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後續
當徐輝祖帶著大軍跟山下的朴付林部隊匯合時,朴付林臉上有著抑制不住的喜悅。
朴付林不可置信的說,「徐將軍,太神奇了,這些平日里氣焰囂張的倭國人,竟然完全放棄了抵抗,一心想著撤退。」
「哈哈哈。」徐輝祖笑著拍了拍他身邊的朱允文,「這還要感謝我們的名畢生小兄弟,沒有他,我們也不能這麼快就攻破榮西山。」
朴付林信心滿滿的說,「有了榮西山據點,我們就可以背靠宋城反攻榮城了,徐將軍,走,我們回宋城慶功!」
「行!」徐輝祖笑道,「今天全軍將士休息一天!除了守衛軍,其他人允許喝酒!」
「耶!」
「太好了!」
聽到徐輝祖的命令,他身後的士兵們開心的喊著,在軍隊中,酒這個東西是絕對的禁忌,擅自喝酒可是違反軍紀的事情,現在徐輝祖網開一面,他們怎麼能不開心。
徐輝祖作為大明做出色的將領之一,他當然知道適當放鬆的重要性,大明軍隊本就是到異國作戰,如果還緊繃著,會很容易出問題的。
徐輝祖與朴付林將部隊整合在一起向宋城行進,這一路上,朱允文都沒有說一句話。
宋城城門前,宋城城守和許多居民已經等在了那裡,他們已經得到了大捷的消息,這對於一直被壓著打的高麗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宋城居民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現在,傳令兵將會把這個消息一直送到高麗京城平壤去。
早已回來的顧曉和秦婧站在人堆了,秦婧擔憂的說,「顧大哥,按你這麼說,有人為允文死了對嗎?」
「對的。」顧曉嘆了口氣,「而且那人完全不知道公子的身份,也正是因為這樣,公子才會那麼自責。」
秦婧搖搖頭,「百夫長張大哥確實是一個好人,他千里迢迢來到高麗作戰,沒想到就這樣。。」
「你待會別在公子面前提起這件事情。」顧曉說,「公子是一個重感情的人,我們這些做下人的,不想看他一直自責。」
確實,朱允文完全沒有想到豐田椿樹會把弓箭轉向他,所以當時他是沒有設防的,這種事情,並不能因為他是皇帝就內心毫無波瀾。
看到大軍歸來,宋城城守連忙來到人群的最前端抱拳說道,「徐將軍!朴將軍!宋城人民在這裡迎接你們!」
「宋城城守,你客氣了。」朴付林大笑道,「驅趕倭國人,是我等的責任。」
宋城城守也不多說,他往一旁側了個身說,「那請兩位將軍帶部隊入城!」
顧曉和朴付林點點頭,以顧曉為首的大明軍先行進入宋城,作為高麗之戰的第一場大勝,宋城人民都非常興奮,他們手中提著各種食物交給大明的士兵。
雖是百姓們自願給的,但大明士兵紀律嚴明,他們只是對那些百姓笑了笑,並沒有去接食物,朴付林的部隊也學習大明軍的作風。
徐輝祖帶軍隊來高麗打仗,並不是為了得到高麗人民的東西,一個軍隊,必須有自己的原則。
宋城城守嘆了口氣,果然是天朝的軍隊,整個氣度與風範就跟高麗軍不一樣。
而且經歷應天操練台的那件事之後,大明軍的三大營更加團結,可以說,現在的大明軍戰無不勝。
徐輝祖帶著人回到了軍營,他進入帥帳,然後坐到了主位上,其他軍官坐到了下面,允許喝酒只是下面士兵的福利,他們這些指揮者,還是需要嚴於律己。
徐輝祖把自己嚴肅的表情稍微放鬆了一點,他對下面的朱允文說,「名畢生小兄弟,非常感謝你的幫助,關於你說的想與我們一同參加榮城之戰,我們同意,到時候要出發時,我們會叫上你的。」
朱允文抱拳道,「謝謝將軍,將軍,如果沒有什麼事,我就先行離開了。」朱允文知道,徐輝祖這樣說,就是給了他一個承諾,然後告訴他,我們還有事,你就先離開吧。
徐輝祖點點頭,「好的,現在張力戰死,我會另外派人安排你們三人的起居的,榮城之戰你們可以一起去。」
朱允文微微點了一下頭,然後離開了帥帳,見朱允文離開了,徐輝祖才淡淡的說,「諸位,雖然榮西山攻下來了,但我們還是要考慮到現在的局勢,倭國人已經佔領了高麗的沿海防線,所以局勢不容樂觀。」
徐輝祖看向朴付林,「朴將軍,我們是後來的,現在沿海防線那裡怎麼樣?」
「全面淪陷。」朴付林嘆了口氣,「沿海的荔城,佳城,禹城,三大沿海城市都被倭國攻破,另外的要塞以及村落也無一倖免,可以說,倭國人將高麗的南部海岸全部佔了,我們想要全部收回,怕是需要很多時間和精力。」
徐輝祖認真的說,「諸位,你們也聽到了,榮西山只是一個開始,我們後面還要面對更多的戰役,這是一場持久戰,我們必須抱著必勝的決心去戰鬥,而且絕對不能輕敵,豐田椿樹生死未卜,諸位,打起精神來。」
「是!」
徐輝祖揮了揮手,旁邊的副將應了一聲,然後他派人拿了一張地圖放到帥帳的地上,徐輝祖站起身來指著宋城說,「宋城是路上要塞,榮城是海上要塞,這兩座城我們必須要保住,現在我們就要以宋城為起點,反攻最近的榮城。」
「但榮城局勢,說實話,我也不好判斷。」徐輝祖皺著眉頭說,「豐田椿樹僅僅用了幾天時間就攻破了幾萬人防守的榮城,他們一定用了特殊手段,但我們卻不清楚。」
朴付林遲疑道,「徐將軍,聽說進攻榮城的部隊里,還有大明曾經的官員?」
「是的。」徐輝祖厭惡的說,「那是一群大明的敗類,他們是大明的高官,後來勾結倭國人被發現后逃竄到了倭國,倭國人將他們派來,肯定是為了擾亂我們軍心,而且他們作為高官,熟悉一定的大明軍陣,可以更有效的對付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