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樓蘭古城
蘇睿問梓楊對樓蘭古城的歷史知道多少。梓楊謙虛的說正經的歷史知道的不多,倒是一些民間傳言什麼的聽過不少。
蘇睿說歷史上很多野史往往比正史更有參考價值,反正這一路時辰漫長,講講故事也算給大家解解悶。
看著蘇睿鼓勵的神情,梓楊硬著頭皮說道:這樓蘭是西域的古國名,最早見於漢代的《史記》,那時候樓蘭的政權跟西漢挺不對付,經常攻掠漢朝的商隊,殺害漢朝使臣。
那漢武帝也不是善茬,忍了一段時間后決定派兵攻打,後來終於降服,不過那時候的樓蘭統治者是標準的牆頭草,一會降漢,一會兒投降匈奴,這兩面派做的也是很嫻熟。結果惹得兩邊都不高興,多次發兵攻打,你打完了我來打,這樓蘭哪個也打不過,只能夾在中間受氣。
戰敗之後,樓蘭把兩位王子分送匈奴跟漢朝,作為質子(也就是你們美國人經常掛在嘴上的「人質」),希望能換得平安。後來這樓蘭王病故,樓蘭政權要求漢朝把質子送回去,但是這樓蘭王子是個不爭氣的傢伙,脾氣暴躁,在漢朝經常觸犯刑律,當朝為了治治他的脾氣,就給他施以宮刑,就是割了jj(說著往老王襠下比劃了一下)。
這王子繼位沒辦法傳宗接代怎麼行呢,樓蘭人沒有辦法,只好重新立王,後來這樓蘭王又翹辮子了,這次匈奴搶先把樓蘭質子送了回去,並告訴質子說:我把你送回去當國王,以後咱匈奴樓蘭就哥兩好了啊。
漢朝聽樓蘭新立國王,就命令這個新王來拜山頭,這新王哪兒敢啊,你連我們人質的雞雞都割了,我這去了還有好嗎?於是想了各種理由推脫,說剛當上國王,家裡事兒多要處理,以後有機會再來玩兒。
那漢朝也不勉強,就命樓蘭負責漢使和途經漢朝商隊的糧食和飲水。本來這事兒就這麼過了,但是這樓蘭人老實了沒幾天又開始折騰。仗著有匈奴人撐腰,數次出兵攻劫、襲殺漢使。
樓蘭國自己家裡也不太平,樓蘭王有個弟弟叫尉屠耆,跟這新王也不對付,但是勢單力薄,也沒辦法。後來被欺負的不行了,一咬牙、一跺腳就投降了漢朝,把匈奴跟樓蘭勾結的這些破事兒都報告給了漢庭。
樓蘭官方見隊伍里除了叛徒,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徹底倒向匈奴,繼續攔截攻殺漢使,那時候西漢正在開拓絲綢之路,樓蘭這麼一搞,致使西漢與西域諸國之間的往來交通受到了很大阻礙。
後來,這漢朝出了個英雄人物,就是大將軍霍光,他派了一個叫傅介子的人帶了兩個手下到了樓蘭,說漢庭要賞賜他,這樓蘭王也是個沒腦子的人,一聽有好處就很高興,就要請客吃飯。結果這傅介子當場就把樓蘭王灌醉了,然後跟兩個手下把他殺了——這膽量也算沒誰了。
這傅介子也是個有膽色的人物,把人家國王給幹了,還嚇唬樓蘭人說「樓蘭王負罪於朝廷,天子遣我來誅殺他,現在當更立在漢朝的王弟尉屠耆為新王。漢朝的軍隊馬上就能趕到,你們如果輕舉妄動,不過是自己招來滅國之災罷了!」這牛逼一吹,樓蘭人竟然了。
這尉屠耆被立為新王之後,就成了漢朝的傀儡,徹底降服漢朝,後來樓蘭國名改為鄯善,遷都扞泥城也就是現在的若羌附近,我們今天要去的地方。
梓楊繪聲繪色地把這段野史講完,一車人包括蘇睿跟老王都聽得津津有味。
蘇睿道,「樓蘭的歷史我多多少少聽人說過這麼一點,但是第一次聽到這麼有趣的說法!!」
梓楊摸著頭嘿嘿一笑,「很多人都說歷史是枯燥的,我覺得還真不是那樣,關鍵看你怎麼去讀歷史。」
蘇睿點點頭繼續發問道:「按理說這樓蘭降了漢朝之後,有了絲綢之路的地理優勢,應該是發展的繁榮昌盛才是,但是為什麼會突然消失了呢?」
梓楊道,「不光是樓蘭,實際上在公元400年左右,樓蘭以西有多個國家先後神秘消失,尼雅、喀拉墩、米蘭城、尼壤城、可汗城、統萬城等,這些城市的消失非常突然,而且非常蹊蹺。」
老王此時也來了興緻,「怎麼消失的?是不是外星人乾的?講講,講講!」這傢伙也是跟外星人杠上了,一有點事兒就往外星人身上丟鍋。
梓楊白了他一眼:「很多歷史學家把這種大規模的消失事件定義為是羅布泊位置移動,導致這些地區沙漠化,種族先後遷徙。不過我覺得這裡面疑點很多,如果是種族遷徙的話,怎麼可能不留下一點史記資料?再說那些遷徙的人都哪裡去了?」
