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法家高徒> 第三百七十二章 彈劾

第三百七十二章 彈劾

  勢指揮使看著北郡擬定的皇榜,司徒刑的名字竟然不在三甲之列,他的眼睛不由微不可見的收縮了一下,但是他掩藏的很好,就連對面的乾帝盤也沒有發現。


  勢指揮使好似沒有發現任何問題,將皇榜看完這才抬頭看著面色陰沉的乾帝盤。


  乾帝盤眼睛如刀的盯著勢指揮使,眼睛里的怒火好似實質一般。彷彿是一頭侵犯了領地的雄獅,又好似一條被觸犯逆鱗的怒龍:


  「查!」


  「給朕仔細的查!」


  「朕倒要看看,究竟是誰有這麼大的膽子,竟然肝膽將手伸到春闈之中。」


  「諾!」


  勢指揮使沒有任何猶豫的低頭跪倒,點頭大聲說道。


  就在這時,一個小太監急匆匆的從大殿外跑了進來,他的雙手之上捧著一個暗紅色的奏摺:

  「報!」


  「北郡急奏!」


  乾帝盤下意識的抬頭,看著身上帶著風塵之色的小太監,眼睛中不由的流露出一絲詫異。沒有任何猶豫的說道:


  「呈上來!」


  「諾!」


  隨身侍奉的小太監急忙上前接過,低頭躬身給乾帝盤呈到案前。


  「北郡儒生司徒刑文章無雙,詩詞蓋世,有狀元之才,但臣等收到百姓訴訟,司徒刑不守孝道,悖逆人倫,有失德之嫌,故而,臣等再三斟酌,並且聽取了數位大儒的意見,最終決定剝奪司徒刑三甲之名,恭請聖裁。」


  乾帝盤看著眼前的奏摺,臉色不由的一僵,眼睛中陡然閃過一絲精光。


  這個奏摺是彈劾司徒刑的,列了數個罪狀,其他都是旁枝末節,道聽途說。


  真正的重罪就是不遵孝道,有背聖人教誨。


  乾帝盤是有名的孝子。


  這也和乾帝盤的出身有關。


  乾帝盤的生母只是一個宮女,而且其丑無比。


  有多醜呢?


  在皇宮中也是最卑微的存在。


  任人欺凌。


  也許有人要問了,既然這個宮女如此的醜陋,怎麼會懷上龍種?這個事情不科學!


  對啊!


  皇帝坐擁三宮六院七十二偏妃,更有後宮佳麗三千,什麼樣的漂亮女人沒有,怎麼會臨幸這麼一位其丑無比的宮女?


  難道是言情小說和電視連續劇中那樣,一個宮女將三四個皇子迷的神魂顛倒?

  也不是狗血的灰姑娘和王子的故事。


  現實要比小說和電視中殘酷的多。


  可以說乾帝盤的出身是帶有恥辱色彩的。


  因為他就是一個意外。


  而且並不是非常美麗愉快的意外。


  當時的文皇帝還沒有登基,只是一個皇子。


  有一次在圍場中狩獵,還是皇子的文皇帝獵了一頭雄鹿。他非常高興,趁著鹿血還沒有冷卻,就飽飲了一番。


  諸位都知道,鹿血最是壯陽。


  而且因為是狩獵,文皇帝也沒有帶隨身的妃子,恰巧這位其丑無比的宮女在那裡侍奉。


  後面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


  文皇帝也沒有在意,對他來說,那個宮女雖然醜陋,但是只是他發泄的工具,僅此而已。


  但是讓人沒有想到是,就這麼一次意外。


  那位宮女竟然懷了龍種。


  等文皇帝知道此事的時候,丑宮女已經接近臨盆。


  按照文皇帝的意思,雖然懷的是龍種,但只是一次意外。


  讓下人給這個宮女一些銀兩,將她打發掉。


  畢竟,他可不想在和她發生點什麼。


  長的實在是太丑了!


  丑到他根本沒有再見她的想法。


  當日如果不是鹿血太過壯陽,就算用刀架在文皇帝的脖子上,他也絕對不會做出那種事情。


  就在眾人為丑宮女收拾行李的時候。


  景皇帝突然駕到,當他了解事情的始末之後,重重的訓斥了文皇帝。


  但是那個宮女實在是醜陋。


  景皇帝以生產污穢有礙聖榮為由,將她安排在外面的草蘆中生產。


  因為這些曲折,乾帝盤並不是出生在宮中,而是在行宮的馬廄草蘆中出生的。


  那個宮女雖然長得醜陋,但是乾帝盤卻是相貌堂堂。深得景帝喜歡,后被景帝抱回宮中,交給妃嬪撫養。


  年歲漸大之後,乾帝盤這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每次回想,乾帝盤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恥辱,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和生父文帝關係並不是很和諧。


