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貂蟬幽會 呂布偷情
過了幾天,王允在朝堂之上看見董卓,趁呂布不在身側,伏地而拜道:「允欲屈太師車騎,到草舍赴宴。並請鑒賞我家傳之玉麒麟,不知太師意下如何?」
董卓笑道:「司徒相招,一定赴宴。」
王允拜謝回家,準備山珍海味,在前廳正中設座,錦繡鋪地,內外各置幃幔。
次日中午,董卓來到。
王允身著朝服出迎,再拜行禮。
董卓下車,左右持戟甲士,簇擁入堂,分列兩傍。王允在堂下再次見禮。董卓叫人扶起,坐在身側。
王允恭聲道:「太師盛德巍巍,伊、周不能相比。」
董卓大喜。進酒作樂,王允極盡恭敬。
飲至下午近晚,酒酣耳熱,王允請董卓去後堂。
董卓叱退武士。
王允取出一精美裝飾錦盒,輕輕打開,錦盒裡面呈現一隻玉麒麟。
只見這玉麒麟晶瑩剔透,形態逼真,栩栩如生。
王允道:「據祖上所說,此玉與和氏玉相伴而生。和氏玉被製為玉璽,這一塊差了少許,就雕做一隻麒麟。作祥瑞鎮寶之用,知到的人極少。後來秦末大亂,此物與玉璽分開,為家祖所得。」
董桌一聽大驚,「如此貴重之物,司徒怎地拿出與我欣賞,不怕污了此物。再說被其它人得知,恐對司徒不利。」
王允恭敬道:「允得太師提撥,看顧,無以為報。如太師能看上此物,就送與太師。還請太師允許。允自幼頗習天文,夜觀天象,漢家氣數已盡。太師功德振於天下,如同舜之受堯,禹之繼舜,正合天心人意。此祥瑞之物,正合太師收用。」
董卓作色道:「怎敢存此想法!」
王允道:「自古『有道伐無道,無德讓有德』,天地之理,怎能謙讓?」
董卓笑道:「如果天命歸我,司徒當為元勛。」
王允起身拜謝。堂中點上畫燭,止留女使進酒供食。
王允說道:「教坊之樂,不足供奉,我有家伎,勉強可入太師之眼。」
董卓笑道:「聽人說,司徒家有一歌伎,名貂蟬,舞姿優美,音似黃鸝,可否一見。」
王允恭聲道:「太師相請,怎敢不允。」
王允命傳貂蟬,教放下簾幔,笙簧繚繞,貂蟬領舞於簾外。只見貂蟬身披白紗,輕盈縵妙,似神女臨凡。聲音柔美,如黃鸝輕鳴,眼似流波,如雷電奪魄。
董桌本是一武夫,好色成性,宮中美女,甚至是先皇的妃子,都曾被其任意蹂躪,在其膝下輾轉求歡。只因諾了眾怒這才收斂,改收一些美麗少女在府中作樂。今見貂蟬,頓感以往所見都如村婦。此時心搖神悸,如何把持得住。
一曲舞畢,王允喚貂蟬為董桌敬酒,董桌是酒到杯乾,一會兒就醉意朦朧,更覺此女是仙子下凡。
董桌迷醉著雙眼,斜望著問王允:「此女何人?」
王允回道「此女就是貂蟬。」
董桌問道:「此女甚得我意,可否將此女送我府中?」
王允道:「此女能侍俸太師,是此女的福氣。」
王允即刻命備氈車,先將貂蟬送到相府。董卓也起身告辭。
王允親送董卓直到相府門前,然後辭回。
不到半路,只見兩行紅燈照道,呂布騎馬執戟而來,正與王允撞見。
呂布勒住馬,厲聲問道:「司徒既將貂蟬許配給我,現又送與太師,難道我是好欺的嗎?」
王允急忙道:「此處非說話處,請到草舍再談。」
呂布怒氣沖沖隨王允到府,下馬進入後堂。
王允讓擺上酒席,請呂布入席。
王允嘆道:「將軍何故怪老夫?」
呂布怒道:「有人向我報告,說司徒用氈車送貂蟬入相府,難道是假的嗎?」
王允驚道:「將軍原來不知?我因太師對我提撥,想將一隻玉麒麟送給太師。又怕太師看不上,就請太師去府中鑒賞,隨後飲酒聽歌賞舞。不知太師從何處得知我家貂蟬,便要蟬兒為其歌舞。我有心不允,又懼太師威嚴,只得同意。誰知太師一見蟬兒,就要帶走。我說此女已許給溫侯,太師只是不允,說呂布只是我府中家將,如何與我相爭。你另選一人送他就是。老夫不敢相阻。只可憐小女一介弱女子,如何經得起太師蹂躪,也是小女命薄。本待嫁給將軍,隨將軍享福。誰知-——也是怪我無能才至如此。」說罷,淚流滿面。
