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盧植被囚 誤救董桌
時值初夏,皇甫嵩、朱俊受大將軍何進之命各領一軍在穎川與黃巾軍波才對陣,朱俊首戰不利,被波才擊敗。黃巾軍一時勢大,皇甫嵩只得避進長社,波才領大軍圍困長社。
官軍人少,個個驚慌失措。
皇甫嵩召集各部將領議事,見眾將領軍心不振,開口道:「用兵在於用奇,而不在於兵士的多寡。蛾賊依草結營,極為懼火,只待天時。到時我軍趁夜放火,賊營大亂。我們四門出擊,全力攻擊賊營,大破賊軍。」眾軍將領見主帥心有成竹,這才安心。
一天夜裡,北風聚起,皇甫嵩派精壯之士,暗夜出城在波才營外四處縱火,波軍大亂,馬不及鞍,人不及甲,四散奔走,皇甫嵩與朱俊趁亂帶軍殺入。雙方一陣混戰,殺到天明,波才帶領敗殘軍士,奪路而走。
忽見一彪軍馬,打著紅旗,迎面趕到,截住去路。為首一員大將,騎著一匹青色軍馬,身披鎧甲,手執長槍,蓄著一臉長須,皮膚微黑,一雙小眼。
此人姓曹名操,字孟德,小字阿瞞,一名吉利。身長七尺,沛國人。
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為過繼給中常侍曹騰作養子,改姓曹。
曹操幼時,喜歡遊獵、歌舞,為人多謀,機變。曹操有個叔父,見曹操整天遊盪,不務正業,心中不滿,將曹操這種情形寫信告訴給了曹嵩。
曹嵩接信后怒斥曹操。曹操知道是叔父在告狀,心生一計,見叔父來到,詐倒在地上,裝作中了風的樣子。
叔父大驚,忙告知曹嵩,曹嵩急忙回來探視,曹操又變成無事的樣子。
曹嵩問:「叔父說你中風了,現在好了嗎?」
曹操說:「兒子自來沒有這個病;因為不受叔父喜歡,叔父才會這樣對你說。」
曹嵩相信了他的話。後來叔父每次說起曹操過錯,曹嵩都不聽。因此,曹操更加恣意放蕩。
當時號稱以識人為能的南陽何顒見到曹操,說:「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汝南許劭,以知人聞名天下,只要是他評說過的人,後來無不靈驗。
曹操前去拜見,問:「我將來怎樣?
」許劭不回答。
於是曹操放火要燒他的房子,許劭大為著急。
曹操又問這個問題,許劭無可奈何地回道:「你是治世的能臣,亂世的奸雄。」
曹操聽后大喜。到了二十歲,被舉為孝廉,任職洛陽北城都尉。剛到任就設五色棒十餘條在洛陽城的北門,只要有犯禁者,不避豪門貴族,一律懲罰。
中常侍蹇碩的叔叔,晚上佩刀行走,被曹操巡夜時拿住,帶回衙門,用棒拷打。
消息一出,整個洛陽北城內外,不敢有再犯之人,一時威名大震。後來升遷為頓丘令,因為黃巾軍造反,託人說情,剛剛被大將軍何進任命為北軍騎都尉,領馬軍一千。
聽說穎川戰事不順,特地趕來助戰,正遇上波才敗走,曹操當頭攔住,大殺一陣,皇甫嵩、朱俊從后追來,波才大敗而逃,皇甫嵩、朱俊、曹操乘勝領兵追到汝南。此戰,斬首一萬餘人,奪得旗幡、金鼓、馬匹極多,皇甫嵩因功封為都鄉侯。
劉備領軍來到潁川,得知皇甫嵩等在長社殺敵數萬,大敗波才,現以追去汝南。隨即率軍直奔汝南,剛到陽翟,聽得前面喊殺聲一片,突見一黃巾將領掩馬急逃,劉備將劍一揮,縱馬趕上,舉劍就刺,對面逃將嚇了一跳,橫槍相隔,兩人大戰十幾回合,被劉備一劍刺下馬,割了首級。
這時又見對面趕來一軍人馬,全部舉著紅旗,上書著一個「曹」字,識得是一隊官軍。