  倒是和景皇帝有著如慕之情。


  景皇帝也十分寵愛這個出生在草蘆中的孫兒,竟然戲稱他為「丑兒」。


  很多人都知道乾帝盤有一個乳名叫做「丑兒」,都以為是賤命好養的緣故,但是沒有人知道,乾帝盤的出身竟然如此的可憐。


  正是因為心中有著如此的不甘,還有一種說不出的恥辱。


  乾帝盤從小都十分要強,好似被鞭子不停抽打的駿馬,爆發出難以想象的潛力,不論文治武功,在諸位皇子中都是最好。


  最終在朝臣的擁護下,登上了九五至尊寶座。


  乾帝盤登基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冊封生母醜宮女為皇太后,和嫡母慈安太后並列兩宮。


  但是就這件事,引起了滿朝文武的反對。


  中書省更是將乾帝盤的聖旨數次駁回。


  一時間,乾帝盤的聖旨出不了宮闈。


  也正因為這件事,導致乾帝盤和中樞輔政大臣徹底的決裂,他用了兩年的時候,獲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不僅收回了大權,更力排眾議,將丑宮女冊封為西宮太后。


  乾帝盤登基以來,素來以仁孝治理天下,每日寅時起床后都會準時到兩宮太后處請安,這個規矩雷打不動,已經堅了數十年。


  因為特殊的出身他生平最憤恨的就是不忠不孝之人。


  「司徒刑不孝!」


  想到這裡,乾帝盤的眼睛再次落在奏摺之上。


  孔聖曰:「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此乃人倫之情也。


  乾帝盤眼神幽幽,李子軒奏摺中的「親親相隱」,最早是孔聖所說,後來歷朝歷代也有類似的法令。


  卑幼首匿尊長不負刑事責任;尊長首匿卑幼,死刑以外的不負刑事責任。


  大虞律法多以此為藍本,以《疏議》最為典型。它認為血緣關係是親屬相為隱的基礎,同時在較大範圍內承認人情的合理性。


  除謀反、謀大逆與謀叛此等重大犯罪外,親屬和同居者可以相隱不告。


  就連大乾,也有類似的規定。


  想到這裡,乾帝盤不由暗暗的點頭。


  司徒朗,司徒刑之叔父也,雖無教導之責,但卻有養育之恩。


  司徒刑不為其相隱,是為不孝。


  。。。


  奏摺內容很長,引經據典,有理有據,但是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


  司徒朗犯罪了,司徒刑沒有包庇,這就是不孝順。


  這樣不孝順的人,怎麼有資格位列三甲呢?故而我們一致決定剝奪他狀元的名號。


  這個理由在現代人看來,是非常可笑和難以接受的。


  這是什麼鬼?


  司徒朗犯罪了,自然要接受法律的嚴懲,司徒刑大義滅親,應該褒獎。


  但是在古代,卻恰恰相反。大義滅親,在儒家看來是難以接受的。


  說到底,是兩種制度,兩種思考方式。


  現代人的思維模式和古人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現代講法治,古人講人治。


  現代的法制,和古代的法家有些類似。


  而古代的人治,則完全繼承了儒家的思想。


  司徒刑雖然是儒家小聖人,但是骨子裡還是一個現代人,受法家思想影響更重一些,故而他很多行為是不被古代人所認可,接受的。


  司徒刑稜角分明,力爭上遊,但是很多人卻認為他鋒芒畢露,不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


  司徒刑和眾人保持距離,不願意陷入朋黨泥潭,也有很多人認為司徒刑過於孤芳自賞。


  如此言論不再少數,其中非議最多的還是司徒朗的案子。


  司徒朗和司徒刑素來不睦。


  而且裡面還牽扯到了嫡子和庶子之爭。


  但是不論如何說,司徒朗都是司徒刑的叔父。


  如果是一個純粹的儒家弟子遇到,必定會想盡辦法為司徒朗進行掩蓋。以全人子之孝。


  而司徒刑作為一個現代人,腦海中的第一念頭,就是要將他繩之以法。給枉死的一個交代,以正國法威嚴。


  這就是古人和現代人的區別,這也是儒家和法家的區別。


  乾帝盤臉上的怒氣漸漸消除,他的眼睛中流露出思索之色。


  李子軒等人的奏摺,在他看來也不無道理,司徒刑的行為,的確有些偏激,而且有失孝道。


  剝奪他的狀元之名,到也不算是師出無名。


  但是,這封奏摺來的也實在太過湊巧,就在司徒刑剛上書「推恩令」之後,就有人上書攻訐,要說其中沒有聯繫,乾帝盤是不會相信的。


  「好一個以進為退!」


  「真是好心機,好手段!」


  「趁著乾帝盤責問之前,先倒打一耙。擾亂乾帝盤的視線,這幾位大人背後有高人啊!」


  勢指揮使站在那裡,並沒有出言,但是他眼睛中卻閃爍著幽光,腦海中快速的將整個事情推演。


  事情並不複雜,但是對方的手段卻很高明。站在道德的高度,不僅中傷司徒刑,還能將自己置身事外。


  高明!


  實在是高明!

  這也是朝臣慣用的手段。推波助瀾,隔岸觀火!

  如果是司徒刑只是一個常人,面對這些滑不留手,老奸巨猾之輩,自然沒有辦法處置反擊。


  但是,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司徒刑真正的跟腳是法家。他的背後還矗立著三法司這個龐然大物。


  想到這裡,勢指揮使的眼睛中不由的閃過一絲凶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