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敢問姑娘真的是姓白?而不是姓孟?」李清照禁不住問道。


  「孟?姑姑見笑了!小女子姓白,名喚素貞,千真萬確!」白素貞錯愕道。


  沒錯,白素貞就像年輕時候的孟皇后。不過,李清照當然知道這不可能,要知道這個孟皇后比李清照還年長十歲,現在的李清照自知已經是年近花甲之年,而眼前的這位白姑娘又怎麼可能是孟皇后呢!

  孟皇后!李清照脫口而出的這三個字,微乎其微,沒有人留意這位老人家究竟在說什麼,然而白素貞卻清清楚楚地聽到了。白素貞聽到「孟皇后」之後,神色突變,她沒有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竟然還有人認出她的這個隱秘身份。


  孟皇后是哲宗皇帝趙煦的第一位皇后,因年號元祐,所以又稱元祐皇后。哲宗是當朝的第七個皇帝,其父皇神宗趙頊去世時,他才十歲,祖母高太后垂簾聽政,從十歲到十八歲,朝堂上意氣風發的少年皇帝只是擺設。


  當朝的變法是一場大戲,其中牽涉到的人有王安石、司馬光、蘇東坡等。司馬光、王安石和蘇軾都是好朋友,政治上卻不太一致。王安石對變法堅決推行,司馬光則極力反對。早年東坡先生反對變法,被王安石排斥,晚年東坡先生反對全盤否定變法,又遭到司馬光不滿。


  由於神宗皇帝對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滿,且他素來都欣賞王安石的才幹,故在不到二十歲即位后,便立即命王安石推行變法,以期振興王朝。


  然而,雄心大志的神宗皇帝由於對西夏戰事的慘敗,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擊,病情惡化,不到四十歲就駕崩了。他耗盡一生心血的新法,在他死後不久,就被他的母親高太后暫時廢除。


  高太后是堅決反對變法的保守派,她也許知道,小皇帝已經積怨很久了,或許也想到了,哲宗在親政后變本加厲的爆發,將保守黨一律踩到腳底下。和保守黨一起被貶的,還有他的孟皇后。


  孟皇后是祖母高太後為哲宗皇帝安排的。孟氏端莊賢惠、聰明多才、禮儀周到,當年十六歲的孟氏怎麼會想到,她隆重的婚禮只是讓她踏進了一個巨大的漩渦。


  只一年時間,高太後去世。孟皇后的安耽日子也宣告結束。哲宗專寵起容貌俏麗的宮女劉清菁。劉美人當然覬覦皇后的位置,不惜一切手段謀害孟皇后。二十歲的孟皇后以「旁惑邪言,陰挾媚道」為由被廢,出居瑤華宮,成為一名女道士。


  孟氏的女道士生涯4年後,年僅二十四歲的哲宗因病駕崩。神宗第十一子、哲宗之弟徽宗趙佶即位,孟氏被召回宮中。皇宮裡的女人一樣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只一年,孟氏又被踢出宮去,再次被發配到瑤華宮做女道士。


  這一次,幽居歲月長夜漫漫,一直到她五十一歲,這個世界才又想起她。金軍兵臨城下,受李綱之言,徽宗匆匆禪讓給太子趙桓。趙桓受宋徽宗禪讓登基,改元靖康。


  金兵攻下了東京開封府,徽宗、欽宗及皇室成員盡被擄而北去,孟氏因不在皇室名冊中,又因瑤華宮起火避居民居家中,免遭被俘北上的命運。


  然而,此時孟皇后因為體弱多病,早已經奄奄一息。金軍撤退後,開封城留下的傀儡皇帝,自忖沒有號召力,就想招來孟氏撐腰,冊其為宋太后。


  也許當初高太后的眼光沒錯,此時,孟太后不但沒有對給她帶來災難的皇室反目相向,而是向上天祈福,希望得到神靈的護佑。皇室危急,剛剛修鍊出關的白素貞臨危受命,附身垂死的孟皇后。


  白素貞竭力尋找宋室遺孤,以期光復。當她知道徽宗第九子趙構因執勤在外而未被擄北時,立即秘密去信勸說其稱帝。有了太后的詔書,二十一歲的趙構在南京應天府登基。如此,宋室王朝得以延續。


  身為太后,白素貞的舟船在呼呼寒風中抵達杭州。倉促中,以鳳凰山的舊州治為行宮,安頓下來。戰爭還在繼續,臨安城裡也不安耽,有亂臣賊子發動兵變,擁立三歲的皇太子趙旉為帝,請太后垂簾聽政。


  那天北風颳得很急,雙方談判不成,千鈞一髮之際,白素貞坐在竹椅上,由四位老太監抬出皇宮。她沒有來到皇帝趙構所在的樓上,而毫無畏懼地到了叛軍的面前,令趙構和大臣們大驚失色。


  面對內外交困,白素貞沉著應對。她一面曲意撫慰叛軍,答應讓趙構退位,一面悄悄召見將軍夫人,讓她前去通知將軍火速來勤王。不久,各路名將水陸並進,一舉攻破臨平防線,乘勝奪下武林門小堰壩,叛亂平息。


  趙構隨即複位,白素貞立即撤簾。這以後的幾年裡,小朝廷被金兵追著打,一直在沿海一帶流亡,也沒過上多少安定日子。直到局勢改變,朝廷逐漸穩定,皇室自北南遷來到臨安府,白素貞也算大功告成,隨即脫身孟皇后。


  自此,孟太后的身體積勞成疾,常常頭暈目眩,手腳發麻,病情越來越重,很快便壽終正寢,魂歸天際了。後來,白素貞化為人形時,便索性用了孟皇后的皮囊。


  在朝廷流亡的那段時間,李清照恰好追隨著孟太后一起,那個時候李清照更習慣於喊她為元祐皇后。不管如何,李清照就像見到故人一樣的高興,她決定重新為許仙和白素貞舉行一場盛大的婚禮。


  李公甫回到家裡,才愕然發現,一場婚慶正在家中如火如荼地舉行著。對於這一切,他已經無暇顧及了。


  李公甫心裡清楚,姑姑李清照重新回到臨安,一定是有心事的。


  原來眼下,秦檜以宰相身份代表吾皇跪在金使腳下,答應取消宋國號,作金的藩屬,並每年納貢,南宋與金的第一次和議達成。宋廷宣布大赦天下,以慶賀「和議「的成功。


  岳飛接到赦書之後,表明自己不趨附和議,誓要「唾手燕雲,復仇報國「。眼看十年之力,廢於一旦!

  李清照素來支持主戰的武將們,可令她憤慨和丟人的是,自己卻偏偏和文臣秦檜是脫不了干係的親戚關係。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聽了姑姑李清照的感慨,李公甫不禁回想起過去的「神十年」,以及這個最壞的時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