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集會
了解的一清二楚?未必吧。韓揚心想,你派來的幾個人雖然身手不錯,但比較自己來說,還差的遠。那幾個人剛露面,韓揚就發現了他們,之所以不漏聲色,也是在麻痹沈權,畢竟這是刺史府,沈家的地盤。
刺史繼續說道:「你也不要介意,如果你坐到我這個位子,一定會比我更加謹慎,調查的比我還要仔細。」
沈權這麼說,倒有點小瞧韓揚的肚量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顧慮,更何況刺史這一方大員,所考慮的更要比尋常人多,派人調查韓揚也就不足為奇了。
沈權還好意的和韓揚解釋了一下,也算是不錯了。
「可是不論我怎麼查,都不知道你來自何方,如同天上掉下來一般。唯一能查到的,是半月前你暈倒在瘦西湖上,其它的,我一概不知。你,到底是誰?」派人調查了三天,卻一無所獲,沈權也很是無奈。想他堂堂一個刺史,手下將士何止數萬,竟然連一個庶民的來歷都查不到。拖了整整三天,才堪堪知道韓揚的一一丁點,這讓他的老臉往哪放。
三天後才召見韓揚,其實也是沈權想看看韓揚到底有沒有接觸過其他人,會不會露出什麼馬腳。
天上掉下來的?韓揚也是啞然失笑,沒想到這刺史胡猜亂想之間,竟然說對了,只可惜他自己也不相信,只當是戲言,韓揚自然也不會傻到告訴他了。
「刺史大人,我一介草民,父母雙亡,又居無定所,刺史大人查不到很正常。」韓揚開口說道,也順勢轉移了一下刺史的注意力。
可是……刺史聽了韓揚的話,想說什麼,又突然停住了,擺了擺手,改口道:「我不管你究竟來自何方,我且問你,你既不是我沈府之人,又非琂兒的故交,為何不懼危難救我女兒?究竟是受人指使,還是另有所圖?」突然,沈權一掌拍向身旁的桌子,怒喝道:「說!」
沈權不愧是能做到刺史的人,這語氣變化之間拿捏得恰到好處。前一秒還和你和顏悅色的聊家常,下一秒卻突然聲色俱厲的質問你,若是換個心理脆弱的,說不定就驚慌失措,露出了馬腳。
只可惜韓揚本來就沒有什麼壞心思,又受過專門的訓練,何嘗會受他影響。只是搖頭道:「事發突然,只是本能反應。」
「本能反應?」沈權冷笑一聲,繼續說道:「殺人不眨眼是你的本能反應?帶我女兒跳湖是你的本能反應?調虎離山還是你的本能反應?分明是你故意隱瞞,欺騙本官。」
沈權這一連珠炮的追問,就差在臉上寫明你在逗我四個大字了。
韓揚心中也犯了難,他知道沈權定然會盤問自己殺人的事,只是沒想到他竟會如此咄咄逼人,似乎是認定了自己另有所圖,這讓韓揚一時之間也不好解釋。
畢竟尋常人誰會連殺十幾人,就算有那個心,也沒那個實力。
想了想,韓揚還是要為自己的來歷圓謊,「小時候跟一位師傅學過一些拳腳,會些許功夫。」頓了頓,韓揚繼續說道:「另外這些年四處遊盪,自然也免不了遇到些山賊流寇,打殺在所難免。」
「哦?」沈權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追問道:「你說父母雙亡,那你籍貫何處?」
查戶口呢,韓揚無奈的笑了笑,回道:「北方青州人氏,流落至此。」
韓揚本來就是山東人,對自己的家鄉也十分熟悉,就算沈權真的追問下去,韓揚也有把握應付。況且兩地一南一***揚不相信沈權真的會派人到青州查他。
也就是走個過場罷。
沈權果真沒有繼續追問下去,而是改口道:「你既是救了琂兒,我沈家也不是小氣之人,你想要什麼?」
打一棒給一個甜棗,沈權這為人處世還真是精明。他知道自己再問下去也沒什麼用,把韓揚惹急了反而不妙。像韓揚這種武藝高強,又孑然一身的人,倘若來歷清白,自然是各大勢力招攬的對象。
既然如此,沈權還不如就坡下驢,順勢拉攏一下韓揚。
韓揚拱拱手,不卑不亢的說道:「許大人之前讓我去軍營。」
「是么?」沈權有些意外,回頭看了看許勇,在得到他的肯定之後,沈權略作考慮,反駁道:「軍中近來無事,反倒是沈府缺些好手,依我看軍營暫且緩緩,你先在我沈府當個護衛吧。」
當護衛?韓揚也拿不準,他的本意是進軍營,可沈權卻讓他等等。
看了一眼沈琂,韓揚卻見她目光空洞,似乎是神遊天外了。不知道是不是沈琂的意思,韓揚猶豫了一會,還是答應了沈權。
「那好,今日之事就此說下了。」得到了韓揚的答覆,沈權今日的目標也算達成了,站起身就要離去。
「大人留步,」韓揚連聲叫住了沈權,「那個……」韓揚搓著手,顯然也覺得不好意思,不過話還得說:「我現在身無分文,大人可不可以先給我十幾兩銀子應應急。」
之前刺史倒是給了韓揚十幾兩,不過全都被他轉贈給了老船夫。此刻囊中羞澀,韓揚也顧不得許多了,只能厚著臉皮張口要錢了。
「待會你和許將軍去賬房取五十兩銀子便是。」沈權點頭答應下來。
五十兩銀子,韓揚心裡高興,這可不亞於一筆巨款!心裡感謝著刺史的慷慨,大戶人家出手果真闊綽,卻又聽到刺史說道:「從你以後的俸祿里扣。」
mdzz,韓揚真想當著沈權的面怒吼一句,可惜他不敢。
看著沈琂從身邊款款而過,韓揚本想打個招呼,可又不知如何開口,只能眼睜睜的目送沈琂離去。而後跟著許勇去賬房領了錢,安排了住處。
送走許勇以後,韓揚摸著鼓鼓的錢袋,決定去街上轉一轉,畢竟剛領了五十兩銀子,也算是有錢人了。
正巧,今天是揚州城的集會,整個街道顯得格外熱鬧。韓揚身為現代人,何曾見過古代的集會,於是饒有興緻的逛了起來。這一路,街上雜耍的、賣藝的叫好聲絡繹不絕,「糖葫蘆」,「年糕嘍」的吆喝聲此起彼伏,一排一排的擺攤人推銷著自己的小商品,讓韓揚應接不暇,偶爾還會有「大師」叫住他,來一段「印堂發黑,大凶之兆」的經典名句,令他哭笑不得。
不過韓揚倒不覺得聒噪,這是尋常人的生活,每個人都在為了生計的而奔波操勞。看著遠處正在表演「噴火」「吞劍」的藝人,還有周圍叫好的人群,韓揚搖了搖頭,也許古代最好的優勢,就是沒有城管大軍來清理街道吧。
揚州城內道,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讓韓揚意外的是,竟然看到了好幾個「熟人」——那天遊船上的富家公子和小姐們。可能古代的娛樂方式實在太少,逛集會是為數不多的一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