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季漢再起> 第八十二章 袁紹寄信 荊州出兵

第八十二章 袁紹寄信 荊州出兵

  公孫瓚帶著劉備、關羽、張飛離開盟軍,返回幽州,行至半路,公孫瓚對劉備說:「董桌敗壞朝綱,十七路義軍反董,經此一戰,各州郡恐再難以服從朝庭管轄,各州自行其是,相互之間的爭戰將不遠了,你這一小小的縣令不如辭了同我回幽州,仍做一別部司馬過得快活,不知你認為如何?」


  劉備道:「我也認為如此,遵從兄長意見。唉,難道大漢江山就此完了嗎?」


  公孫瓚道:「大漢江山經此四百餘年,世家權勢越來越大。黃巾之亂已動搖國本,朝中清流與宦官各自為陣,互不相讓。董桌以一介武人介入朝庭,獨霸朝政,耀武揚威。世家弟子紛紛各回故鄉,或佔一郡或佔一州組建兵勇。如此一來,為擴大地盤,難免相互爭戰。亂世已不可避免,看來我們也須早作準備。」


  劉備不語。過了一會兒,劉備又說道:「我且先回縣略作安排,再來追隨兄長。」


  公孫瓚道:「你去吧!早點回去,我等你一起大幹一場。」


  劉備辭別公孫瓚一路急行,剛進平原縣,劉備見許多百姓攜帶隨身之物,行色匆匆,好似很慌張。劉備拉一人問道:「你們如此匆忙,好似逃難也似的,是何道理?」


  正在行走的百姓一見有人攔住自己,一下子緊張起來,不知所措,其他人正欲逃走。這時一個親衛上前說道:「你等還不行禮,剛才問你等話的是本縣縣令劉大人!」


  被攔住的百姓聽說是劉大人,心下略安,隨即行禮道:「聽說劉大人參與義軍會盟去了,如今平原縣被一夥黃巾余賊佔領。」


  劉備大吃一驚,忙問原因。這位百姓道:「前幾天來了幾千黃巾余賊,攻打平原縣,簡大人守不住,只得棄了奔走進了山中。具體的情況我也不知。」


  劉備知道再問也無用,臉色沉重。張飛一聽大怒道:「這些大膽毛賊,競敢搶我大哥的縣令,看我去殺了他們。」說罷就欲前往。


  劉備一把拉著:「你我如今只有百餘人,也不知簡雍等如何,不可莽撞。」


  張飛道:「如此就算了不成?」


  劉備道:「又能如何?再說我等本來就準備棄了平原,返回幽州,這樣也好,不然徒增殺戮。」


  正說著,一名親衛上前稟道:「前面好似簡大人來了。」


  劉備等抬頭一看,果然是簡雍、張逸帶著十幾人奔來。看到劉備,簡雍大聲地說:」玄德,你去參加會盟,縣城卻讓我給搞丟了,為之奈何!」


  劉備見簡雍如此,微微一笑,道:「不必難過,丟了也就丟了,本待我們就要棄了縣令回幽州去,如今這樣也好。」


  簡雍一怔道:「這是為何?」劉備就將參加會盟的情況及公孫瓚的建議簡略地說了一遍。


  簡雍這才長吁了一口氣:「如此也好,我還擔心丟了住的地方又要被黑炭頭咒罵。」


  張飛眼一瞪,簡雍脖子一縮,退到旁邊。


  劉備又問了一些細節,簡雍道:「前幾天,不知從何去湧來幾千黃巾,自己人少守不住,只得棄城逃往山中,又派人日夜在路口守侯,擔心你等回來不知詳情,誤入縣城,遭了毒害。」


  劉備又問:「帶出來有多少人?」


  簡雍道:「約五六百人左右。」


  劉備吩咐帶路,見了眾人,問是否願意跟隨前往幽州,除少部分外大多願往。劉備收拾了下,帶著簡雍、張逸前往公孫瓚處任別部司馬。


  再說那孫堅要返回長沙,必須經過襄陽,這襄陽正是荊州刺史的駐地。


  現任荊州刺史劉表,字景升,山陽高平人,漢室宗親;幼喜交朋結友,常與七人為伍,號「八俊」。這七人就是——汝南陳翔,字仲麟;同郡范滂,字孟博;魯國孔昱,字世元;渤海范康,字仲真;山陽檀敖,字文友;同郡張儉,字元節;南陽岑桎,字公孝。靈帝時因黨人常結黨營私,評擊朝政。抵毀他人,遭靈帝禁錮,並對有名之人大加捕殺,劉表等八人也名列其上。劉表因有人通報,逃往他鄉。


