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匈奴人萬里來襲
哈度基本上就是足不出戶的,以他從羅馬人那裡掠奪來的書籍,他需要足夠的時間潛心閱讀。僅僅是迅速一瞥,他都感覺到這個看起來浮躁而荒誕的文明有著足夠讓他可以學習的部分,也是從這個時候他開始有了一種收集書籍的癖好。
他的這個退隱的決定是無比正確的,公元2世紀以後,羅馬帝國逐漸衰弱,各地奴隸暴亂時有發生,日耳曼人又不斷謀划著給羅馬人搗亂,可以說這個時候的羅馬帝國境內紛亂無比。特別是公元205到304年,羅馬歷任皇帝都對基督教徒進行全面的迫害,與基督教會關係重大的哈度自然不會傻乎乎的跑過去挨刀。除此之外,公元170年左右,歐洲北地氣溫驟降,掀起了大規模的蠻族遷徙運動,就是在這個時期,東哥特人、勃艮第人、汪達爾人遷徙到羅馬帝國邊境區域,朱特人、盎格魯人和薩克遜人遷往英格蘭並建立盎格魯-薩克遜王國,法蘭克人也開始向羅馬帝國的高盧區域移動。
在哈度手上,有不少建築方面的手稿,其中一種就是從上日耳曼行省搜刮來的日耳曼部落畫冊。有一張畫風很粗獷的手稿吸引了哈度的注意:這應該是日耳曼人中祭祀用的建築設計,高聳的券塔直插向天空,好像要從地面直升天堂的想法在其中。特別是日耳曼地區在法蘭克人南遷、日耳曼人西進、基督教徒北逃的大交融下,不少日耳曼部落都投身於基督教的懷抱,他們的文化中也融入了建設禮拜堂和教堂的思想。可能是這種設計獨特而令人眼前一亮,這些手稿被羅馬軍團的將軍搜刮到以後並沒有直接付之一炬,而是較為完好的保存了下來,不得不說是其中的藝術水平征服了羅馬人。
不過這種建築物哈度從沒有看到實際的建造過,當然這也沒有關係,他完全可以拓展他山洞裡的空間,切削出這樣美麗的建築結構出來——他也確實覺得山洞裡的空間不夠,至少是放不下那麼多的書籍畫卷。
在審視了洞內空間好一段時間后,哈度認為應該從起居室後面向後進行拓展,首先擴大天花板區域,然後向後向下挖掘出足夠大的空間,將他從羅馬帶回來的東西暫時寄存在洞口。他是這麼想的,也就是這樣做的,接著就捏了個矮凳,坐在那裡看書,時不時的去深洞內划拉幾下,把書籍中關於雕刻的知識進行一下實操。中間哈度出洞的時間也不多,族內還是按照以前的約定送來過兩次孩童,哈度也對外面的世界稍稍打聽了一下,才知道自己沒有出來的這段時間發生了不少事情:基督徒們在各地興建了不少教堂,這些拱頂建築物給他們帶來了足夠的精神慰藉;聽聞基督教在羅馬各地流轉的比例甚至高於羅馬諸神,為了響應羅馬公民的號召,君士坦丁大帝表示赦免對基督徒的迫害,並立基督教為國教;惡魔教會同樣在大舉發展著,他們選定在羅馬城西北部台伯河岸建立他們自己的小型保護國;聽說前幾年惡魔教會第聶伯河分會傳來消息,說有一群非常善於馴馬和騎獵的部落軍隊從東北方遷來,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所不為,據可靠消息稱,他們是一支叫做「匈」的馬背民族;西哥特人起義軍沿多瑙河一直往東南方向進發,最後還推進到了君士坦丁堡附近的阿德里安堡。
只不過這些變化都沒有影響到「法烈」山脈一片祥和的景象,在建設完護城河和城牆以後,哈度還著手對山體進行改造,設置了一片連綿成群的山中窯洞,雖然其中的空間不比他自己的山洞寬闊,但是住人和儲物完全夠用,還能夠在窯洞群中進行農桑作業,形成了一個個小組型的事農團體。對高山堡壘和各個哨所哈度還進行了額外的加固,強化了塔台的防禦能力,運用上了最先進的機械構件,很多地方還架設了預設的定點打擊投石機,防禦能力比之前更加出眾。
對親衛們的裝備哈度也進行了小規模的升級換代,不過以他操控物質形態的延伸能力,在沒有新的材料研究思想到來之前,他也沒有任何腦洞可以製造出更為強悍的武器防具。
為了給族人們帶來更為方便的使用環境,也為了當哈度不在山洞外時能夠修繕城池,哈度弄出了一整套的省力工程機械,許多其中設備一隻手就能夠操作,不費力的同時還能夠相當精準的搬運石塊和鋼架。礦石開掘和冶鍊鑄造設備也迎來了一波小規模的提升,不僅安全性比之前有了長足的強化,效率也增加了不少。至少,現在族人們不需要親自下到深深的礦井中去從事危險的採礦作業,由哈度開發的自動採集與礦石辨識機械就能夠完成這些工作。
不過可能就是因為過早的在族內推廣自動化的意識,族人們變得更為怠惰和懶散,不僅整體生產效率下降不少,生育意願也降至冰點——甚至還有族人抱怨說:為么么哈度不弄一些「自動生育」的機械出來,這樣既省力又省心,還能夠保證有足夠的人口。當然,這個吐槽沒有傳到哈度的耳中,而是直接被親衛們給屏蔽掉了,他們才不會讓這些普通族人的低下言論污染傳說首領的視聽。
在外界的聲音傳不進來、哈度又不願意出門視察的情況下,部落中的科技發展陷入了停止,在三代人過後,新生族人只會使用舊有的機械,卻完全不會維修和養護。結果就造成這些精良的機械壞一具扔一具,直到後來完全沒有工程機械可用,城牆和護城河出了問題也沒有人修繕,最終導致了支流壅塞、城牆受潮倒塌。
而就在這個時候,北方突然激起了滾滾的煙塵,據前哨報告,匈奴大軍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