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季漢再起> 第二百零二章 封官許願 整頓部曲

第二百零二章 封官許願 整頓部曲

  原不想暴露身份的劉石考慮再三,決定表露身份,以安這些人的心。特別是其中三個校尉與趙雲相熟,更不好隱瞞,以免人心動蕩,不知將來前途如何?

  劉石表明身份,不過嚴令任何人不得透露出去,違者夷三族。四個校尉、一個副校尉,還有原將軍府長史、主薄等幾人,一下子驚呆了。既喜又疑,聽到公孫續的身份時,又不安起來,甚至連王松的死因也懷疑起來。


  劉石掃了眾人一眼,緩緩地道:「各位不須懷疑,我雖答應續侄兒前來為公孫兄長報仇,本想明刺,宣布其罪之後,逼迫王松自裁,不想陰差陽錯,李年心懷不軌,導致多人死傷。好在處理及時,沒有造成兵災,這也是百姓之福,雍奴城之幸。此事就此已了,你們各人不必擔心追罪,這點續兒也是清楚的。至於承諾加薪,說話算話!」


  說到這裡,劉石看了一下幾位,見眾人都鬆了一口氣,臉色也舒緩下來,心中略定。


  接著道:「既然我雍州插手這裡,必然會給大家一個光明的前途,這裡立功與雍州方面一樣,按功獎勵。當然,這裡也將接受驃騎將軍府統轄。明面上,子龍將軍職事這裡的副將之職,實際上他擔任著幽州方面都督之職,興霸為副都督、孝直為軍師從事。這裡的民事由子棄總管,錢糧由子和統管,以後幽州方面將由他們五人負責。」


  見到原將軍府的長史張楠、主薄鄒明臉色暗下來,又道:「至於張長史,鄒主薄,將另有任用,可根據二位的意願是留在此地,還是去雍州任職。不管去那裡,一個縣令的職位都給兩位留著的。我們在這裡不可能只守住這三縣之地,嗯!是四縣之地,必將有更多的縣納入幽州都督府管轄。這一點大家放心,但事情得慢點來,先積蓄實力,再逐步發展!」


  頓了一頓,提高音調道:「而且,你們的官職絕不僅是縣令、校尉。將來,將軍、太守都是可能的!」


  話音一落,那些校尉的臉上興奮起來,倒是張楠、鄒明的臉上似乎一種早知道的神色。


  之所以說是四縣而非三縣,原來這潞縣,本是王松官轄,只是袁紹只允許王松食三縣錢糧養兵,這潞縣的錢糧捐稅必須上交給幽州刺史府,也就是袁熙。


  而漁陽鮮於輔也不希望王松在潞縣駐兵,更不希望將潞縣划入廣陽。不過,這王松也有一套,將潞縣主薄換上自己人,每年多多少少都能為王松提供一部份,這也讓王松心裡舒服一點。


  經過商議,以後這將軍府改為雍奴府,劉放為雍奴府建勇將軍,取代王松的建勇將軍之職,其他職事按劉石宣布的不變動。宋雄部調安次,原安次校尉周熊部不動,而由王松之子統帶的那一營調雍奴,校尉由程銀擔任,副校尉調任甘寧的副手,負責海陸商貿事務。


  軍隊校尉以下必須經過整頓,保持戰力,不稱職者,由軍中比武擇健勇委任,不足數者另招壯勇,由各營自行處理,雍奴府監督。


  為了安頓被調整下來的軍侯、隊率等官吏的生活,不至被逼反。劉石還宣布所有因不稱職而調整下來的軍侯,賜金二十兩,田地五十畝;屯長賜金十兩,田地三十畝。隊率賜金五金、田地十畝,隊率以下所有軍卒,屯田三年。三年之後各賜田地五畝,有家在此,願歸家者賜錢一萬。


  這些措施可是昨晚劉石、法正、劉放等幾人商定的,此時劉石一公布,原本因要調整軍侯等職事的校尉們也都鬆了一口氣。


  雍奴府的變動,劉石擔心烏恆、劉和、袁熙乘機找事。


  議事後的第二天,劉石就帶著張楠、趙雲、史渙及幾十名隨從前去泉州軍營。程銀隨宋雄部及那名副校尉去安次進行交接換營。


  泉州城南側軍營,巨大的廣場上有座門,在門的兩側,各有一幅聯語:其中上聯:熱血軍營是健勇露兩手;下聯是:光宗耀祖想做官憑武藝;

  比賽的內容分為箭術、騎術、力量、挑戰。其中挑戰不得傷人至殘、至死。每個營自行挑戰,先從伍長開始,每人可接五人的挑戰,勝者接戰,直到無人挑戰者為勝。伍長勝者可挑戰什長,什長勝者才能挑戰隊率,以此往上推,只有具備軍侯資格才能挑戰校尉職事。


  經過激烈的角逐,劉石從帶去的幾十名隨從中,放出了十五人參與,這十五人中,其中兩人奪得了軍侯、十三名奪到了屯長之職。至於校尉,劉石沒有讓他們參與。


  而在軍侯爭奪戰中,出現了十幾人讓他注意,其中還有三名烏恆人,一名鮮卑人。


  這些烏恆人、鮮卑人都是公孫瓚徵調的烏恆、鮮卑壯勇。


  不過可惜的是,這四人勇雖勇卻一字不識,劉石也是無可奈何。最後三營校尉兩個由原軍侯奪得,另一個校尉之職則出人意料,被以前的一名屯長奪取。


  這名屯長年約三十,名叫嚴虎,據說曾是公孫瓚的親隨,騎術、箭術、槍術甚至兵法都曾得到過公孫瓚的指點,單經被公孫瓚指點為并州刺史時,此人調到單經部任隊率,隨單經部駐并州。


  後來單經被匈奴趕跑了,部曲被打散,嚴虎又被調到漁陽王松部任隊率,因不是王松的嫡系一直沒有提升。


  三營三千人,經過整頓,只剩二千四百人,這還是劉石放鬆了一下要求。原本只要五名軍侯就夠了,劉石考慮了一下,仍然保留了六個軍侯職位,而有能力竟爭軍侯之位者多達十八人,如此一來,還有十二人要淘汰。


  正當大家惴惴不安不時,劉石道:「既然你們都可稱得上勇士,我也不會讓你們無用武之地。軍侯只需六人,這是不能更改的。但剩餘的十二人,我將全部收為親隨,待遇與軍侯相等,只要你們努力上進,對我忠心,軍侯只是起點,未來就是將軍也是可能的!」


  話音剛落,這十幾人眼裡又都充滿希望,一齊望向劉石。


  經過兩天的比武角逐,大家也都明白,雖然不知此人是何職位,但連雍奴府副將都對其言聽計從,想來官職也不低。又見其身邊隨意出來十幾人,就有兩人奪得軍侯之職,而且其他人好似還未儘力。這怎不讓他們心驚,作為軍人,最尊敬的就是勇武,手下隨從都如此,主人能差嗎?

  那三名烏恆人,因其無名,或者是劉石嫌其名字太難記,兩名按其部落之名,賜名姓宇文名虎,宇文名山,另一個極為壯碩,憨直,劉石心中喜愛,賜名劉姓,名震,字忠直,而那名鮮卑勇士,則取名姓呼延名勇,又挑了五十名因挑戰隊率惜敗的年輕壯勇為隨護。此次三營比武才算落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