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輕取宛城 再得雙城
李儒、蘇雙,還有一位青年騎馬同行,後面跟著十幾個家丁,還有十幾輛馬車。
劉石雖貴為侯爺、安南將軍、太守於一身,卻並沒有尊貴身份的覺悟。
劉石看到李儒等回府站在階前相迎。
蘇雙向皇甫酈介紹:這就是侯爺。」
皇甫酈、劉石兩人相互施禮。
蘇雙又請蔡琰見過劉石。
蔡琰在兩個隨身婢女的挽扶下,款款地走下馬車,劉石抬眼一看,只見蔡琰身材高佻,膚白眉淡,兩眼含憂,讓人忍不住想要憐惜。
劉石不好色,卻也忍不住心頭一動。
雙方相互行禮,劉石道:」你父!蔡侍中海內名家,與我師康成先生、義真先生及子干先生,交情深厚,我欲稱你為師妹,不知是否唐突。」
蔡琰輕施一禮道:「妾身不祥之人,能得侯爺抬舉,自當從命。」
劉石道:「如此我並叫你蔡師妹,也讓家中僕人有個稱呼。」
停了下,掃了大家一眼,道:「走,我們且去廳中說話。」說完帶頭走了進去。
劉石與蔡琰在廳上說了一會兒話,對她的父親的不幸表示哀悼。因劉石此去南陽有許多風險,建議讓蔡琰先在侯府暫住,待南陽及關中穩定之後,再送她回鄉。
針得她的同意,蔡琰搬去侯府別院居住,安排了幾個粗使的婢女照顧。
臨行前,蔡琰指著十幾馬車的書藉對劉石說:「此是家父留下的典藉,雖然知道侯爺精通商貿,卻也是熟讀文章,希望侯爺能用得上。」
劉石一聽大汗,偷偷地用手輕拭額上的汗跡,回道:「如此重禮,石如何敢收,這些全是蔡大家的一生鮮血,我劉石如何敢奪。」
蔡琰聲似酈鳥輕鳴,款款地道:「先在洛陽時,先家父已將其中部份送與朝中好友,只這些,如侯爺不用,也可送人,也可丟棄。」
劉石見此,忙道:「既然師妹如此,且暫放此處,待石有能力時,以此書藉為基石,開設一座書院,取名「伯喈書院」不師妹可滿意?」
蔡琰道:「隨侯爺安排就是了。」隨後上車去別院居住。
原來這蔡琰在幾年前曾尊父命嫁給河內衛家。不料剛過門幾月,丈夫就病亡了。蔡琰忍受不了夫家婆婆的責罵,向父親申訴。蔡邕雖然是海內大家,又正值董桌專權,對蔡邕極為尊重,也不能忍受衛家隱瞞衛公子重病不治的實情,一怒之下將蔡琰接回娘家。只是隨後,蔡邕被王允殺死,留下孤苦無依的蔡琰。好在有皇甫嵩照顧,隨後王允也被殺,李催當朝。皇甫嵩因受王允的排擠,反而受到李催的重用。不過皇甫嵩對李催的為人還是了解的。知道他們當政,朝庭絕不會安定下來。自己年事已高,恐難已完成蔡邕的託付。聽到劉石謀得南陽太守之職,料想以劉石的能力,在這亂世之中自保是不成問題的。只是這蔡琰是已嫁之人,又是剛死了丈夫,不好為劉石作媒。只能以照顧的名義託付給劉石。再加上蔡琰也對長安感到懼怕,早想離開,只是於今整個大漢朝沒有一處安全的地方。
劉石送走蔡琰,回頭同皇甫酈道:「你叔父皇甫大人是我恩師,你稱我為師弟如何。」
皇甫酈道:「侯爺如此說,當令酈不敢在此。」
劉石沉呤一下說:「如此你可有表字,以後呼你表字,如何?」
皇甫酈道:「叔父為我取表字『堅勇』。」
劉石道:「如此以後就稱你「堅勇」了。你來之前,我曾向你叔父薦你做商雒縣,縣令一職,不知你是否願意?我知你文武全才,當不負我希望。」
皇甫酈道:「謝侯爺信任,我當竭盡全力。」
劉石道:「如此甚好,商雒縣我經營多年,又是連結長安至南陽的要道,務求謹慎,我將另派一人任商雒縣縣尉,暫時輔助你一段時間,以後再另行安排。」