來人見劉備等正在追殺逃散黃巾賊,大聲喊到:「來者何人,奉何人命令至此。」
劉備等人這才停下馬來,欠身答道:「我是幽州鄉勇軍劉備,字玄德,奉盧中郎將之命前來援助皇甫將軍。」
來人高聲道:「某家新任騎都尉,姓曹,名操,字孟德,請玄德兄隨我去拜見皇甫大人。」
劉備隨即將軍馬交給關羽、張飛管束,自己隨曹操進帳去見皇甫嵩。
劉備見過皇甫嵩,取出盧植書信,並將所斬獲的首級獻上。
皇甫嵩看過首級,大喜道:「波才已被玄德所斬。」
眾人一聽跟著大喜:「托天子鴻福,波才這股賊軍算是滅了。」隨即為劉備記功,眾人眼中露出濃濃的妒意。
隨後皇甫嵩又拿起盧植的書信,仔細地看來,然後說道:「如今波才被滅,汝南只剩彭脫,張梁、張寶勢力大減,只是讓盧中郎辛苦了,死困張角,讓黃巾賊寇群蟻無首。如今我等再將彭脫除去,張梁、張寶必投廣宗,依附張角。玄德可星夜前去,曉喻盧中郎。」
劉備領命,領兵回廣宗。
剛走到半路,見到一隊軍馬,護送著一輛檻車,車中之人,正是盧植。
劉備大驚,滾鞍下馬,細問緣故。
盧植道:「我圍困張角,本來是可以提前打破的;但朝庭不明白我的意圖,差黃門左豐前來了解情況,左豐向我索取賄賂。我說:『軍糧都不夠,怎麼有餘錢奉承天使?』左豐懷恨在心,回奏朝廷,說我築高牆不戰,惰慢軍心。因此朝廷震怒,派中郎將董卓前來代替我領兵,捉拿我回京問罪。」
張飛聽了,大怒,要斬護送軍人,以救盧植。
劉備急忙制止道:「朝廷自有公論,你怎麼可以亂來?」
盧植也對劉備說:「你自好好立功,我的事,我自回朝庭與他們理論,不必擔心。」說完軍士簇擁盧植去了。
關羽說:「盧中郎已被逮,別人領兵,我等去無所依,不如暫回涿郡。」
劉備依從,領軍北行。剛走了沒兩天,忽然聽到山前喊聲震天。
劉備領關、張縱馬上高岡探視,見到漢軍大敗,漫山遍野四處逃竄,黃巾軍撲天蓋地尾追而來,追兵旗上大書『天公將軍』。
劉備道:「這是張角!速戰!」三人飛馬領軍而出。
張角殺敗董卓,乘勢趕來,忽遇三人衝出,張角所領大軍以為中了埋伏,頓時大亂,敗逃回城。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自幼臂力過人,武藝高強,精騎射,能左右開弓。為人粗豪多謀。因征剿羌人有功,官拜中郎將,與十常侍交往密切。
此次盧植被捉回京受審,十常侍推薦董桌前來代替盧植,圍剿張角。只是董桌急功近利,又是剛掌北軍精銳,未免沒將張角看在眼裡,才有今日之敗。
也是董桌運氣好,正在董卓被敗兵裹脅而逃,突然中途殺出一隊人馬,將黃巾軍擊敗,這才停下來,收攏殘兵,招來劉備,詢問三人現居何職。
劉備道:「備本是盧中郎弟子,奉盧中郎之命援助皇甫將軍回來,現白身。」
董卓聽后,知道他們是自組的鄉勇,那裡瞧得起,又是盧植弟子那裡肯用?隨意說了幾句,讓他們退出營帳,不再理會。
劉備出來說了與董桌在營帳見面的事,張飛大怒道:「我等親赴血戰,救了這廝,他卻如此無禮,若不殺他,難消我心中之氣!」說罷便要提刀入帳去殺董卓。
劉備與關羽急忙制止道;「他是朝廷命官,豈能擅殺?」
張飛說:「若不殺這個傢伙,反要在他部下聽令,我不甘心!二位哥哥要便住在此,我自已投到別處去!」。
劉備說:「我們三人義同生死,豈可分離?算了!不如再投到皇甫嵩大人處便是了。」
張飛說:「如果這樣,可以稍解我心中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