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尷尬場景
見著帳口那兩個調笑著逐漸貼合在一起的壯漢,李元心中就是有種想要罵娘的衝動。加上兩個營帳之間隔得太近,與朱棣一起兩人的肩膀都是緊靠在一起的。
感受著一旁溫熱的肩膀,兩人心中都是有一種惡寒的感覺,特別是感受著前頭那緊靠在一起的壯漢越來越粗的喘息聲,就好像是不顧這寒冬就要提槍上馬了。
還好這時一隊巡邏隊趕來,兩人趕緊分離散開,緩解了此時的無限尷尬。
此時的朱棣再也是沒有與著李元交談的慾望了,他也就是好奇于軍營的生活與對戰爭的無限遐想才會偷偷混入軍營。沒成想,這就遇到了以往長輩所說的軍營之中的男風問題。
在嚴格的軍營內,不說女人,就是一頭母豬都沒有,所以男男之風一直都是軍官頭疼的問題。要是你情我願的吧,也確實是管不到這地方去,但這也太敗壞風氣了。
望著前頭使勁拍打著肩部的匆匆背影,李元卻是回想起了遇見這歷史大拿的經歷,要想起來他還真是想要大笑的衝動。
現在的朱棣不過十二三歲,雖然是凸顯出了對於軍伍的好奇,但也畢竟沒有長到成年之後的超強軍事天賦。他還只是一個半大的小子,雖然說是有一點小聰明,但是比起李元這好幾十歲的心理年齡來說就是差的遠了。
其實自從這軍營的士卒拿著一副四皇子的畫像與到處探聽他的名字,李元除了是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外,還是能從一旁掩飾的很好的機警小子身上探查出他的躁動與不安。
不用說,這小子八成也就是軍士要尋找的四皇子了。李元想著自己要成為大明第一地主的宏大理想,身後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靠山,手中握著這麼多的土地,還不是一隻任人宰割的大肥羊又是什麼?
雖然說他要成為皇帝也得好幾十年之後了,自己一時得不到福蔭,但結個善緣總是好的吧?也就是一心想要與這未來的永樂大帝打好關係,所以李元倒是把著那些軍士為什麼打聽自己的異常行為給忘到了腦後。
這朱棣現在年紀雖然不大,但性子倒是傲的很。對歷史不太了解的李元,不過就是記得明初這麼幾個大能人,朱元璋算是一個,還有劉基、李善長、朱棣這些人,再之後就是把他們的名字乃至整個人扔在他的面前,也不一定認得其人。
就是因為明白自己的短處,所以才會珍惜那難得來的機會。記得朱棣剛來軍營的時候,李元還是自持入伍已經五天的「老兵」身份,對著他指手畫腳的,已經是給永樂大帝幼小的心靈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然而今晚又是這般……
正在洗刷營內五十餘口大鍋的胖子,見著那新來的小子一臉嫌棄意味的在前頭走過,而後頭則是跟進沉思的李元。
這胖子也就是當時在李元說書攤子對街的茶水攤主,說來他的身份也是不凡,聽他自己吹噓是故元的貴族後裔,先祖時還做過丞相、平章那樣的大官。
馬旭的性格就是死摳,一分錢恨不得當兩瓣花,且親眼看見李元說書攤子的紅火,更是立志要做天下一等一商人。對胖子的生意經是不敢苟同,對於他宏達的理想還是要誇讚一下的,剛好李元自己也是有那麼一個不切實際的理想。
見著胖子死命刷著鐵鍋,而他身後一排排的黑鍋的情況看來是有些遙遙無期。李元心中有了一個主意,他朱棣既然是喜歡軍伍,而且他登基稱帝以後確實也沒有虧待過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這樣的人不就是最重兄弟情么?
現在就是一個表現的機會。心中想著事情,倒是對胖子眼中一閃而過的精光沒有察覺。
對於胖子來說,李元已然就是他心中男神一般的級別。當然比他強的商人,他也會習慣性的當神一樣對待。從一個街邊小販到貴人府中的首席說書人,這事兒可是在三山街那一片地方都傳遍了。
對於見到重要的人乃至想到能夠賺到錢的事情,馬旭眼中就會不定時的閃過一陣精光,當然他自己認為是銅光。
兩人就著一個刷子搶奪起來,李元急於表現是有些心急,而馬旭的心態也是大徑相同。這可是他自認為未來的師傅,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就算今日是累死在這一片鐵鍋旁,也怎能讓他碰這刷子一下呢?
說來這營官也真的是摳,竹制的刷子就只剩下這麼一點了,也都是捨不得換。
兩人是對於刷子的爭搶,然而在著側面背光的朱棣看來,兩人就是手握著手,那雙滿是噴火的眼神也都是被他看成了含情脈脈,想起方才帳邊的兩個漢子,他心中就是感到一陣止不住的惡寒。
李元是不知道自己的用心反而是辦了壞事,至早間拔營時,他都是能夠感到從朱棣眼中傳來的怪異眼神。
是不是欣賞的眼神,這點李元還是能夠分的出來的。
這伙頭營也是後勤的一部分,在著南邊缺馬的地方,他們也是能夠分到幾批弩馬。身為營中為數不多會趕馬的人,看著身後吃力背著鐵鍋的胖子,李元也還都是比較有幸能夠坐在馬車上。
反正這也不是跟趕牛差不得么,只要穩重要它驅動起來也就行了,駑馬經過閹割后也是比較溫順的。
北上行軍幾月,處於塞外的飛雪之中,李元在摸索之中也是漸漸明白了朱棣眼中的意思。這時候他也是不會再和胖子爭相表現兄弟情了,想著路上種種就是他自己回想起來也是有一種惡寒的感覺。
雖然察覺到了不妥,但是李元好像也是再也解釋不了了,因為朱棣因為好奇運用他那套不成熟的偷竊技術,被著早就發現不對勁的營官當場抓住,滿臉怒容的給捅到了上級領導哪裡。
這是怎麼樣一種行為?北上行軍以來幾月後才發現這偷竊的人,這可是嚴重失職的行為。惱羞成怒的營官想也不想的就是把之前的事都加到了朱棣身上,這下好了,新賬舊賬一起算,直接就是扭送到了軍法處。
知道了事情原尾之後,李文忠親自帶人去把朱棣給領了出來,李元安心之時也是感到一陣心憂,他是不知道以後還能不能再見著朱棣,給他留下這麼一副異樣是好還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