皇甫酈說:「一切聽從侯爺安排。」
隨後,劉石又向蘇雙、李儒問了一下去長安的情況,商議如何順利的接收南陽。
李儒道:「我等要同時間賽跑,在袁術及劉表動作之前接收南陽最好,不然又要多費一番功夫。」
彭脫道:「只是我等的軍隊太少,恐怕無法與劉表及袁術抗衡。」
劉石道:「我接到子和的消息后已有所安排,史渙已去南陽。劉豹已帶一隊精銳前出武關,相機潛入宛城。我等到時會見機尋事。典韋也在商雒聚兵,侯府已徵招了近千人了。此次我們可以帶走一千,讓這一千接手商雒防守。留下八百人防守侯府,並繼續招兵補充。另此次去南陽,情勢較複雜,文優將擔任南陽府長史,劉真為安南將軍府長史。這樣南陽府的大部份事情就要麻煩文優了。」
李儒拱手道:「願為主公儘力。」
接著劉石又道:「如果沒有其它需要注意的,事不遲疑,我們今晚就走。」
劉石趕回商雒時,大部隊已分批提前二天輕裝出發。此時商雒縣只有高順、劉衛、劉智三人在,連縣丞李斯也去了南陽。
原來,信中劉石讓李斯任南陽太守府主薄之職,由劉智任商雒縣丞。把個李斯高興壞了。急急忙忙交接完后就隨大隊出發了。劉石同皇甫酈交代一下,讓劉衛迅速去接收彭脫所帶的一千新兵,加緊訓練,駐守商雒,帶著高順等一班護衛趕去武關。
剛到武關立即召集典韋、曹性、高順、閻柔、劉風等人商議,任命典韋、曹性、高順、劉風、彭脫、史渙、劉豹為校尉,閻柔為騎軍都尉。令典韋、曹性、劉風、高順、閻柔、劉豹即刻出發,佔領宛城后,如果順利,則兵分四路:典韋、曹性出魯陽,劉風、閻柔出葉縣,高順、劉豹出新野,李儒座鎮宛城。安排妥當,劉石、典韋等率一萬輕裝步卒、五百輕騎即刻出發,劉真待後續步卒趕到后隨後趕上。
袁術在南陽留下的兵力不足兩萬,且大都是老弱殘兵,其中留在宛城的兵力約有五千,魯陽、葉縣各三千,新野有兵八千。
商雒與南陽自袁術佔領不成后,就再也沒有衝突。
袁術與曹操一仗后敗退到九江,然後殺死揚州刺史陳溫,自任揚州刺史。
劉石被任命為南陽太守的消息並沒有在南陽各地傳開。
只是這幾天,新野附近的鄉民陸續被遷往襄陽,說是袁術敗后,要來加徵稅賦。讓本已稀少的人口更少了。
劉豹在宛城乘黑夜打開城門,劉石出示了皇上的詔令,宛城的軍兵也沒什麼反抗,只有袁術留下的幾個親信試圖逃跑被典韋擊斃。只是進駐太順利了,等不及後續軍卒。
於是,劉石不得不讓劉豹帶一千人協助李儒守宛城。連夜將原宛城兵經過審查,小部分被暫控,將大部份人集中在一起看守。分出極少部分壯勇,分為三部,隨著典韋等直撲魯陽、葉縣、新野。
劉石自己只帶五百陷陣營士卒往來接應。
魯陽、葉縣接收較為順利,只是新野的守軍緊閉城門,任高順如何叫喊都不與理睬。
高順只得去信給劉石,將軍隊離城十里駐紮,等待劉石的消息。
原來,這魯陽、葉縣自袁術敗退九江后。這些守城軍兵的糧草漸漸斷絕,又不敢放棄,只得搶奪城中居民的糧食,搞得天怒人怨,無人守城。
典韋帶人走進城門時,這些守城兵才發現,想要去報告時,已是遲了。
典韋、曹性等去兵營時,這些人倒也乾脆,直接扔下兵器。有的連兵器也沒有拿。爬在地上不動。
葉縣也是差不多,閻柔帶五百輕騎率先衝進葉縣,控制了兵營。待劉風帶領大隊人馬衝進縣城時,戰鬥基本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