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盧龍節度(二)
ps:今天又到順義出差,真是抱歉了。好在找到一個可以上網的地方,匆忙傳上來。繼續感謝豆瓣兄打賞,感謝莊周和龍天空兄、漂亮小豬的月票。
「一月底前出兵?去哪裡?攻打河東么?河東軍名震天下,為一等一之強軍,以咱們現在的士氣,估計很難討得了好。唔……不過咱們可以力爭為後軍,既不上前拚死,在需要的時候還能及時調兵回來,也算一個方法。只是需要在一個月內穩住營州,不過某已經在做這件事情了,目前來看,希望很大……」劉守光一邊思索一邊向劉知溫解釋,說到後面臉顯得色。
雖說他很不願意抽兵助陣宣武,但如果逼不得已只能去的話,也不是不可以。在他的盤算中,自家老爹一死,擋在幽州和營州之間的阻礙便已經消除了,營州方面總該承認自己這個盧龍留後的地位了?如果再尋找合適時機將周知裕還給李誠中,雙方關係不是能夠得到更大的緩和么?
當然,將周知裕還給李誠中之前,還要做好安撫工作,這位周將軍太念舊情,至今不肯鬆口,也是一樁麻煩事。劉守光曾經親自到大牢中勸過周知裕,想要讓他出面說服營州,但周知裕卻始終不給他好臉色,尤其在聽說劉仁恭身死之後,對他更是破口大罵。劉守光想等一陣子,等劉仁恭下葬后,周知裕氣消了,想必就更容易一些。
但劉知溫緊接著拋過來的另一個消息讓劉守光又是一陣踟躕。
宣武徵調一萬盧龍軍不是去打河東,而是要進兵長安!
不得不提一句,這次進兵長安的計劃,又是源於宰相崔胤的密信。
前文已經說過,年初之際,天子被中官所廢,囚於少陽院。崔胤密信朱全忠。調宣武軍進京勤王,朱全忠當即停止了北征,大軍一路向西,進逼長安。在宣武軍的強大壓力之下,崔胤施展釜底抽薪的手段,說服了禁軍將領孫德昭,誅殺劉季述、王仲先等中官,將天子從少陽院迎回,重登大寶。
按理說有如此大功在手,崔胤的日子應該過得很滋潤了。起初也確實如此。他在政事堂里可謂一言九鼎,新提拔的幾個相公王溥、裴樞等都唯他馬首是瞻,天子又極為倚重他,所以著實過了幾個月舒爽的生活。
但可惜崔胤的理想是盡誅宦官,對於新任樞密使和左右中尉十分看不順眼,無時無刻不在籌謀要殺掉這幾個人,所以對他們的壓迫特別巨大。
此時剛剛上任的左右樞密使是袁易簡、周敬容,左右神策軍中尉是韓全誨和張彥宏,其中尤以左神策軍中尉韓全誨權勢最重。無他,因為韓全誨和與長安近在咫尺、隨時可以帶兵入京的鳳翔、彰義節度使、岐王李茂貞關係最鐵。要知道,李茂貞這輩子最大的愛好就是帶兵入京向天子請安,或者是請天子到自家地盤上喝茶。
要說起來。這幫新上台的宦官們對崔胤是十分懼怕的,因為前兩代的樞密使宋道弼、景務修、劉季述、王仲先等人都是被崔胤做掉的,因此他們對這位政事堂大能可謂俯首帖耳,但有所命。無有不從。可惜擋不住崔大宰相一個勁在天子身邊吹耳邊風,成天謀算著怎麼誅殺他們。
這個時候的崔胤自忖大權在手,相當高調。誅殺宦官的奏摺一天上一封,連一點保密意識都沒有。於是宦官們跪在天子腳下哭訴,希望天子能幫他們向崔大宰相求饒,可惜天子也也被中官們整怕了,心裡是很贊同崔胤意見的,面對宦官們的求情,他根本不表態,無形中將這幫宦官們逼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宦官們決定聯手反抗了。
宦官們掌握內廷,又有禁軍在手,更有外援李茂貞相助,一擺出玩命的架勢,崔胤就感到「國事艱難」了。就這樣,天復元年的秋冬之際,長安城內的局勢再次緊張起來,內廷和朝堂迎來了兩年內第三次劇變的前夜。
崔胤手上是沒兵的,可天下皆知,他和東平王關係老鐵了!所以他故技重施,再次埋頭寫信,向東平王朱全忠發出了引兵入京的請求。
這一次宣武的勢力和去年入京相比可就真不一樣了,去年宣武軍為了進京還需要將所有軍隊召集到一起,停止對河東跟河北的戰爭,這才能勉力西征,而今年就完全不需要了。朱全忠在繼續保持著對河東圍困的同時,還在東邊與平盧節度使王師範緊張對峙,更在南邊防範著和他關係越來越緊張的淮南楊行密,在如此堪稱「惡劣」的形勢下,他竟然還有餘力響應崔大宰相的號召,準備揮師入京!
同時應對四場戰爭,宣武的實力展現確實讓人想起來就咬牙切齒。
當然,宣武軍本身兵力雖強,但也不可能同時應對四個方向,所以他們的辦法就是四處抽兵。很不幸的是,河北之地屬於宣武軍的重點抽調地區——河北兵可是天下有名的,這也是宣武、河東爭相染指河北的最重要原因,沒有之一!
