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設衛平涼
鐵槍抵喉,誰人能槍下逃生?楊小虎這一槍刺了下去,本以為會血濺七步,哪成想傲敦腳一蹬地,身形提著地面后縱而出,楊小虎這一槍卻只是扎到了傲敦腹部。傲敦身上乃是精良鐵甲,腹部自有裹腰護身。這一槍扎到傲敦裹腰上,只是在其甲胄上刺出一點火花。
楊小虎再想進招追殺,元兵鐵騎已到左近。就在元軍衝鋒之際,明軍也動了。
楊小虎及傲敦就夾在兩軍中間,雙方人馬轉瞬激撞在一起。兩千明軍對五千元軍,殺的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楊小虎揮槍刺翻一名元軍,順勢奪了馬匹。等到翻鞍上馬,人海茫茫卻再不見傲敦身影。楊小虎心中一急,卻是高聲喝道:「死守山腳,不能叫元軍過去。」無奈人歡馬嘶一片紛亂,楊小虎的聲音並不及遠。
元軍加明軍足足七千人,此刻皆是毫無陣仗絞殺在一處,放眼望去遍野是人,雙方也只能憑藉衣著分辨敵友。兩千明軍面對五千元兵,轉瞬陷入苦戰。
大奎帶領兩千餘鐵騎此刻已趕到了混戰之地不足一箭之地,本來約好的楊小虎拖延時間,等到援軍一到兩面衝鋒放箭,到時定可瞬息將元軍大批殺傷,怎料此刻雙方混戰再想放箭亦不能夠。
望著茫茫人海,大奎也只能恨得咬牙切齒,急行軍中高聲喝令:「兩翼包抄各自為戰,殺!」將令一下,兩千多明軍鐵騎一分為二,便似兩支利箭一左一右殺入混戰人群,
大奎鐵槍猶如靈蛇吐信,槍芒吞吐間攔路元兵紛紛落馬。大奎所領明軍緊隨其後,布成三角陣向混戰人群縱深急插。
這隻鐵騎是征虜軍中的精銳,已不需多言。只要隊伍殺到哪裡,混戰中的明軍將士皆會退出戰團加入隊伍中。如此一來,明軍人數漸漸增添,對元軍的殺傷力亦是大增。
所謂牆倒眾人推,元兵此刻是混戰,明軍卻是和眾人之力擊之。雙方大戰不到一個時辰,元軍已成潰敗之象。想要進山明軍死死守在山腳,無奈之下開始四散逃竄,如此一來更是加快了敗勢。
風急雪驟,可縱使再大的風雪一時間也蓋不住滿地的橫屍污血。荒草凄凄,不勝哀意。大戰終於落幕,明軍死傷近千。五千元軍逃得性命的不過三五百人,四千餘眾全部被殲滅。可惜的是傲敦逃掉了。
楊小虎心中暗恨,傲敦竟然是在兩軍廝殺中趁著混亂逃得了性命。
打掃戰場之際,明軍皆在救死扶傷,有沒斷氣的元兵就補上一刀。大奎見到如此血腥場面不禁有些大皺眉頭。實話說,大奎心中不忍。縱使沙場死敵,此時此刻恩怨也該了結了。但明軍將士不會手軟,因為若敗的是明軍,元兵也一樣會這樣對待明軍傷兵。
戰場上還繳獲了一輛大車,車上裝著十餘只大木箱。大奎命人開了箱,一時間珠光寶氣映花了人眼。大奎命人原樣封好,戰場上能救的傷兵盡量救治,並與財寶一併派專人送回了平涼鎮。
楊小虎來到大奎身前,低著頭一臉的委屈。大奎沒有說話,卻是狠狠瞪了一眼楊小虎,接著走向自己的坐騎。全軍稍事整備,大奎即刻下令:元軍主將傲敦在逃,明軍所部五百人一組分路追殺,生擒傲敦者賞銀百兩,並可除去兵役回家種田。
明軍沸騰了,賞銀百兩除去兵役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從今以後可以老婆孩子熱炕頭,再不用受這兵戈之苦。身為大明軍,自當效命沙場。今日不知明日生死,讓眾多明軍將士心中早已麻木,早已忘卻了田園之樂,早已忘卻了骨肉親情。如今有機會可以回家了,三千多明軍將士哪有不高興的?
