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穿越之夢回大明> 第213章 致命漏洞

第213章 致命漏洞

  白昂站了出來當即表決道:「老臣定當不辱使命,將這黃河水決計治好!」


  朱壽大喜,「好!白大人老當益壯,本太子實在是佩服啊!就由你去治水,希望你和夏王大禹一樣厲害。」


  「臣不會辜負太子殿下的重託!就交給老臣吧!」白昂也是激詞一大片,滿口肺腑之言。這恐怕是他下崗前的最後一項工作了。


  白昂,江蘇常州武進人。天順元年的進士。弘治二年黃河發生了自開國以來最厲害的一次洪海,當時朱佑樘剛剛繼位,突然就遇到了洪水這便給了他當頭一棒。


  剛開始他還沒有太在意,可接下來群臣竟告訴他眼下水災不過是一個開始,如果不抓緊治水,恐怕更大的水災必將風雲再起,連京杭大運河都有阻斷的可能。


  據說太祖朱元璋的墳墓都受到了危害,這下可把朱佑樘嚇壞了,都危害到祖宗了那接下來豈不是還要危害整個大明,於是朱佑樘便下旨令人治水,這是個苦差事誰敢接?朝中文武百官有能力治水的也不敢出頭啊。


  關鍵時刻便是當時任戶部侍郎的白昂挺身而出,願意前往治水。朱佑樘那是一陣感動,對白昂的勇氣也是十分讚許。其實當時朱佑樘想派的人便是白昂,為何最佳人選是他、那還要源於他的著名事迹!


  第一他是清官!白昂雖不是著名的卻是名副其實的清官,千百萬工程款從手裡過,連眼皮都不眨一下,什麼是清官?這才是清官。


  當年他在鳳陽修建朱元璋的皇陵,可那時卻攤上了當地鬧災慌,於是他便給中央提意見說:皇帝的墓地咱們修得寒酸一點也沒什麼,剩下的銀兩拿去賑濟災民吧!


  此話一出朝中大臣都非常惶恐,這種事情也說的出來?不想活了吧?實在是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啊!但人家白昂就是不管,長久以來他都堅持一個信念:老百姓的饑寒比皇帝家的墳更重要。真是個心繫百姓的好官,因此他在民間的名聲很好。


  一個連朱元璋都不怕的人,當然不會怕洪水。所以,他最合適。這是其一。


  第二個原因,那就是他曾經是徐有貞的學生。徐有貞別的本事沒有,但他卻掌握著治水方面的才華與思想。白昂就是從他那裡學來的治水本領。


  就因為這兩個原因,朱佑樘最終決定派他去!決定下來后朱佑樘當即派給他二十萬民夫,協助他一同治水。更令山東、河南、北直隸三省的巡撫都要聽從白昂的指揮,要權給權要錢給錢,那是要什麼就給什麼,前提就是能把黃河治理好。


  黃河的洪海一直蔓延到開封及封丘荊隆口,許多郡邑都被禍害。黃河一直被尊稱為母親河,可這母親發起瘋來那是六親不認,連自己的孩子都不放過。吞噬著她苦難的兒女。無數血淚斑斑的水災記錄也由此而寫成。到了大明都不知發生過多少次水災了。


  治水如同打仗,都不簡單。都需要調動大量人力,統籌指揮。會帶兵打仗的人未必會治水,但會治水的人必須會帶兵而且要是清官。白昂曾經就帶過兵剿寇,當年朱壽剿寇的時候,白昂暗中也是出了不少力的,只是朱壽不知道罷了。


  懷著壯志豪情的白昂來到了被洪水蔓延的地區,一趟下來他發現,整個中原大地幾乎全是是汪洋一片,河南、山東、河北、江蘇等地區都已經被洪水埋沒。


  即使這樣白昂也絲毫不慌張。他堅信黃河的水最終還是要奔流入海的,從哪裡來就讓他回哪裡去!治水的關鍵是如何讓黃河的水入海?所以,白昂總結出了他的治水方略,他將用這個治水方略將黃河的水引入海里。


  白昂開始治水了,拿出了理論並勘察好地勢,找到適合修建堤壩的地方,哪個地方該修堤壩,哪個地方該清淤,哪個地方該泄洪,都是需要反覆斟酌的。


  決定好這一切他便開始實施了,他先派人沿河南陽武修築河堤,防止黃河水向北蔓延危害其他沒有禍及到的地區,在修築河堤的同時,也在河堤下面修築攔水壩緩解水勢。


  從河南到江蘇,再從江蘇到山東,數千條大大小小的分流月河開始了,猶如細細密密的網線一般,纏住黃河猛獸龐大的身軀。這是一項橫跨中原四省的大型水利工程,工程雖大,雖急,但白昂不怕!越艱險就越要迎難而上!這就是他的信念!

  因為工程太大。所耗時間很長,所以他必須要趕在第二年雨季到來前完成施工,否則新一輪的汛期來臨,所有的心血都將化為泡影。白昂最缺少的就是時間,所以他要趕時間!


  修建堤壩的同時在黃河南岸疏通宿州古汴河地區也開始廣挖運河,緩解洪峰的壓力,引黃河水入汴河,最後再由人工開掘線路將黃河南岸幾條水道連接起來,將汴河與淮河連接起來,引導黃河水經淮河入海。


  治理的同時,他對工程監督也不敢怠慢,違紀官員逮誰辦誰,特別是在分流泄洪這一敏感問題上,白昂毫不留情!總之一句話擋我者死!遇神殺神!遇佛殺佛!


  整個治河工程進展非常順利,但白昂卻並未輕鬆,他隱約感到,自己這個看似完美無暇的治河計劃里,似乎隱藏著一個巨大的漏洞。終於,當他來到一個地方,仔細觀察了當地水情后,他找到了這個漏洞。


  這個漏洞,就是山東的張秋河!


  張秋河西接黃河,東接京杭大運河,是大明北方水路交通的樞紐。而在決定治水成敗的引黃入海工程里,黃河經由山東入淮河的整條道路上,它是最重要的一個拐點。


  所有的治水計劃,核心都是讓黃河進入淮河。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黃河水進入淮河時,流量已經大為減弱。但是,如果是更大的洪水呢?一旦入淮的洪水超過了淮河的承受力,那麼淮河沿岸勢必將遭受滅頂之災,而張秋河將會率先發生決堤,成為整個淮河大水災的導火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