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季漢再起> 第一百八十章 兄險弟憂 公孫求援

第一百八十章 兄險弟憂 公孫求援

  劉石望著他們兩人道:「難道是想用剛下山的張百騎余部前去援助?」


  荀攸笑道:「正是如此,只是不知主公是否有以前在黃巾軍中做過領軍,現在又不出名的將領?」


  劉石笑道:「你不說,我差點忘記了。記得前幾年從北海收管亥時,當時管亥手下還有兩將,名叫司馬俱、趙合。這兩人自到了之後,一直放在劉豹手下,嗯!此劉豹是我以前收的一個家奴,這兩人跟隨在劉豹身邊,就再也沒征戰過。這兩人武藝不是很高,也算尚可。」


  荀攸拍掌笑道:「如此就好,主公可速調其秘密來長安,讓其領著幾百名陷陣之士,與張百騎的那名手下一起,領著張百騎留下的幾千黃巾余部前去支援睦固,只要守住野王以西、黃河以北就可以了。主公再提供充足的糧食、守城之物。曹軍必不能攻下。


  而留下的這塊地方,足夠我軍南擊河南、東窺冀州,袁紹還無可奈何,只能忌恨曹操。」


  劉石目光一定,一掌拍在案几上道:「好!兵貴神速,此事就由文和來辦理。南陽方面我會加急將這兩人調來交給文和,至於陷陣營軍士,需要多少,文和就與劉衛商議吧!」


  事情得到解決,劉石暗想:「這曹操雖用奸計挾持天子到許縣,要想憑武力征服,也得給你添點亂,讓你知道,有些事並非僅憑武力就能征服。」


  轉念一想到,大哥也被曹操借征呂布之機,帶去許縣,心裡不禁有些擔心,長嘆一聲:「唉!」


  賈詡眼光一閃,清聲道:「玄德公的安危將軍不必擔心!這曹操雖然奸詐、狠毒,但也是有大志向之人!這種人一定會愛惜自己的羽毛,不會做毀名之事。玄德公既是被曹操請進許縣,又表奏天子,賜以左將軍之職,只要不犯事,曹操必不敢加害於他!何況只要主公強大,就更令曹操忌憚了。再說以玄德公之能,也許不要多長時間,就能名正言順地逃離許都。」


  劉石眼一亮:「真的!」


  荀攸點點頭道:「極有可能。這曹操雖說是把持朝政,並不能一手完全摭天,朝中還有不少大臣並不完全聽從曹操之言。因此,只要曹操一時不察,就會被大公子得到機會,在這些人的表奏附議之下,有時,曹操也會無可奈何,不得不從!」


  劉石鬆了一口氣道:「這樣就好。不然,我都不知怎樣將此消息告知父親。」


  這事剛剛處理好,又有一人傳來急信。此人是并州都督趙雲,信中說:「公孫贊之子公孫續前來求救,父親公孫將軍危在旦夕,袁紹與劉虞之子劉和,聯軍十多萬人攻打易京,眼見不保,特來求助。公孫續也要求隨送信之人去到長安,因將軍與公孫將軍有舊,雲不敢阻攔。」


  劉石將信遞給眾人一看,隨後言道:「這公孫將軍,我與兄長相識於二十多年前,當時我還年幼,聽從父命,與兄長一起前來洛陽師從盧師。當時公孫將軍也從遼西趕來求學。


  公孫將軍是大族,但與我兄長極為相投,被我兄長稱之為兄長,並讓我也以兄長事之。後來,公孫將軍因功職任涿縣令,招我兄長為吏史,多有照顧。只是後來我遠走青州,就再也沒有與公孫將軍相見了。


  倒是兄長曾得到公孫將軍的推薦,做到平原相,因曹操借父死屠殺徐州,徐州牧派人向兄長求助。兄長去后,因徐州牧苦留,方才留在徐州。轉眼竟有二十多年了!」


  荀攸徵詢地問道:「主公是想去救?」


  劉石道:「公孫將軍本人極為重義,至少對於我與兄長是如此。公孫將軍又是個極為高傲的人,現在公孫將軍求救到此,真是到了危急之時了。既然向我求救,也是對我的極為信任,不救於情不通!」


  李儒皺皺眉頭道:「這公孫將軍自冤殺了幽州牧劉虞之後,就失去了民心。后又與袁紹之戰而敗退,從此消失了志向,聽從方士之言,擇易京而居。妄言!所備糧草足夠吃食二十餘年,並築高牆自守,遠離部下,造成部卒分崩離析,人心散渙,才有今日之禍。這救必然要與袁紹、劉和等發生衝突,人少了不行。人多了糧草供應困難,須好好籌劃。」


  荀攸道:「還有,這易京與我并州並不相連,須經過劉和、張燕所佔之地,才能到達。而這也會引起他們的擔心,甚至會拒絕入境。」


  李儒道:「這劉和肯定是不會讓主公率軍入境的,必然會調大軍阻塞。」


  劉石沉默不語。


  賈詡陰陰地一句道:「何不先喚公孫續前來了解具體情況再做決定?」


  劉石點頭同意。


  不久公孫續走了進來,一聽介紹當面就是劉石,立刻跪下道:「家父勢危,命我前去平難中郎將張燕處求救,並說如救不了他,就讓我逃到叔父這裡來。


  家父說『叔父雖然幾十年未見,但對故人之子,必定會收留的。我想張中郎部曲雖眾,但戰力不強,只有叔父出兵才救得家父。因此,同張中郎將商議后,由張中郎將先行出兵,救援家父,讓我到叔父這裡來再求救兵,如此方保無虞。」


  劉石一聽,知道這公孫贊雖與自己幾十年不見,心中仍是相信的。可是又不能當面應允,不動聲色請公孫續起來說話,說:「我們正在商議救援之事,請你將具體情細說一遍。」


  公孫續以為劉石在推託,大驚,再拜道:「來時家父曾說,家父雖與劉家兄弟沒有結拜,但在心裡一直是以兄弟事之。相信他們兩人也會如此。你去之後就以叔父稱呼,他們必然不會怪罪。如果因此而引起他的不快,只能說是家父看錯了人。但家父相信,劉家兄弟絕不是這樣的人,讓我在家父不在時前去投奔。此次是我自作主張先來求救,還請叔父相助!」說罷不停地叩拜,一絲血跡自額頭溢出。


  劉石嘆了口氣道:「賢侄還請快起,公孫兄長識我兄弟於窮困之時,不避身份,折節與我等相交,並以兄弟稱之。我等豈時負義之人?只是這救還須問清楚才知如何去救!賢侄起來慢說,我們知道詳情之後,才好商議如何出兵!」


  公孫續一聽,這才鬆了一口氣,將公孫贊目前的情況,及張燕救援的情況一一細說,並說張燕已通知,各守山各部,如遇將軍部曲一定讓開大路。」


  劉石聽了,這才點點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