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門客鴟夷
司城直更細更深地再往下想,堂弟公子起這麼不明不白地死了,自己和父親就能順順利利地當上宋國國君了……以司城直對自己伯父的了解,哪有這麼樂觀。
宋王偃能容忍在司城直掌管商丘的時候,唯一子嗣死在刺客之手,那他也不配成為「桀宋」之君了。至少自己這條命那是別想保住了,畢竟自己父親可不是只有一個兒子。如果他識相的話,公子起一死就應該立刻自殺謝罪,以免連累家人。
既然自己沒派人刺殺公子起,而這位宋國王子一直呆在深宮,未成年的他也不可能和別人結怨,那麼事情就變得詭異起來了。
說不定公子起並不是幕後黑手真正的目標,此獠是要引發宋國公室戴氏的內亂!
此事不但有關宋國前途,還和自己的身家性命大有關係,容不得司城直不上心,所以他也派出了最為得力的人手負責此事。
想到這裡司城直也有些得意。作為宋國六卿之一,他還是招攬到不少人才的,其中就有專門為他打探消息的合適人選。
此君不但是知水方士,還是鬼谷子門下的高徒,與蘇秦張儀這兩位同門師兄弟一樣,也是「一言可興邦,一言可滅國。」的縱橫家。
不過這位縱橫家並非貴族,而是出身於市井之間的商賈世家。他們家世代釀酒,不但行銷宋國,還買到了國外,乃是陶邑之中首屈一指的大酒商。有這樣的資源,他自然是消息靈通,不幹情報工作都浪費了。
司城直深夜未睡正是等這位門客的彙報,而人也確實來了。
來者三旬上下,身高八尺有餘,肩寬腿長,形貌昳麗,一副長須又黑又亮,甚至能照見人的影子。
就連一身貴氣的大司城在此人面前也相形見絀,只能算是土雞瓦狗之輩。倒是公子起如果不長歪的話,等到成年之後說不定能和他一拼。
因為這副相貌體格,此人去女閭都不用給錢,甚至都中還有豪放女子自薦枕席來著,當然這個優點對於情報工作有很大的加成。
他一走進來,司城直馬上感到正在給自己按摩的幾位侍女手上力量足足重了一倍,鼻子裡面的呼吸都急促了起來。
司城直雖然早就習慣,但是心裡還是一陣不痛快,不過最後自我安慰道,也只有我這樣虛懷若谷的大人,不然誰會願意收這麼一位看上去比自己還像主上的人來當門客。
除了帥掉到渣之外,這位門客的氣質也十分出眾,姿勢優雅瀟洒且完全符合禮節地向著戴直行拜禮,用渾厚的男中音中氣十足地說道:「在,在,在下鴟,鴟,鴟夷復拜,拜,拜……見君上。」
人無完人,高又富且帥的鴟夷復有一點小小的缺陷,不然也不會放著好好的外交家不當,投到戴直的門下當了一個情報頭子。
也不知道那位桃李滿天下,教出張儀、蘇秦的鬼谷子是怎麼想的,居然把自己的縱橫術傳授給了這位有著嚴重口吃的大帥哥。
據說鬼谷子還曾經對門下諸人說,眾弟子之中唯有鴟夷,才是最有可能把縱橫術發揚光大。那些弟子深以為然,全都認為當時快一百歲的鬼谷子要麼老糊塗了,要麼就是坑了鴟夷家一大筆束脩。以這位陰陽兼縱橫兼兵法大家的行事作風來看,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所謂鴟夷,實際上是一種牛皮做的袋子,專門用來乘放酒水。酒商世家用這個氏倒也算是恰如其分。
據鴟夷家他們自己說,其先祖就是大名鼎鼎的范蠡范少陽。這位陶朱公不但是楚國的道家高人,更出名的是輔佐越王勾踐,滅亡吳國一雪會稽之恥。
范蠡功成身退跑到陶邑經商,期間三次成為巨富,又三次散盡家財,時人稱之為陶朱公。當時他用了一個鴟夷子皮的化名,所以他後人中的一支繼承了釀酒產業,也就以鴟夷為氏。
