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詭語驚心> 第四章 徐忠輝

第四章 徐忠輝

  掛了電話之後,權文軒踩著踏板跳上了前往三亞的渡輪,其實他這趟出來一方面是來散心,另一方面則是帶著使命來的,否則他也許會直接一頭撲進這個案子之中。


  從警校畢業之後,剛剛到家就聽說自己的遠方表親在三亞買了套別墅,邀請他們前往做客,雖說父母都以沒有時間的理由推辭了,但是對方執意邀請權文軒去玩幾天,說是邀請過去做客,其實大家都明白無非是想要炫耀一下自己的財富,否則平時除了過年連個電話都沒有的親戚怎麼會這麼熱情的發出邀請,甚至連機票都殷勤的給買好了。


  權文軒本人並不喜歡這種有些生硬的交際,但是生活中這種事情確是根本無法避免的。


  幾天前剛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權文軒的父親權志龍也叮囑過他。


  「文軒啊,他們這次邀請你過去做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你警校畢業了,以後就是警察了,各個方面可能有需要你幫忙的地方,你要記住,去做客,但是要注意過分的示好,否則將來可能會讓你陷入兩難的境地」


  (這些親戚,有事的時候找各種理由躲得遠遠的,現在可能用得到我了,才想著來套近乎,就是這種人太多了,每個人都只想著利用別人,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才會越來越遠,犯罪率才會越來越高……)

  一聲長鳴,渡輪駛離了海岸,與這次出來的主要目的相比。另一件事情隨著渡輪的搖擺似乎在他的心裡變的越來越重要了起來,那就是該如何找出兩件猝死事件之間的關聯。


  正當他看著海面發獃的時候,腦袋中忽然出現了一個念頭。


  (那天晚上可能有關聯的案件只有這兩件么?)

  於是他決定找些新聞看看,不過這都屬於地方性新聞,不能直接上網搜索,所以他只好找了幾份當地的報紙進行查閱。


  也多虧在船上為了避免乘客無聊,會備上幾天的報紙,不然想去搜集說不定會出現預料之外的困難。


  過了一會,權文軒終於在一整摞報紙里找到了8月18日的日期詳細的查閱起來。


  報紙上的內容大多數是一些房屋買賣,重大的國家經濟政策以及災難性的內容,不過他還是在一個角落裡找到了一篇不仔細看難免會被忽略掉的內容。


  權文軒將報紙拿的近了一些,把臉湊上去,一字不漏地看著報導內容:


  《高中情侶海灘自殺》


  8月17日上午7點10分左右,一位漁夫在準備出海打漁的時候發現海灘上躺著一對青年男女的屍體,隨即向警局報案。


  由於發現的時候屍體已經被海浪拍打了幾個小時,呈現高度的浮腫狀態,給辨識和確定死亡時間來帶了嚴重的障礙,只能從校服和隨身所帶的證件確定兩人都是學生,分別為某高中高三學生徐成輝(18歲)和某高中高二學生羅莉(18歲)。


  屍體被發現的時候兩個人的外套被丟在了幾十米外,據推測可能是瞞著家人出來游泳,不小心溺水而亡,但真相究竟為何,還需等待屍檢結果出來才能做出進一步的判斷。


  這篇報道十分的簡短,但其中驚人的聯繫還是引起了權文軒的注意。


  第一點:死者和李秋是同一所學校的學生,並且年齡十分相近都是18歲。


  第二點:死亡時間和李秋以及那名死在機場的少年十分相近,死因同樣十分的蹊蹺,很難想象同一所學校的數名學生會在同一時間心臟驟停。


  讀完報道權文軒倒吸了一口冷氣。


  (這四個人的死亡一定有所關聯,但是如果想找出他們之間再深層次的關聯,或許就要用一些非正常的手段了)


  權文軒繼續翻找了報紙,過了一會,才終於將最後一份8月18日的報紙扔在了甲板上。


  (除了這四名少年之外,雖然也有一些比較奇怪的事情,不過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應該扯不上關係,那麼……。)

  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之後,他搓了搓手,抬頭停滯的幾秒,現在已經是後半夜了,雖然非常急切,但是無論做什麼,也都必須等到天亮才行,於是便只好無可奈何的小憩了一會。


  第二天早晨的陽光,照的他眼睛有些刺痛,當他醒來的時候船已經靠岸了,三亞市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按照約定他應該先去表親家報到,然後跟著做客幾天,這也是他現在能做的唯一一件事情。


  他在昨天晚上已經想好了,先找寫這篇報道的人聊聊,或許能從他那得到一些消息,不過這就需要有人引薦,既然表親在三亞有一些關係,那麼他們就是再合適不過了的人選了。


  …………


  午飯過後,權文軒故作神秘的把那份報紙拿出來在表弟的眼前晃了晃,指了指那篇報道。


  「嘿,你知道么?剛才我再來的路上看到這篇報道,只是粗略的看一下,就知道這背後一定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


  「哦?是么?」


  權文軒的表弟叫做周仁,也是18歲,正當好奇心旺盛的年紀,很容易就上了鉤,露出一臉興奮的表情。


  「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哦,這我就不知道了,或許他們遇到了連環殺人犯?或許遇到了海里的什麼東西?或許……你知道的,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神秘的事情了,總而言之這一定不是一件單純的案子。」


