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駙馬都尉> 第二十二章 取解

第二十二章 取解

  宋人對科舉的重視程度,張守總算是體會到了。


  得知張守要參加這一科的取解試后,全家都進入了一種奇怪的狀態。小妹以前最喜歡纏著張守,為的是找哥哥討上幾文錢買零嘴,現在卻基本看不到人了,就像突然從張守的生活中消失了一樣。嬸娘以前老喜歡拉著張守絮絮叨叨的說點家長里短,現在就算真有話要跟張守講,也基本三兩個字內解決,乾脆的很,唯恐耽誤了張守的時間……


  這種感覺很不妙,現在張守呆在家裡就彷彿被一種無形的氣場壓迫著一樣……沒辦法,太壓抑了,出去躲躲吧!

  沒兩天家裡人就發現不對勁了。這憨娃說是要應取解試的,怎麼既不見他報名,也不去讀書溫習的,還見天的往各處鋪子里跑?這不行,得勸勸啊……


  先是叔父張成,「憨娃,家裡可就你一個讀書的苗子,官家都說哩,男兒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讀六經,你可萬不能鬆懈呀!」


  張守想,乾脆挑明了吧,「我總覺得吧,自己還沒準備好,要不這科就不考了吧,等下科?」


  「憨娃,三年一貢舉啊,這一科不試便要再等三年哩。況這應試么,哪有人會十全把握才考,坊里那個劉秀才,話都說不明白,不也具名應舉了么。你先生雖說前年歿了,可生前對你那可是譽不絕口的,放心去考便是!」


  聽叔父這麼一說,張守更不敢參加考試了,這一考不露餡了么……


  張成看怎麼勸都沒效果,也沒了主意。如今張守是家裡的頂樑柱,又說不得重話。只能搖頭走開,另想他法了……


  然後孫胳膊就來接力了,「大官人,怎麼聽叔父講你不願應試?放心去便是,俺這裡有門路。知道那王監司不?經常來俺這裡看魔術,跟俺熟的很。大官人放心去考,俺去王監司那裡,與他個百十貫的,定讓大官人拿個上等的名次!」


  問題是張守連六經是什麼都不明白,塞錢有個屁用?……


  孫胳膊也失敗了……


  ……


  到最後連溶月都來勸了,「聽聞郎君不願應這一科的州試?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男兒這一生可就指望著科舉呢。郎君,聽姐姐一句勸,去應試吧!」


  「好!」一聽溶月有求,張守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等腦子重新開機,張守才整明白,我靠,中了美人計了!這不行,得要點好處,「如果我僥倖過了解試,你要給我做三脆羹。聽蕊娘說你做的三脆羹好喝極了。」


  溶月掩嘴輕笑,「好!若郎君過了解試,姐姐就給郎君做三脆羹,便是連做三日也成的。」


  三脆羹就是牛羊脆骨,外加竹筍熬制的羹湯,是這時候的一道名菜。


  ………………………………


  男子漢大丈夫的,既然答應了溶月,張守也不打算反悔。可是就這麼去考,考個倒數第一也太丟人了吧!張守想起孫胳膊的話來,既然他認識王監司,那就去看看能不能找點門路吧,死馬當作活馬醫了……


  孫胳膊聽了很高興,直接帶著張守去了提舉學事司。


  到了地方,孫胳膊讓張守在一處茶館找個僻靜處等著,自己則去見了王監司。


  等了約莫快一個時辰,孫胳膊領著一個人回來了,說是王監司家的管家。


  寒暄了幾句沒營養的話,管家進入正題,「孫大官人我家監司是信得過的。如今郎君有兩則可選,一則為行文中約個暗號,只這經義和詩詞需得郎君自個作答,二則郎君親自去考,到交卷時自有人將謄好的試卷交予郎君處。」


  「能不能直接買考題?」張守問的直白,孫胳膊聽到,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貢院已經上鎖,送考題出來著實不易。再者,考題外泄要擔的干係太大,所以……」


  「那我選第二則。」這也是廢話,讓張守去做詩詞,那鐵定寫出來的是打油詩……


  然後便是談價錢了,約個暗號作弊只要二百貫,找人代答可就貴了,需要五百貫。張守覺得這錢花的還算值,一是了了家人心愿,再者還能喝上溶月的三脆羹。為了自己在意的人,花多少錢張守也是樂意的。


  拿了錢后管家又詳細的叮囑了考試時的諸多注意事項,接下來就是帶著張守去報名了。


  報名取解試的手續稱「取解」或者「請解」。為了取解,需要向州縣遞交自己的「家狀」。張守直接在府城的提舉學事司遞家狀就成,幾步路就到,省事的很。宋朝州府是同一級的行政區劃,只不過有些重要的州會升格成府,比如開封府、河南府、杭州府之類的。


  家狀上要寫上姓名、鄉貫、年齡、三代等內容,這些張守早有準備。然後還要註明「舉數」,就是寫上本人已經參加了幾次解試。除了家狀還有「保狀」,即應舉的士子們每三人互相做保,證明同保人並非冒名頂替、品行沒有缺陷等等,若有人犯規,同保的人也要受到一定牽連。保狀管家直接就幫張守弄好了,熟門熟路的很。


  有了家狀保狀還不算,還得去政審和體檢。宋朝解試,「曾犯刑責及素無行止之人」不得應舉,仍在為親長服喪者不得應舉,身體有「痴啞」、「二肢廢」、「侏儒」等「廢疾」、「兩耳聾」等「篤疾」者,不得應舉……


  好不容易忙完了這些亂七八糟的事,臨走前張守提醒管家,「家狀和保狀最好重新謄寫啊,不然跟我考卷上字體不一樣就完了。」小心駛得萬年船啊!

  「郎君放心,這些都會找應試人來重新謄寫的,我等其實比郎君更怕出事……」


  ………………………………


  等回到家,家裡人一聽張守取解完畢,都興奮的不得了,嬸娘指揮著全家人都動了起來。蕊娘和劉思被支了出去買各色乾果糕點,到了考場充饑用;叔父張成負責去買考試專用的食具和燈具;二郎則負責出去打聽其他應試的秀才們都準備了些啥物事,深怕有所遺漏;嬸娘在家思索著怎麼能做出熱熱就能吃的飯菜來,解試要鎖廳連考三天呢,飯菜可馬虎不得。


  至於張守,早被趕進了房裡讀書去了……


  其實如果不是因為穿越,原來的張守也正好是應的元祐三年的科舉。沒有現代的張守,叔父和嬸娘因為欠了青苗債,不得已賣掉了家裡的田產,帶著一家子投奔了常州的一個遠房親戚,做了親戚家的佃戶。安定下來之後張守應了科舉,並高中進士。歷史還是有其原來的慣性的……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