  後來,黃巾之亂,再次開放黨禁,劉表被何進召為大將軍掾吏。


  孫堅自長沙起兵路過荊州時,殺荊州刺史王壑,劉表被董桌派往荊州接任刺史。


  不過,這荊州情勢極為複雜,各郡縣都被當地豪強,宗族把持。袁術、孫堅又屯兵宛城、魯陽。


  劉表接受了董桌的任職書,擔心自己從宛城經過會被袁術或宗賊所殺。也是劉表膽大,決定單人獨騎繞道宜城。


  劉表一到宜城,就派人送信,請南郡、襄陽大族蒯家蒯越、蔡家蔡瑁前來宜城共同商議。


  劉表之人,這蒯越、蔡瑁以是極熟。等蒯越、蔡瑁等人一到,劉表望著幾人道:「宗族雖強大,佔據郡、縣,但百姓並不附從。若袁術來了,必不會允許宗族任事,則禍不遠了。朝庭令我牧守荊州,只要大家為朝庭計,我必不會損害大家的利益。但鎮守荊州,不能無兵。我想招兵,又擔心百姓不來,如何是好?」


  蒯越回道:「對待講理的人要施以仁義,對惡賊卻需用權謀。兵不在多,而貴在得人心。袁術驕橫而無謀略,宗賊雖眾,但多貪婪,只要我們示之以利,他們必然前來,到時你再根據其人的品性,或用或殺,威德並施。南據江陵,北據襄陽,荊州七郡可傳檄而定。到時縱然袁術再來也無能為力了。」


  劉表點點頭,用蒯越之策,果然平定了江陵,只有江夏賊張虎、陳坐佔據襄陽不從,劉表派蒯越前往說服,張虎、陳坐這才投降。劉表盡收這些宗族之兵,佔據南郡、襄陽。任用賢能,武勇之人,廣施仁政。以蒯越,蒯良、蔡瑁為輔。選派武勇人士堅守荊州各重要關口險城,如此一來,荊州大部在短時間內漸漸被劉表掌控。


  劉表接到袁紹書信,隨即令蒯越、蔡瑁引兵一萬攔截孫堅。


  孫堅剛到,蒯越將陣擺開,當先出馬。


  孫堅欠身問道:「蒯異度何故引兵截我去路?」


  蒯越道:「你既為漢臣,如何私匿傳國之寶?可速留下,放你回去!」


  孫堅大怒,命黃蓋出戰。蔡瑁舞刀來迎。斗到數合,黃蓋揮鞭打向蔡瑁,正中護心鏡。蔡瑁撥馬回走,孫堅乘勢追殺。


  這時孫堅背後金鼓齊鳴,劉表親自帶軍來到。


  孫堅馬上施禮道:「景升何故相信袁紹之言,相逼鄰郡?」


  劉表道:「汝匿躲傳國璽,想造反嗎?」


  孫堅道:「吾若有此物,死於刀箭之下!」


  劉表說:「你若要我相信,請將隨軍行李,任我搜看。」


  孫堅大怒:「你有什麼本領,敢小覷我!」正欲交戰,劉表退走。孫堅縱馬趕去,兩山後伏兵齊出。背後蔡瑁、蒯越也趕回來,將孫堅困在垓心。幸得程普、黃蓋、韓當拚死相救,才得以突出重圍。帶著幾十個人奔向江東,回到吳郡招兵去了。


  袁紹自盟軍散后就屯軍河內,糧草一時不夠,就由冀州韓馥提供,袁紹一邊在河內練兵,一邊接納四方豪傑。袁氏本是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各州,袁紹本人外表寬厚仁慈,禮賢下士。一時之間各方賢能之士紛紛來投。


  韓馥部將鞠義因慕袁紹之名而反叛韓馥,韓馥部下紛紛勸說韓馥斷絕袁紹的糧草,以免養虎為患。


  韓馥不許,擔心由此引來袁紹的攻打。不過仍然減少了對袁紹的糧草供應。


  袁紹對此很不滿,卻又無可奈何。謀士逢紀對袁紹說:「大丈夫縱橫天下,何待人送糧為食!冀州錢糧廣盛之地,將軍何不取之?」


  袁紹說:「未有良策。」


  逢紀說:「可暗使人送信給公孫瓚,商議進兵攻取冀州,相約前後夾攻,公孫瓚必然出兵。韓馥無謀之輩,聽到公孫瓚要攻打冀州,必定請將軍管理冀州政事,如此一來,冀州唾手可得。」


  袁紹大喜,隨即給公孫瓚去了一封信。公孫瓚得到袁紹的書信:「信上說共攻冀州,平分其地。」大喜,隨即召來長史嚴綱,劉備前來商議。劉備說:「這可能是袁紹的火中取粟之計,當慎行!」


  公孫瓚說:「幽州苦寒之地,冀州人多地廣,物產富饒,縱使沒有袁紹相邀我也當出兵攻取。如今有袁紹相邀,更應藉此取得。一旦錯過,悔之晚也。」於是決定出兵冀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