呂布一見,更是心如刀絞。反而勸道:「司徒少罪,呂布錯怪了。」
王允嘆道:「還得將軍見諒才是,只是我女無福,可憐蟬兒。現在不知怎樣了!人常說: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只是太師威重,何人敢違。將軍常在相府,還望多看顧才是。」
呂布心煩意亂,心裡掛著貂蟬,胡亂地飲了幾杯就走了。
次日,呂布在相府中打聽貂蟬的消息,沒有聽到任何音信。走入中堂,詢問董桌侍妾。
侍妾回道:「昨夜太師與新人共寢,至今未起。」
呂布心中大怒,潛入董卓後房窺探。貂蟬剛好起床正在窗下梳頭,忽然見到窗外池中照一人影,身材高大,頭戴束髮冠。偷眼一看,正是呂布。貂蟬故蹙雙眉,作憂愁不樂之狀,又以香羅頻拭眼角。
呂布偷窺了一會兒才,見貂蟬正在試淚,心如刀絞。又擔心被董桌發現,只得忍住緩緩退出。過了一陣,才又進去。
董卓坐在中堂,看見呂布進來,隨意問道:「外面有事嗎?」
呂布無心地回道:「無事。」然後侍立在董卓身側。
董卓吃著飯,抬眼見呂布心不在焉,常偷眼觀望內室,董卓見呂布如此光景,心中疑忌,道:「奉先無事且先退下,有事再喚。」
呂布怏怏而出。
董卓自從收取貂蟬后,為貂蟬所迷,月余不出來理事。
一次,董卓偶染風寒,貂蟬衣不解帶,曲意逢迎,細心照顧。董卓心內更是喜愛。呂布入內問安,正值董卓熟睡。貂蟬在床后探出半身看著呂布,以手指心,又以手指董卓,揮淚不止。呂布心碎。
董卓朦朧雙目,見呂布注視床后,目不轉睛。回身一看,見貂蟬站在床后。
董卓大怒:「你敢戲我愛姬!從今以後不許進入內堂!」喚左右將呂布逐出。
呂布羞怒交加,含恨而出,心中更是思念貂蟬。
董卓病癒,入朝議事。呂布執戟相隨,見董卓與獻帝談論朝政,乘機抽空提戟走出內門,上馬朝相府而去。來到府前,將馬系在府前駐馬樁上,提戟走入後堂,尋見貂蟬。
貂蟬假裝驚喜道:「你可去後園鳳儀亭邊等我。」
呂布提戟而出,站在亭下曲欄之傍。良久,才看見貂蟬頭帶珠峨,身著綾羅,飄飄而來,如仙子臨凡,一見呂布就撲到懷中。哭泣著對呂布說:「我雖非王司徒親女,然待我如己出,從不輕看。自見將軍,許侍箕帚,妾身已覺生平願足。誰想太師起不良之心,將妾身淫污。妾身恨不能即死。只因未與將軍一別,才忍辱偷生。如今幸得相見,妾身願望已滿!此身已污,不能再服侍英雄了。願死在你的面前,以表明妾身之志!」說完,手攀曲欄,望荷花池便跳。
呂布慌忙抱住。悲泣道:「我知道你的心思!只恨不能長相斯守!」
貂蟬用手抓住呂佈道:「妾身今生不能與君為妻,願相期於來世。」
呂布泣道:「我今生不能以你為妻,非英雄!」
貂蟬泣道:「妾身度日如年,願君憐惜早日相救。」
呂布泣道:「我如今偷空而來,恐老賊懷疑,必須速回。」說著就想離開。
貂蟬牽著呂布的衣服道:「君若如此懼怕老賊,妾身再無見天日之日了!」說完悲泣不止。
呂布站住道:「容我徐圖良策。」說完,再次想提戟離去。
貂蟬眼淚婆娑,聲音抽泣道:「妾身在深閨時,聽到將軍之名,如雷灌耳。以為是當世第一人。誰想今日反受他人之制!」說罷,淚下如雨。
呂布羞慚滿面,放下畫戟,回身摟抱貂蟬,好言安慰。兩個偎偎倚倚,不忍相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