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新學期見面會後,韓曉磊、孫寶財、孫曉龍從學校騎著自行車風風火火地回家了,在快到文傑批發部的時候,寶財先拐了過去,寶財的家在路南,韓曉磊和曉龍的小巷在路北。
拐進文傑批發部后再拐幾個彎就到了韓曉磊和曉龍家所在的小巷,剛拐進來一露頭,就看見了蘇大爺。
「大學生們回來了啊,好好學習啊。」蘇大爺調侃道。
「蘇大爺好,嘿嘿。」韓曉磊和孫曉龍異口同聲地說道,拐進家那條小巷有個小上坡,韓曉磊和孫曉龍都抓緊使勁蹬了幾下。
在韓曉磊的感知世界里,對蘇大爺的蘇還停留在「輸」的階段,因為蘇大爺經常和其他大人們聚在一起打麻將。
其實,蘇大爺住在韓曉磊家小巷的最裡面,也就是緊靠著廁所的那邊,「味道」可想而知,任何事物都有利弊兩面,雖然從小巷這邊來看處在最裡面緊挨著廁所的劣勢,但是從廁所那邊的河溝來看,蘇大爺家也是最靠近河溝的。
近水樓台先得月,蘇大爺依靠臨近河溝的優勢,在靠近自己家的河溝位置開拓了一片荒地,自己種了點蔬菜,這樣收穫時節就能吃些自己家種的新鮮蔬菜,也算蠻好。
蘇大爺方臉,法令紋較深,鬍子也刮的不是很乾凈,據說蘇大爺以前在德懷鎮的化工廠工作,後來下崗在家待業,再後來弄了輛人力三輪車,早晚空閑的時候就出去拉車賺錢,補貼家用。
蘇大爺的老婆很瘦很高,也很能說,是那種很典型的北方婦女,但是和蘇大爺不同的是,蘇大爺的老婆有正式的工作,並不像蘇大爺那樣總是閑著,自然也就不常露面。
蘇家有個女兒,韓曉磊覺得那女兒很漂亮,但是在韓曉磊還沒見過幾面的時候,那女兒就抱起了她自己的兒子,蘇大爺也榮升爺爺。
夏天的時候,蘇大爺常常穿他那條由天藍褪色到淺藍的布料外褲,而上衣也是舊到不能再舊的襯衫,有時候甚至會發現幾個洞在上面,冬天,蘇大爺會披一件綠色軍大衣,下面的棉褲也是從早市購買回的已經穿多年的外褲,看起來會有點窩窩囊囊鼓鼓塞塞。
對於蘇大爺這一階段的人們來說,對穿著已經沒有了太多的要求,畢竟自己的下一代都已經有了下一代,自身所處的環境與自己的工作職位已經對自己的穿著沒了任何要求與限制,這是一個很奇妙的階段,這是一個忘我的階段,這是一個可以把自己精力全身心投入的階段,同時,也也是一個不知道自己的全身心精力該投向何方的階段。
韓曉磊常常看著蘇大爺的身影,若有所思。
一位少年,青春是他的資本,在將來的日子裡他可以用自己的充沛精力為自己奮鬥一個美好的未來,一位老年,經驗是他的資本,在那個崗位上磨礪的歲月,是自己資歷成長的見證,晚輩敬仰的標榜。
而蘇大爺,失去了自己的青春年少,失去了自己堅守多年的崗位,失去了那份奮鬥的活力,剩下的只有歲月的滄桑,對人生過大半的幾分迷茫,昨天的日子是怎樣度過,明天的日出會帶給自己怎樣的時光。
在韓曉磊腦海里,給自己留下印象深刻的鄰居並不多,蘇大爺算是其中一個。
蘇大爺最常去的地方是從文傑批發部拐進來途徑的一條小巷靠近韓曉磊家小巷這邊的高家,這也是韓曉磊家整個小巷的人們最常聚集的地方。
大人們通常叫那裡老高家,韓曉磊和寶財管那裡叫高老莊,老高頭是一家之主,有三個兒子,都已經成家,三個兒媳婦各有各的特點,一家八口生活在一起其樂融融,老高頭家生活還算富足,所以,閑暇時候,也就常常打麻將。
街坊鄰居就常常在老高家設局打麻將,甚至沒日沒夜的在這裡吃飯休息,然後繼續打麻將,像古代的賭場飯莊一樣,這也是韓曉磊和寶財為其起名高老莊的由來,高老莊是八戒的老家,韓曉磊覺得在那裡玩麻將的人們,其實比八戒聰明不到哪去。
據說,蘇大爺在那裡玩麻將幾乎就沒怎麼贏過,不過幸好玩的都不太大,不然真的就傾家蕩產,成了名副其實的「輸」大爺。
每當傍晚時分,人們在飯後拿著小板凳坐在自家大門前悠閑的嘮著家長里短,這也成了蘇大爺的暢聊時刻,語言流暢好似天橋下說書的一般,蘇大爺要比這小巷裡任何一位男性都健談,所以蘇大爺也自動跳離了男性圈那一級別,傍晚飯後或者是假日的早晨,蘇大爺經常會和自己同一級別的婦女朋友暢聊,蘇大爺也經常笑稱自己是婦女之友。
蘇大爺最常聊起的話題,其實和韓曉磊政治書上的內容正好相反,在後來的後來,韓曉磊想到這大概和蘇大爺的經歷有些關係,在那批改制下崗熱潮中,蘇大爺不幸被下崗失去了工作,雖然生活可以繼續維持,但是對於一個人嚮往生活的熱情難免會產生不小的打擊,蘇大爺對這樣的政策難免會有些微詞,對政黨也有些意見,再結合一些野史趣聞,這就是蘇大爺在大媽間暢談的話題。
在歷史的長河裡,蘇大爺是社會下層中最普通的一個,沒有什麼大富大貴,小小的市井之民,但是,社會也正是由這樣的再普通不過的老百姓組成,我們不能忽視這樣的人,我們要感受這樣的人,因為,至少現在,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的人。
韓曉磊的鄰居里有很多像蘇大爺這樣的人,但蘇大爺卻又是他們中最具代表的一個,蘇大爺從內心裡極度反感社會中的某些現象,極力反對政治中的某些政權,可是自身又絲毫無力改變任何,同時,自身又要為了生活忙碌奔波,蘇大爺代表了一個階層,蘇大爺體現了一種思想,蘇大爺又承載了一段希望。
蘇大爺的幸福與憂愁,正是那個年代那個年紀每個人的期盼與困惑;蘇大爺的經歷與遭遇,正是那個年代那個年紀每個人的模板與複製;蘇大爺的人生與坎坷,正是那個年代那個年紀每個人的縮影與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