司城直也揮退了神不守舍的幾位侍女,鄭重回禮道:「仲重甫深夜前來,卻是辛苦了。快請入座吧。」
即使作為鴟夷復的君上,司城直也是不能直接稱呼對方名字。鴟夷復因此拂袖而去自己炒了自己的魷魚,旁人不會說他傲嬌,反而還會說他真乃是不畏權貴的守禮君子,不懂規矩的自然就是司城直這位君上了。
坐定之後,鴟夷復優雅地從袖中掏出一卷絹帛道:「君,君,君上請看。」
他也知道自己嘴皮子不利索,索性就寫了一份書面報告,這也是他們家有錢不寫在竹簡上,而是用了絹帛。
其實鴟夷家二兒子投入大司城門下真的不是在意那點子俸祿,而是拉著戴直這面大旗好做生意來著。作為君上,司城直也不虧,不但有了一個得力的情報官,還多了一筆收入,何樂而不為。
司城直接過侍者傳來的捲軸,展開之後仔細看了起來。而鴟夷復就坐在客座之上,一邊氣定神閑地坐著喝茶,一邊時不時禮貌地向著帷幕後邊對他微笑的侍女們點頭回禮,得到他注意的美女們都是滿臉通紅,眼神迷亂,雙腿發軟……一副快要暈過去的樣子。
看也能看出高潮,說的就是這位老兄吧。
「狂妄!大膽!欺人太甚!」
司城直把絹帛狠狠地扔在几上,口中高聲怒喝。然後他長身而起,轉頭惡狠狠地向著鴟夷復問道:「仲重甫……真有其事?!」
他當然不是為了自己門客和侍女擠眉弄眼的調情而憤怒,這個時代哪家貴族會在乎這個。鴟夷復真的想要,別說讓他睡,就是都給送他司城直也全不當回事。
讓司城直大怒的自然是絹帛上的三條消息:
第一條居然是一個好消息,宋國老仇家楚國南蠻如今正在為了捕捉一條赤蛇忙得不可開交,甚至連相國都驚動了,看來是沒工夫來趁火打劫了。
第二條就不太妙了,鴟夷復的同門師兄蘇秦,這位燕國使臣兼齊國客卿跑到了邯鄲,勸說此時主持趙國大政的權臣李兌出兵佔領陶邑,作為其個人的封地。
讓司城直生氣的是第三條,國中公族之中有人正在秘密地轉移人口和財產,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大司徒成交的黨羽,而且成氏府內傳出消息,他似乎有意與趙國李兌聯姻。
鴟夷復神情嚴肅地點了點頭。
司城直壓下怒氣,先揮手讓房中的侍者們退下,等到那些戀戀不捨的侍女們走了之後,他這才壓低了聲音問道:「仲重甫是如何看公子被刺之事,可與此人有關?」
鴟夷復知道他說的此人便是大司徒交了,他又從袖中掏出一張絹帛,站起來親手遞給了司城直。
後者打開之後只是瞄了幾眼,便有些驚訝地說道:「竟然是滕國餘孽?!」
他的門客鴟夷復是有點口吃,不過在情報工作上面確實有著一套,
益陽夫人送來的消息上說有兩個不知名的宮女陷害公子起,雖然不知道她們是怎麼陷害的公子起,可是鴟夷復覺得這兩個侍女很有可能已經被人滅口了。
那天在燎祭上死的侍者人數太多,而且死狀極慘都看不出本來面目。拉到宮外燒掉的時候也是混裝在車上,隨便扔兩具屍體進去誰也不會在意。
所以他派人到宮中理清了當時死者的名單,果然就看到兩個沒有被徵發的侍女也在其中。再一查她們的底細,這兩個都是幾年前從滕國虜獲而來的女子。
當然不能肯定一定是這兩個滕國女子搗鬼,不過有那麼多巧合必定就不是巧合,總之和滕國脫不開關係。
如今的滕國應該被稱之為滕地,正是和趙國權臣李兌私下往來的大司徒交的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