這就是宣武方面派人到魏州進行多方會談的目的。
多方會談包括宣武、魏博、盧龍、成德、義武等鎮,但起主導的還是前三者。這三鎮派出的人員裡面,魏博方面是魏博牙兵的大軍頭皇甫俊,盧龍方面來的就是劉知溫,而宣武方面,派出的則是袁象先和楊師厚。
魏博節度使羅紹威在整個商談的過程中以地主的名義一直在座,但誰也沒把他當回事,包括皇甫俊,事實上一百多年來歷任的魏博節度使都是個杯具,不單單是羅紹威一個人,在強勢的魏博牙兵面前,他們連放個屁都要事先打報告。
宣武方面來的兩位使者是這次多方會談最重要的決策者,以袁象先為首,楊師厚為輔。但事實上袁象先更像是一個打醬油的角色,總是笑容滿面,對所有人的提議都說「也無不可」,「也無不可」和「也可」看上去意思相近。其實有根本區別,總之就是「可以考慮」的另外一種說法,說了等於沒說。
費盡心機的劉知溫輾轉騰挪,終於打聽到這位宣武軍內外馬步軍都指揮使袁象先的來歷,原來此人竟是東平王的外甥。這位袁指揮使官職雖然駭人,可似乎並不曾真的領兵打過什麼仗。劉知溫試探著向袁指揮使做了「敬獻」,結果沒想到居然大獲成功,袁指揮使在巨額「敬獻」下壓著魏博、義武和成德退還了盧龍軍被占的三州之地。
可接下來劉知溫卻在武事一項上更有發言權的楊師厚面前碰了一鼻子灰,楊師厚死咬著「一萬軍士」的名額就是不鬆口,油鹽不進。令劉知溫萬分無奈。後來袁象先向他透了點楊師厚的底子,劉知溫才恍然大悟。
楊師厚原來是晚唐大食人魔、河陽節度使李罕之的部下,對這個喜吃活人的主帥很是不滿,因此一直不得重用,後來乾脆被李罕之作為禮物送給李克用。他在河東呆了沒多久,就尋了個機會逃往汴州,投了宣武軍,因勇猛善騎射而點為牙將,也就是在朱全忠帳前聽用。但卻沒有領兵的機會,地位比之當年韓信在項羽軍中稍強一些,也強不到哪裡去。
經過幾年的觀察,朱全忠確信了楊師厚對自己的忠誠。這次便借這個機會將他放了出來,作為副使,到魏州組建一支軍隊,準備隨大軍西征長安。楊師厚到河北的任務就是要兵的。除了向皇甫俊索要了千餘名魏博牙兵外,還向義武、成德要了幾千河北敢戰士。他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垂涎盧龍健銳。因此大口一開就是一萬人,無論怎麼說都不動搖。
劉知溫軟磨硬泡都不行,送了厚禮也不收,相當無奈。還好吃飽了的袁象先發話,楊師厚才勉強同意將點募盧龍健銳的日期壓到一個多月以後。
這就是劉知溫此行魏州的一切經過。
一聽說手下軍士要被宣武調去西征,劉守光就啞了火了,不知道應當如何應對。抗命,他是不敢的,連續多年的爭戰,他已經被宣武軍打怕了;順從,如今盧龍不太平,還需要軍隊穩定形勢呢,派出一萬人去長安,沒有個一年半載回不來,這段時間正是營州即將「歸服」的緊要關頭,自己還得依仗大軍向營州展現肌肉,繼續施壓呢。
劉知溫很清楚劉守光的窘狀,因此聽了劉守光自我安慰的言語,說什麼希望很大,能夠穩住營州,剛剛強壓著的怒火再次竄了上來:「大帥,某不知大帥何意,如今幽州危如累卵,大帥為何反覺形勢不錯?某本來還爭取了一個多月可為緩衝,如今看來,恐怕營州將反了!」
劉守光一愣:「侍中為何這麼說?」
劉知溫頓足急道:「王爺如何薨去的?某就不多追究其中之過了,但現在兵戈將起,大帥猶不自知,怎不令人著急!」
劉守光笑道:「侍中多慮了。老王爺去世,幽州便只某一個留後,營州不日便將俯首帖耳矣!」
劉知溫怒道:「此論出自何人?大帥竟然輕信?大帥身邊有小人,大帥必得明察,否則遺患無窮!」
劉守光解釋道:「咱們不是遣了劉山喜去平州么?他已與營州談過,營州大將韓延徽不意間曾說及此事,老王爺於營州都督有恩,若是老王爺仍在,營州都督是不便順服於某的,故此……」
劉知溫聽得目瞪口呆,待劉守光略顯得意的說完,不禁哀嘆:「劉山喜,豎子,誤了大事!韓延徽,奸賊也,用心何其險惡!大帥竟中此反間之計,大帥失義,從此幽州失一屏障啊!」
劉守光摸了摸後腦勺,詫異道:「何至於此?」
劉知溫怒其不爭,懶得再說,就此拂袖而去。
劉守光莫名其妙,望著怒沖沖離去的劉知溫,心頭也惱了,重重哼了一聲「無禮之徒!」(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