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孔宣難留
孔宣此人野心極大,心思又深。
他具備了求得大道的大毅力、大智慧,可以說簡直就是修道人的典範。只是他這樣行事,未免會被人所詬病。
先是生在鳳母一族,按理來說出身高貴,但他為了捅破境界,這父母生養的肉身說不要就不要了,多少也有些不妙。
後來被西方捉去封為護法明王,不過這一回本來就是准提強人所難的買賣,因此他要脫身倒也說得過去。
只是後來他應了元始天尊的使命下凡傳教,他卻在其中耍了貓膩,偷偷混入了一切他認為對自己有利的道義,不論是截教也好,還是妖族也好,但凡有利於他個人的,他全都加了進去。事情完結之後,他更是應和三皇五帝的邀請入了火雲洞,絲毫不管元始天尊的意思。他這一手借雞生蛋雖然玩的漂亮,但無論如何在道義上總歸是理虧的。
按理來說這孔宣到了火雲洞總該消停了吧,但事實上他根本不會就這麼甘心隱居。
人族最大的問題在於天生沒有道種,始終無法成就大羅金仙。
沒有道種難道就不能成功大羅金仙嗎?
按理來說是的。
這是千萬年來無數前人摸索出來的成道規律,而且這些年來也確實沒有人能打破。
但世上總有人相信還有別的可能存在。
首先就是通天教主,他相信大道之下必有轉機,天道公正人人皆有成道之機,因此他廣開門徒不拘泥於先天后天,正是為了印證此理。
這一點也是他與元始天尊的分歧之一,元始天尊始終認為天道早有規矩立下,無道基者不能成道,通天此舉無非是逆天而行。但通天教主卻認為元始天尊事事都假託天道,卻並不能代替天道,憑什麼元始天尊所認識的就是天道的全部,天道浩瀚宏大,即便是聖人之尊,難道就一定認全了它的全貌,敢自稱是天道代言人了嗎?
通天胸懷博大寬廣,因此相信一定另有法門,不必道基也能成道。
如果說這是通天的豪邁氣概導致了他的這個想法,那與之相比,三皇五帝確實不得不為。
人族崛起的希望在他們身上,他們只能也必須為人族尋找到這一條另外的道路,否則的話人族將始終不能在三界之中擁有話語權,因此他們一直在努力開拓道路,廣開人族的大門,容納眾家的教義,以此為借鑒並開創出賢道一脈。只是如今還卡在大羅金仙這一步,始終沒有進展。
而對孔宣而言,他也相信有這麼一條路的存在,這是基於他的野心和謀略所得出來的結論。
他深刻地認識到一個種族得到天道垂青,降下無邊氣運是怎麼樣的一回事,無論是上古種族,還是近古的妖族,無不是高手輩出大羅群聚的盛大場面。
而這人族的氣運,比之前的各個種族都要宏大輝煌,沒有理由出不了大羅金仙,甚至在他看來,出一位聖人都是大有可能。
他的最終目的是成聖,怎麼可能讓自己卡在大羅金仙這一關?
孔宣投胎成人,自然不能再去取回留在孔雀明王肉身上的道種,所以他只能指望三皇五帝這些年能有些突破。
但他進入火雲洞后,立刻就倍感失望,三皇五帝的開拓早已停滯不前,起碼暫時沒有看到任何一點轉機。
孔宣從失望漸漸變成懷疑,從懷疑漸漸走向自主。
他從來就不是一個喜歡依賴別人的人,既然三皇五帝沒有成果,那他就自己來摸索新的道路。
於是他再一次選擇了離開,重新降臨在人世間,再一次希望通過把持人間的氣運來尋找合適的道路。
秦滅六國之後,百家思想遭到了極大的破壞,漢初時黃老之道盛行天下,儒家儒法墨三家全都失去了把持國政的崇高地位。
墨家選擇退隱,法儒漸漸有了交匯的跡象,在無人主導的情況下兩家的思想開始有了部分交集,形成了外儒內法的全新體系。
法家的先賢並沒有太大的意見,他們的思想已經得到了部分認可和運用。尤其是「勢、術、法」三策,早已被歷代帝王視作珍寶。
孔宣見儒家式微,立刻再傳教義,順便將當初劉衽化身孟軻之時扭轉的部分教義也做了曲解。此時正是百家古籍失散,傳承斷絕的時候,他只要稍作更改就能瞞天過海,因此後來的儒家這才變了味。
但不得不說孔宣的作為還是極為有效的,儒家再興,開創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大格局,從此人間的王朝就與儒家的命運牢牢地綁在了一起。
人間的儒生遍地都是,儒家儼然已經成了人間的一大勢力。要想糾合人間力量,劉衽是繞不開要和孔宣打交道的。
「敖烈,元帥呢?」
劉衽忽然想起這麼不見了這天蓬元帥。
「老師,元帥他說這一趟他有了些感悟,所以就先告辭回去閉關修鍊了,日後老師要是有何要事,可以去福陵山雲棧洞找他。」
劉衽恍然,恐怕是這天蓬不願跟他上天來,到天庭這傷心地走一圈吧。而且他現在也算是戴罪之身,紫薇大帝看在劉衽的面子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過他一馬,但不代表他就能大搖大擺地再次上天,這些道理天蓬還是懂得的。
只是劉衽沒想到,兜兜轉轉一整圈,天蓬還是回了那雲棧洞,難道真是天命難改?日後若是觀音菩薩前去勸說,他不知道還會不會動心,依然走上西天取經的道路。
「元帥既然有所感悟,那就隨他去吧。敖烈,你跟為師下界一趟,前去找那孔宣一敘。」
「是。」
敖烈早就想走了,他也是天庭欽犯,要不是有劉衽和金靈聖母的名頭壓著,他早就被抓入天牢從重處罰。其實他大可不必擔心,但畢竟曾經吃過大褲頭,他又還是小孩子心性,難免還是有些不安。
劉衽帶著敖烈從容下界,去找那孔宣問話。孔宣倒也沒有可以去隱蔽身形,依然在他那尼山之上的幻境中隱居,時刻注視著天下時局的變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