  權文軒說話的時候非常注意觀察周仁的表情,當他確定對方的好奇心已經被自己勾起來之後終於擺出一副遺憾的表情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可惜了,如果能夠聯繫到寫這篇報道的人,肯定能從背後揪出來一個讓所有人都震驚的真相。」


  「這有什麼難的?!」


  周仁聽到這,忽然一臉的興奮。


  「這家報社裡的主編是我爸的朋友,只要去問他,一定能找到這個人的!」


  「哦?真的?」


  這個消息無疑讓權文軒喜出望外。


  「你等著,我現在就去要他的電話……」


  話沒說完,周仁便轉身跑了出去。


  當他再回來的時候手裡多了一部電話,上面顯示已經撥通的對方的號碼,當他打開免提之後一個男人的聲音傳了出來。


  「你好,聽說有人找我?」


  說話的人正是寫這篇報到的徐忠輝,他此刻正坐在電腦前奮筆疾書,為了明天的報紙而寫稿子,如果不是主編一再要求,恐怕他根本空不出來時間打這個電話。


  「您好,是徐先生吧?」


  「是的,你特地點名找我,應該是有什麼事情吧?」


  「我看了您的報道,8月18日的那篇。對其中的內容想要詳細了解一下。」


  「8月18日……」


  徐忠輝在電話的另一邊沉默了好久,8月18日那份報紙其實就在他的手邊,他一眼就看到了那篇報道,但奇怪的是他竟然認真的一字一句的讀了一篇,直到讀完才開口。


  「這篇報道,有什麼問題么?」


  「不,不是有什麼問題,出於一些原因,我想要了解更多的一些內容。」


  「嗯……好吧,但這件事情電話里說不清楚,你如果真的想要了解的話,咱們見面聊一聊吧,看你的電話,應該是在三亞吧?」


  「是的」


  「正好,我也在三亞,在大東海海韻路有一個咖啡館你知道么?一個小時后,我們就在那見吧。」


  「這真是太好了,不過會不會太耽誤你的時間了?」


  「沒關係,我正好需要出去透透氣,而且你想了解的這件事情也的確有點意思。」


  「好吧,一會見……」


  一個小時后。


  權文軒比徐忠輝來的稍微早一些,快到時間的時候他遠遠的就看到一個戴著眼鏡的中年男人走進了咖啡館,他沖對方揮了揮手,對方一坐下便轉向吧台高喊:「兩杯咖啡。」然後回過頭來看著權文軒,並將身體往前傾。


  「你聽著,我當社會版的記者已經快20年了,在這20年中,我見過各種稀奇古怪的事情,不過像這麼奇怪的事情我還是頭一次碰到。」


  徐忠輝說道這裡的時候故意賣了個關子,停頓了一下。


  當他看到權文軒和周仁的臉上都露出期待的神情時才接下去說道:


  「這件事情我可是費了大力氣的,作為交換條件,我告訴你們詳情,你告訴我你問這件事情的原因怎麼樣?」


  (現在還不能讓徐忠輝知道我的想法。)

  權文軒是在進行私自調查,更何況他現在還不是警察,如果一旦事情暴露,很有可能會如同王強所說,對自己產生極為不好的影響。


  所以,權文軒決定巧妙的利用周仁創造一個理由。


  「這是我的遠方表弟,他和死者是同一所學校的,相互見過幾次面,現在他們死了,學校里卻完全不讓談論這個事情,正巧我是警校畢業的,來這玩,他便找我問東問西的,我想著既然來到這了,不如就順便了解一下……」


  這個理由編造的合情合理,在說話的時候還給周仁使了個眼色,周仁立刻會意。


  「是啊,有一個還是我的朋友,如果連他們究竟是為什麼死的都搞不清楚,實在是不願意相信這是事實。」


  或許是使眼色被對方看出來了,也或許是對方有著敏銳的洞察能力,徐忠輝滿臉狐疑的掃視了兩人幾眼,笑了一聲,索性拿出一根煙抽了起來。


  「真的么?」


  「嗯,出事前一天我們還見過面,但是現在他們就……更何況他們偏偏又死的那麼奇怪,在我們學校已經牽起了軒然大波了,如果搞不清楚事情的真相不知道最後會演變成什麼版本,所以……請你把詳細情形告訴我們吧!」


  「你們想知道什麼?」


  「警方現在查出真正的死因了嗎?」


  權文軒問道。


  「怎麼可能呢?就算他們真的能查到原因,也絕不可能這麼快。現在所知道的也就只是心臟突然停止跳動,至於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就不得而知了。」


  「那沒有他殺的可能?譬如遇到了搶到搶劫,或者是被海里的動物襲擊……」


  「不可能的,死的兩個學生家裡似乎還挺有錢的,錢包里塞得鼓鼓的百元大鈔都被水泡發了,而且海岸邊上根本沒有什麼足以致命的海生物,屍體上也沒有出現嚴重過敏的特徵。」


  「其他的可能性呢?」


  徐忠輝搖了搖頭。


  「屍體在水裡泡的時間太長,解剖之後也沒有查出來什麼結果。」


  「那這麼說來,這個案子還沒有了結……」


  「結案?這又不是兇殺案件,就算不是以病死結束,也會用意外死亡來了解,這種出力不討好的案子沒人會花精力去調查的。」


  徐忠輝說到這抽了口煙笑了笑說。


  「不過倒是有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