梓楊咳嗽了兩聲繼續道:「根據史書記載,1901年,『外國友人』斯文?赫定發掘樓蘭城內遺址點,獲取大批漢魏和羅馬古錢幣、具有中亞希臘化風格的建築木雕、寫有漢字的紙片、竹簡和幾支毛筆……要知道那時候樓蘭受中原文化影響,已經具備一定的文明程度,從樓蘭遺址發掘的文字和資料也可以看出。那時候已經有了專門的史官之類的行政機構。如果有什麼遷徙之類的變故,應該在歷史上或多或少有記載才是,但是實際上關於這段歷史的記錄卻是一片空白。」
「關鍵的是,從當初樓蘭遺迹看,這古城消失的非常突然,甚至可以說用狼藉來形容。」
「中國歷史上的高僧法顯西行取經,途經此地,他在《佛國記》中說,此地已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為標識耳』。很顯然,當時的樓蘭已經消亡,從他的記錄里也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突然事件,很多人莫名其妙的就暴斃了。中國人死者為大,如果不是什麼突然的變故,不會讓親人的骸骨暴屍野外。所以說,這很有可能是個集體突發事件。」
「這幾年還有一種說法是,樓蘭的滅亡是因為遭受了史無前例的乾旱造成的。
關於乾旱說最主要的論據就是《水經注》的一段記載。當年樓蘭人在羅布泊邊築造了10多萬平方米的樓蘭古城。東漢以後,由於當時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濱河改道,導致羅布泊湖面萎縮,樓蘭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來到樓蘭,又召集鄯善、焉耆、龜茲三國兵士3000人,不分晝夜橫斷注濱河引水進入樓蘭緩解了樓蘭缺水困境——後來,樓蘭還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環境保護法典。」
「不過這個說法也有很大缺陷,樓蘭古城就在羅布泊的旁邊,按理說不至於水盡糧絕的地步。畢竟歷史上的羅布泊是我國西北乾旱地區最大的湖泊,湖面面積最高達12000平方公里,即使經過多次的河道改流,湖面萎縮,上個世紀初仍達500平方公里,直到1972年,才最終乾涸。顯然缺水這一說也站不住腳。」
」前面提到的那位『外國友人』斯文.赫定認為,樓蘭的消失與羅布泊的南北游移有關。羅布泊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左右。3000多年前有一支歐洲人種部落生活在樓蘭地區,1500多年前樓蘭再次進入繁榮時代,這都和羅布泊游移有直接關係。「
」不過後來有地質學家證明,從羅布泊湖底的地址構造來看。並不存在遊離的現象。「
」關於樓蘭滅亡的說法還有幾種,一是消失於戰爭,公元五世紀后,樓蘭王國開始衰弱,北方強國入侵,樓蘭城破,后被遺棄。
還有一種說法是樓蘭是被瘟疫疾病毀滅。
更離奇的說法是,被生物入侵打敗。
樓蘭文明跟羅布泊文明之間有太多無法解釋的秘密,太陽墓、樓蘭女屍、小河墓地,幾千年間,發生了太多,關於這方面的史記、小說、流言有很多。一百多年來研究的學者也是數不勝數,但是沒人有足夠的證據能揭開這裡面的秘密。「
汽車顛簸前行,梓楊也把樓蘭的各種歷史、傳說、野傳一一講述給眾人聽。
聽梓楊說完,蘇睿讚歎道,「好專業啊,我這個考古系的人都沒你懂得多。」
梓楊表面上謙虛道,「課本上的東西都很嚴謹,所以有時候野史、民間傳說的資料更豐富一些。」心裡卻想,如果不是為了研究十二張紙皮,我才不會花那麼多功夫研究這些。為了你們這次考察,我提前可是做了不少功課,要背這麼多東西我容易么我!
這時,一直坐在前排的亞歷山大也回頭看了他一眼,表示我很欣賞你的意思——貌似剛才一直在傾聽。
梓楊心裡一驚,這老外聽得懂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