一場歡喜一場憂,但只要有希望,所有人都不會拒絕這次追殺任務。明軍三千多人爭先恐後的加入到追殺元兵的行列,但大奎只分了四隊負責搜索。每隊五百人,共計兩千人。剩下的一千人回平涼鎮守。
大奎心中自有打算,若是傲敦賊心不死,進山的心愿破滅,除了狼狽逃竄,還有一個地方能去,那就是平涼鎮。
此刻的平涼鎮只有康茂才帶領著二百明軍及三百傷兵駐守在鎮子里,一旦傲敦帶著殘兵殺回平涼鎮,那平涼鎮明軍就將面臨滅頂之災。
大奎不敢再耽擱,當下率領一千明軍快馬加鞭趕回平涼鎮。明軍經過一場大戰,此刻雖是人疲馬乏,但路上不敢有一刻的懈怠。只用了兩個時辰便回到了平涼鎮。
好在平涼鎮安然無恙,明軍大勝軍民自然是歡天喜地。老百姓久受壓迫,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大奎命人去請了濟世堂的歐陽修文出診,這一下歐陽修文有夠忙的了。
明軍這一戰傷亡很大,受傷的將士更是數以千計。歐陽修文藥鋪中的藥材不夠,無奈之下只能尋人進山採藥。大奎一邊張榜安民,一邊整頓軍馬。期間派出快馬趕赴蘭州向元帥徐達報訊。
數日間,明軍搜遍了平涼方圓十里,除了幾小撮元軍敗兵,卻是連傲敦的影子也沒找到。無奈之下,大奎只得收縮兵力屯軍於平涼鎮。
半月後,蘭州來了一封回信。大奎所部精騎營留守平涼鎮,就在平涼鎮建立平涼衛所。(明朝初期,明軍每收復一地,便會在此地建立衛所。一衛五千人馬,設衛指揮使,下轄千戶五人,千戶下轄百戶十人,百戶下轄總旗兩人,總旗下轄小旗五十人,每小旗下轄軍士十人。)不光是平涼,連同會寧、靜寧、皆駐軍設衛,三衛保一州。
擴廓帖木兒已退軍寧夏,其要想進軍中原,蘭州便是第一道屏障。而如今的蘭州,已非從前模樣。李思齊降明,手下七萬漢軍皆改弦易幟歸在徐達帳下。如今的蘭州明軍總兵力已近三十餘萬。
大奎與楊小虎及康有才三人結伴回了蘭州,一路上談笑風生指點江山。三人三騎后是二十名兵士押解的金銀珠寶車輛,這些珠寶送到蘭州,若是都用來買糧食,足夠大軍吃用兩年。可惜的是連年征戰,江北是買不到糧食了。唯有江南富庶之地尚有糧可籌。
路過崆峒山,大奎特意去拜望了歐陽德前輩。
歐陽德得知明軍大勝,自然是老懷甚慰。心中高興,執意挽留大奎等三人留下吃飯。大奎不好拒絕只得與康茂才及楊小虎留了下來。也是因為多日不曾沾酒,得知歐陽德說自家藏有好酒,不僅垂涎三尺。
晚輩覲見長輩,若是一味的謙遜禮貌倒也顯得生分。尤其是大奎,貴為大將軍。若是整日板著臉,自然少了親和力。而對於百姓,大奎一像是不拘俗禮。
天色還早,歐陽德提出要進山狩獵,弄些下酒菜回來,大奎連說同去。歐陽德呵呵笑著道:「大將軍武藝高強,小老兒箭法拙劣,將軍切莫見笑啊。」
大奎打著哈哈道:「前輩切莫過謙,我雖是將軍,但對弓弩之法卻不精通。」
聽到大奎如此說,歐陽德倒是來了興趣:「大將軍不用弓弩如何狩獵?」
大奎臉色一紅,這才道:「我一直是扔石頭,運氣好了也能打到山雞野兔之類的。」
「哈哈哈哈,大將軍果然出手不凡。」歐陽德扶冉笑道:「這箭矢總有用盡之時,但石頭卻是遍地都是。將軍有此妙法,必是暗器行家。老夫欽佩之至。」大奎連連搖手說著客套話,臨行前大奎脫去鎧甲只著軍服,隨身也只是帶了長劍。歐陽德緊身利落,背負長弓箭壺。
兩人聯袂來到門前,歐陽德見到門前不遠處的大車及看守大車的兵士,意味深長道:「今日客人這般多,看來要進深山打些大的獵物才夠,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大奎心知是在考校自己,當下附和道:「前輩提議甚妙,晚輩也做此想。」說著招呼十名兵士,由楊小虎帶隊隨行。
崆峒山峰林聳峙,危崖突兀,其間溝壑縱橫涵洞遍布。既有北國之雄又兼南方之秀。相傳軒轅黃帝曾親臨此山向廣成子求教齊家之法治國之道,故此崆峒山素有『天下道教第一山』的美譽。此時已值初冬,山間古樹雖是銀裝素裹,卻也時常可見林間小獸奔走,處處顯得一派生機景象。
大奎與歐陽德聯袂而行,其間談笑自若,腳下卻均是健步如飛。這山路崎嶇又有荊棘雜草攔路,楊小虎帶著十名兵士跟在二人身後已是頗為吃力。
大奎如此身手,歐陽德並不意外。但歐陽的常年在山間行走,自信腳力非凡。哪成想大奎竟是比他的腳力還要更勝一籌,二人一邊疾走一邊聊天。
「大將軍,此處雖有山雞野兔,但卻皆是小物,你我二人不妨找尋一下,看看左近可有野豬獐鹿之類。」歐陽德笑著詢問。
大奎卻是逗趣的一指眼前一座高峰道:「站得高看得遠,你我二人不妨登山一觀,不知歐陽前輩意下如何?」
歐陽德久居此地,眼前這座山峰叫做翠屏山。尋常人登頂怕是要一天的功夫,即便是自己也要兩個時辰才能上的去,此番大奎如此說,分明就是反激之法。歐陽德雖是年近中旬卻也是血氣方剛,聞言大讚道:「如此甚妙,遲到者罰酒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