留下兩條魚雷,以便在關鍵時刻能用來保命。同時把發射管里的魚雷全都射出去,等於把自己的命運交到了敵人手上,把一切都押在了運氣上。


  此外,如果是一艘潛艇,那麼在發現了有七艘驅逐艦的第三護衛群之後,未必會貿然發起攻擊。要知道,除了「金剛」號沒有攜帶反潛直升機之外,第三護衛群里的另外六艘驅逐艦都有很強的反潛作戰能力。更何況反潛直升機就在編隊附近巡邏,還有幾架反潛巡邏機在遠處徘徊。


  伏擊的潛艇不止一艘,而是好幾艘,至少有兩艘。


  這個時候,飛到編隊前方的反潛直升機投下了聲納浮標,其中兩架還先後投下了航空反潛魚雷。


  此時,大橋賓士也反應了過來,下達了減速轉向的命令。


  敵人的潛艇就在前方,衝上去未必能幫上忙,反到有可能遭到魚雷攻擊,畢竟對逃不掉的常規潛艇來說,在被擊沉之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剩下的魚雷全都用上,力求再擊沉幾艘戰艦。


  當然,大橋賓士已經想到,遭到潛艇伏擊,或者說沒及時發現潛艇,以及潛艇發射的魚雷,就是因為速度太快了。


  在遭到攻擊之前,第三護衛群的航速超過了二十四節。當時,大橋賓士擔心的是反艦彈道導彈,也就讓編隊保持了較高的速度。簡單的說,如果「標準3」無法擊落射來的反艦彈道導彈,那麼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及時收到預警,並且趕在導彈落下來之前的十多分鐘內跑出導彈的打擊範圍。


  只是,如此快的速度,讓戰艦上的聲納全都成了擺設。


  別說拖拽線列陣聲納,即便是艦殼聲納,也會因為高速航行產生的巨大噪音而無法正常工作。


  通常情況下,在執行反潛任務的時候,編隊的航速不得高於十八節。只有在反潛直升機發現了潛艇,並且需要追擊的時候,反潛戰艦才會高速航行,不然就得保持低速,讓聲納正常工作。


  在旗艦「足柄」號完成轉向的時候,「漣波」號與「涼波」號已從海面上消失了。


  這兩艘通用驅逐艦屬於「高波」級,標準排水量不過四千多噸,最大排水量也才六千噸出頭,比「足柄」號整整小了幾圈。在被兩條重型魚雷擊中,而且都是艦體直接中雷,不沉才是怪事。


  理論上,一條重型魚雷就能擊沉一艘標準排水量在五千噸左右的驅逐艦。


  「卷波」號與「大波」號的情況也很糟糕,雖然還漂浮在海面上,但是隨時都有可能沉沒。


  只是這個時候,大橋賓士也管不了那麼多。


  敵人的潛艇還在,他拯救不了那四艘驅逐艦,而他能做的只是盡量保住剩下的三艘驅逐艦,特別是兩艘宙斯盾防空驅逐艦。


  當然,大橋賓士沒有絕望。


  隨著四架p-1反潛巡邏機火速趕到,局面開始變得對第三護衛群有利。


  如果說反潛直升機受航程限制,難以長時間的搜索、跟蹤與攻擊能夠在海面下藏匿數日的潛艇,那麼反潛巡邏機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更重要的是,一架p-1能夠攜帶十多條反潛魚雷,以及上百個聲納浮標,能隨意攻擊任何可疑目標,不需要擔心用光魚雷,獵殺潛艇的效率比反潛直升機高得多。


  哪怕發起伏擊的潛艇有兩艘,現在也不用擔心了。


  按照大橋賓士的了解,當p-1以雙機編隊行動,採用「搜獵」戰術,即一架負責用聲納浮標搜索潛艇,另外一架負責用魚雷攻擊潛艇,對常規潛艇的獵殺概率幾乎為百分之百。連扶桑海上自衛隊的「蒼龍」級潛艇都無法逃脫,更何況華夏海軍那些性能比「蒼龍」級差得多的常規潛艇。


  就像反潛直升機一樣,四架p-1趕到之後,兩架首先降低高度,在最有可能存在敵艇的海域上空投擲聲納浮標。


  此時,執行反潛任務的還有四架第三護衛群派出去的反潛直升機。


  要不了多久,會有更多反潛巡邏機趕到,而且部署在岸上的反潛直升機也正在趕來。別說伏擊第三護衛群的是常規潛艇,哪怕是華夏海軍的攻擊核潛艇,也絕對無法逃脫。這個時候,大橋賓士反到希望伏擊第三護衛群的是攻擊核潛艇,因為這不但能夠減輕他因為指揮不力所承擔的責任,還有可能讓他成為第一個在海戰中擊沉攻擊核潛艇的艦隊指揮官,由此名留青史。要知道,從來沒有一艘攻擊核潛艇被反潛力量擊沉,而歷史上那些沉沒的攻擊核潛艇無一例外的都是被自己搞沉的。


  顯然,大橋賓士想得太美好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