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經國文章
「別在那裡說我,想要看的話,自己來拿,我看完第一張了。.」張利來說這話時頭還是不抬,只是將看完的一張放到了一邊,然後繼續看第二張。
「能將老張你迷得那麼深,看來這文章確實是有不小的魔力。」董橋說話間,將文章拿起,看了起來。
不料這一看,本打算進辦公室的他也步了張利來的後塵,摸著前台文員方華搬過來的椅子就坐了下來,視線一刻也沒有從稿件上離開過。
好一會之後。
「老董,怎麼,我沒看走眼吧?」
董橋聞言,點點頭,問了一句:「不繼續看了?」
「歇一歇,一下子看完了,沒有的曰子就難熬嘍。這種文章,可不容易看到。」張利來笑道。
「說得也是。」董橋贊同的點點頭。
「如此雄文,投擲於地,恐有金石之聲。老董啊,難以想象,這種文章竟然會是一個未滿十七歲的少女所寫。」張利來喝了一口茶水,手握著稿件,贊道。
董橋聽了張利來意味深長的慨嘆並沒有出聲,只是放下手中看完的稿件,拿過茶杯,大大的喝了一口,只是他表面上不動聲色,心底下卻是有些不平靜。
曹丕曾在《典論.論文》中說:「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這裡面所說的文章,大概也只有《大國崛起之海洋時代》這樣的文章才算得上吧。看到這裡,以寫文章頗有古意而自得的董橋也不得不承認,自己所寫的那些美文散文,不過是小道而已,只能娛樂一下。
古代為什麼要有史家,因為前人之事後事之師。史家將歷史寫出來,讓後人能夠以史為鑒,不再犯上歷史的錯誤。
而《大國崛起之海洋時代》,就是這種能讓人知得失的史家文章。
所以,何為經國文章,《大國崛起之海洋時代》就是經國文章!
見董橋沒開口,張利來卻沒有停下去。他姓子直率,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有哪句就說哪句:「看了這文章,說一句頹喪的不好聽的話,我這一把年紀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話也不能這麼說,各人有各人的好處。」董橋有點不知道怎麼回應張利來這句話了,半響,才回了一句。
「這個我老張也知道,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這天才,這妖孽,我們這些凡類,是只能仰望了。」張利來說,「不過我發現,我們也不是沒有好處。有了這《大國崛起之海洋時代》,我們就不用擔心我們的『明月』沒有好文章了。」
「嗯,看這個文章的名字,應該是一個系列文章。大國,歷史上崛起的大國何止兩個。海洋時代寫到的不過是葡萄牙、西班牙,這兩個國家也不過是16世紀以前的強國,而真正的大國如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曰本等都沒有寫到,應該後續還有。」
「所以,不但是不愁稿件,而且說不定我們『明月』的銷量還能更上一層樓,可謂是一舉兩得啊。」董橋心裡一動,微笑著說道。
自他擔任《明報月刊》的總編以來,《明報月刊》的銷量就一直在下跌,只不過短短的三年間,月銷量就只剩下一萬多份。雖然說金庸創辦「明月」不是以盈利為目的,而是旨在推廣知識與文化交流,但在《明報月刊》交到他手上后,銷量每況愈下卻是不爭的事實。
要說心裡沒有一點的鬱悶,那是不可能的。
這個林靜的小姑娘,貌似還頗有文名,好像有粉絲無數。眼前的這個《大國崛起之海洋時代》,質量如此上佳,難得一見的雄文,實在是推動刊物銷量的利器。
「老董,從這裡可以看出,林靜那個小姑娘,其志不小啊!我看完全可以為這個《大國崛起》出一本專刊。」
「專刊?」
「對,《海洋時代》有差不多十萬字,如果我們打算刊登,那麼『明月』上就沒有其它的文章的位置了。雖然暫時還不知道後續篇章的內容,但想來質量數字也不會低於《海洋時代》,那麼出專刊也完全沒有問題。」
「與其我們在這裡猜測,不如親自問上一問,豈不是更加清楚。」
「寄件上應該有她的聯繫電話。」
「沒看到。」
「可能是忘記填寫了吧。」
「查先生和她是忘年交,肯定有她的聯繫方式。」
兩人正打算去找金庸,不料金庸此時剛好走了進來。
「查先生,您來了。」
「嗯,中午好。」金庸點點頭,應道。
金庸雖然不擔任《明報月刊》的任何職位,但他每個星期都會往《明報月刊》的編輯部這邊走一走。
「嘿,說曹艹,曹艹就到。」看到金庸緩步走來,張利來笑道。
「這一大早的,說什麼曹艹呢?」金庸見張利來和董橋說得高興,就問道。
「老查,你來得正好,這裡剛好有新鮮出爐的好文章,要不要看上一看?」董橋看到金庸走過來,立即起身招呼道。說完他還對張利來眨了眨眼,示意先不要出聲。
「哦,能得老董青眼,可不容易啊,是哪位大家寫的,就讓我這把老骨頭也來鑒賞鑒賞。」金庸眼神里顯現好奇之色。
「說起來,這個作者老查你也是知道的,當初你還在我面前提起過她的事情呢。有沒有興趣猜猜,是誰寫的?」
「倪匡?蔡瀾?不是,如果是他們寫的,我應該知道得比你還早,而且他們輕易不會往『明月』上寫文章。」金庸猜了一下,但很快自個就否定了自個。
「猜不到了吧,讓我來給你提點提點如何啊?」董橋得意的笑了起來。
「你這個老董,竟然買起關子來了,真是**道。」
「女姓。」董橋說了兩個字。
「林燕妮?」
「不是。」
「李碧華?」
「看來你是猜不到了,我再給提示吧,很年輕的。」
「很年輕?」
「對,還在讀大學。」
「姓林?」
「你猜到了?」
「原來是林靜啊,《明朝那些事兒》別出心裁,《品三國》就頗見功底了。現在能出來佳作,倒也是水到渠成。」金庸說道,語氣中頗有欣慰之色。
「你真沒感到驚奇?」見金庸一副不足為奇的表情,董橋問道。
金庸卻是哈哈一笑道:「這位小姑娘,這一番可算是將同齡人,將我們這些老骨頭都比下去了。難怪他會說,這個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終究還是你們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