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翻車
都督府內,張駿和江婉卿的對話還在繼續著。另一邊,東廂的一座籤押房裡,主簿閻曾也正在和一個美貌的婦人說話。
這婦人面貌十分富態,口音糯糯的,帶著江南特有的語調。她一身華麗的絲質衣衫,胸口開得很低,露出一大片雪白。
對面,閻曾則是正襟危坐,二人中間隔著桌案,上面是兩杯剛燒好的熱茶湯。氤氳的茶氣夾雜著胭脂的香味,撲入到他的鼻孔里,讓這個中年文士不得不打起精神面對。
只聽這婦人開口道:「閻主簿,你我好歹也算同鄉,怎生如此不通情理。借貸錢糧,就要付利息,如果沒有錢財可賺,奴家又何必借錢給都督府呢?」
閻曾皺著眉頭,道:「利息自然是要給的,可你也不該獅子大開口。沒有都督府照看,爾等陳家的生意,恐怕今後在廣武郡也不好做。」
「哎呀,真是嚇煞奴家了。只不過北地這麼大,又不是只有廣武這一個郡可以經營,其他富庶的地方多得很,奴家去別處也就是了。」婦人用手掩著胸口,似是害怕一般,臉上卻笑吟吟地。
閻曾哪裡見過這一套,見婦人軟硬不吃,只得道:「大都督已經同意見你,不過你還是想明白的好。如果真的惡了大都督,恐怕整個西土也沒有你陳家的立足之地!」
「喲······瞧您說的,閻主簿,奴家怎麼會惡了大都督呢,求他還來不及嘛!」婦人笑道。
「哼,知道就好。」閻曾甩袖起身,走出兩步后,才停住身形微微回首道:「你就暫且在此處等候吧,大都督有了閑暇,自會通傳與你。不過······」他嘆了口氣,說道:「看在都是南人的份上,吾還是要提醒你,大都督天縱英姿,你可別耍小聰明!」
「諾!」夫人也站起來屈身施禮道:「奴家謝主簿······」
閻曾出了廂房,就直奔張駿辦公的正堂而去。由於都督府暫時還棲身在空間有限的令居縣的縣衙里,所以大家只能一切從簡,擠在一處辦公。那令居縣令李學善更慘,他的籤押房還是馬棚改造的,四處漏風······
他通報了之後,剛進入正堂,就見將作監的監令索三戒正在裡面眉飛色舞地說著什麼。
這時候索三戒手裡拿著一件十分精巧的木質模具,閻曾倒是瞧不出來是個什麼東西,不過聽這索三戒的解說,漸漸明白這是一件可以用來抽水的農具。
不錯,自從將作監接到張駿要求仿製晉時馬鈞設計製造的翻車、連機碓和水轉連磨后,這件工作就被提上了日程。經過多次討論和推理,還真讓將作監的匠人們找出一些門道來。連機碓和水轉連磨暫時還沒什麼進展,倒是翻車很快就被設計出來。
就聽索三戒一臉得意地道:「主公,自從您交代要仿製馬鈞所造之物后,下官除了讓工匠仔細研究外,還遍尋典籍,終於讓俺找到了線索。」
「據《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列傳·張讓》載,漢靈帝時,讓、忠及······畢嵐······宋典十二人皆為中常侍。明年,遂使銘盾令朱典繕修南宮王堂。又使掖庭令畢嵐鑄銅人四列於倉龍、玄武闕。又鑄四鍾,皆受二千斛,縣(懸)於玉堂及台殿前。又鑄天祿蝦蟇,吐水於平門外橋東,轉水入宮。又作翻車、渴烏,施於橋西,用灑南北郊路,以省百姓灑道之費。此記載中的『翻車』一詞,見於史籍之始。在此以前的任何書籍中均未見記載。」
「所以下官就讓人到鄉間遍尋上了年紀的農人,還真有見過翻車的,不過這種所謂的翻車結構很簡單,要依靠人力踩踏,運水十分麻煩。但有了農人的描述,大體上是怎麼個結構下官就算弄清楚了。」
索三戒接著道:「在遺民中的工匠里,就有當年在長安做活的。他們雖然沒有親眼見到翻車的模樣,但是也曾耳聞。於是,下官就讓他們以農人提供的樣式為範本,繼續摸索,總算製造成功。」
他說到這裡,指著手中的模具給張駿看:「主公請觀,這翻車最大的優勢就是以鐵鏈傳動,它有龍骨葉板用作鏈條,卧於矩形長槽中,車身斜置河邊或池塘邊。下鏈輪和車身一部分沒入水中。流水的力量驅動鏈輪,葉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長槽上端將水送出。如此連續循環,把水輸送到需要之處,可連續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運方便,還可及時轉移取水點,即可灌溉,亦可排澇。實乃農耕之利器啊!」
「不錯!」張駿看到翻車的模型,竟然和自己在高中課本上見到的差不多,心裡頓時十分興奮。要知道,涼州雖然地處河西走廊,是一個天然的大農倉,但在靠天吃飯的年代,又正好碰上小冰河時期,鬧出乾旱是很有可能的。再者說,廣武郡雖然有河流,但也有乾旱之地。如今有了水力驅動的翻車,就可以挖溝渠引水,讓荒地變成良田!
他急忙問道:「不知這翻車造價幾何?」
索三戒道:「因為是第一件,造假有些高。不過等技術成熟以後,會慢慢下降的。目前一輛水車在百十來貫錢左右······」
「將作監這次做的不錯,你這個監令也很盡職盡責,回頭多犒賞一下,也讓工匠們得到激勵。」
「不過確實是有些貴了,要讓匠人儘快熟悉,降低成本。」張駿吩咐到。
「諾!」索三戒躬身領命。
張駿留下了模型,打發走索三戒后,轉過來對閻曾道:「主簿,有何事?」
閻曾躬身道:「大都督,晉興郡富商陳氏正等候召見。」
「見見可以。」張駿點了點頭問道:「底細查清楚了么?」
閻曾立刻道:「陳氏商賈目前是由一婦人掌控,這婦人本姓周,嫁入到陳家后,夫君沒多久就病逝了,只剩下孤兒寡母和一大攤子生意。這陳氏女子倒也很有手段,很快就把家業操持了起來,還更加壯大,目前不光在晉興郡生意做得很大,涼州的其他郡縣也都設有商鋪。所賣也不單單是糧食,還有皮革、藥材、布匹、牲畜等等。」
「婦人?」張駿摸了摸自己的絨毛鬍鬚,笑道:「沒想到一介婦人也能做下如此成就。」
「是啊。」閻曾也點頭道:「陳氏是南人,算起來,和臣下還是同鄉。」
「哦?」張駿笑道:「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啊。」
「啊?」閻曾錯愕了一下,品了品張駿的話后,也笑道:「大都督說的貼切極了,的確是兩眼淚汪汪······」
「好吧,那就見見這個陳氏,看看她究竟是有何事非要見吾不可!」張駿決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