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松花硯
這件清朝的陶瓶起拍價是八萬,每次加價不得少於一萬。
不過褚凝覺得它根本連起拍價都不值,能賣上起拍價的一半,都算是走了大運了。
誰要是肯拿八萬把它拍下來,那絕對是腦子進水了!
可讓褚凝意外的是,這件在她眼裡看來到處都是缺點的陶瓶,最後不但沒有流拍,反倒拍出了十六萬的高價,足足是起拍價的兩倍!
這一反轉,讓褚凝半響都沒有反應過來。
孟東嶽看見她的表情,笑著低聲道:「小師妹,你以為來參加這拍賣會的人,能有多少有眼力的人?」
褚凝愣愣的道:「都既然是來買古玩的,那多多少少總有一些眼力吧?不然的話,難道他們就不怕買到贗品?」
孟東嶽就猜到褚凝會這麼說,忍不住笑了起來:「那你可就真想錯了!」
來參加拍賣會的人,首要的是有錢,其次才是眼力。
所以,來參加古玩拍賣會的人,很多都是富商。
而大多數富商,是根本沒有耐心研究古玩的。
他們買古玩,有的是為了炫富,有的是為了抬高自己的身價品味,甚至還有來洗錢的。
這些人中,有的相信鑒定師的眼力,有的不相信。
但不管他們信不信鑒定師,卻都相信另一種東西。
鑒定書。
尤其是國家專業機構發出來的鑒定書。
而惟浦拍賣行拍賣的東西,別的不說,鑒定書卻是肯定有的。
有這一點,也就夠了!
對這些富商來說,他們自己沒有眼力沒關係,賣東西的有眼力就夠了。
不知道市價也沒關係,反正東西也不貴,虧也虧不到哪裡去。
最重要的是,只花個幾十萬甚至是十幾萬,就能買到一件有鑒定證書的古玩,他們也就有了一件新的可以向外人吹噓的東西,或是達到自己的其他目的!
「你看那件陶瓶開拍之後,真正開價的人其實並不多,就那幾個臉上寫滿了土豪二字的人在爭。」孟東嶽道,「他們未必就不知道這陶瓶不值這個價,可人家買的不僅僅是個陶瓶,還有一張鑒定證書和清朝出品這幾個字。這,才是他們出手的真正原因。」
褚凝一陣無語。
這些人都是吃飽了撐的吧?
那可是十六萬呢!
若是拿到古玩街去,起碼可以買到五個這樣的盤子!
當然,古玩街的東西,那基本上都是不會有什麼鑒定證書的。
可就因為這一點,這些人寧願多花幾倍的錢出去,也不肯買那沒有鑒定證書的!
真不知道他們是傻還是精明。
有鑒定證書的古玩,就一定是真品了嗎?
那可未必。
現在國內外有不少所謂的專業古玩鑒定機構,只要你肯掏錢,人家就給你鑒定,然後給你發鑒定證書。
要是你掏更多的錢,人家甚至看都不用看你帶來的東西,直接就拿空白的蓋好章的證書給你,讓你自己隨便填!
若是一味的相信所謂的鑒定證書,到時候,怎麼被人坑死的都不知道!
褚凝在心裡嘆了口氣,繼續關注起下一件物品的拍賣。
第三件拍品和第四件拍品,都是和之前的清朝民窯瓷瓶差不多價值的東西,真正有眼力和財力的人壓根兒就沒將這些東西放在眼裡,只慢悠悠的等著自己中意的拍品上台,一邊看著場中幾個愣頭青一樣的傢伙在那兒牟足了勁兒強拍他們根本看不上眼的東西,就跟看戲似的。
這些東西在古玩界實在是太尋常了,尋常到連褚凝都懶得多看它們兩眼。
「下面,我們即將拍賣的,是一塊硯台。」主持人顯然是練過的,說了這麼久也沒見他的語氣有什麼變化,還是一樣的動力十足,「大家都知道,筆墨紙硯,是我國的傳統的文房四寶。而硯台雖然排在末位,實則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必不可少。」
褚凝懶得聽主持人在上面吹牛,乾脆翻開拍賣行送的小冊子自己看了起來。
主要是她自己手裡有塊端硯,難免就對其他出現在身邊的硯台多了幾分關注。
據惟浦拍賣行介紹,他們這次拍賣的硯台,雖然不是四大名硯之一,卻是一塊比四大名硯也差不了多少的松花石硯。
松花石硯,也被直接稱為松花硯,起源於明朝,產自吉林省江源區。
而到了清朝的時候,松花石硯的製作工藝已經達到了頂峰,又因其產地原因,更被定為宮廷御用品。
只不過,也是因為松花硯受皇室獨寵,以至於竟然沒能發展成為民間普及的文房用具,傳世量自然也不多,實乃一大遺憾。
松花硯,顧名思義,自然是由松花石製作而成。而松花石,又被稱為松花玉,可見其質地難得。
松花硯的優點很多,而其色系豐富,變化多端,更讓其他硯品難以企及。它以綠色為主,細膩溫潤,不固不澀,落墨光滑油亮,實屬石硯中的上品。
若這松花硯是明清時期的真品的話,價值根本不會比之前拍賣的鑲金玉佛要差,完全可以進惟浦拍賣行的貴賓室珍藏!
可它竟然沒能進得去!
難不成,是這硯台有什麼古怪?
褚凝心中的疑惑,在看到小冊子最後一句對松花硯的解說的時候,終於得到了解答。
「此松花硯,經鑒定,是民國時期出產。」
竟是民國制的?!
真是太遺憾了!
看圖片的時候,硯台被拍得十分驚喜,每一個角落都沒有落下,看起來既漂亮精緻又意境深遠,褚凝還以為這怎麼也該是一塊有來歷的古硯呢!
褚凝皺起了眉頭。
台上,主持人已經開始叫拍。
這塊松花硯的起拍價是十萬。
本來一般的民國松花石硯,是怎麼也叫不到這個價格的。不過這塊硯台的雕工顯然不錯,而且不管是石質、石色還是石意,都顯然是上品,所以才會被拍賣行定了高價。
也正是因為這塊松花硯表現得實在不錯,褚凝才會對它竟是民國出產而感到疑惑不已。
民國的制硯大師,如果能有這樣的手藝,怎麼著也該出名了才對,怎麼會讓這麼一塊精緻的硯台,半點來歷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