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宋開發商> 第五十八章 王欽若的緩兵之計

第五十八章 王欽若的緩兵之計

  這時丁謂道:「陛下,微臣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計策。」


  真宗皇帝道:「丁愛卿,一向機智過人,定然有良策了。」


  丁謂一向以曹操、司馬懿自居,思考問題也常常出人意料之外,便道:「依微臣之見,只有徹底斷了公主出家的念頭,乾脆就來個絕戶計。」


  真宗皇帝聽了大感興趣,往前探了下身子道:「丁愛卿,何謂絕戶計?」


  丁謂狠獃獃的道:「要想斷絕了公主出家的念頭,唯一的辦法就是將那玄妙觀一把火燒了,沒了寺觀,看公主到那裡出家去。」


  真宗皇帝沉吟道:「這怎麼可以呢,諸位身為國家棟樑,怎麼能去干那些雞鳴狗盜之事。」


  丁謂道:「陛下,你誤會,微並沒有說自己去放火,咱們可以僱人去行事的,相信重賞之下必有人願意為皇家效力的。」


  真宗皇帝還沒有說話,李迪大聲道:「丁公言,這純粹是扯淡,咱們是皇帝的臣子又不是什麼江洋大盜,怎麼能幹那些屑小之徒所做的齷齪之事呢!」


  丁謂爭辯道:「這怎麼能說是扯淡呢,兩權相害取其輕的。現在正是秋季,風乾物燥,咱們僱人放火后,就說是那玄妙觀自己不小心失了火,別人怎麼會能想到我們的頭上呢。」


  李迪愈發生氣的道:「豈有此理,你真是越說越下道。那玄妙觀是什麼地方,那可是京城有名的道觀,丁公言你可別忘了,道教是咱們大宋國的立國之本,如果一把火將玄妙觀燒的,惹得天怒神怨,說不定會降下什麼樣的災禍呢。」


  真宗皇帝一聽,這李迪說得不錯,想當初他的伯父太祖趙匡胤打天下時,沒少得到華山道士陳傳老祖的幫助,並且大宋自立國以來,始終遵循著道家鼻祖老子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宗旨治理天下的,如今為了公主出家之事,就一把火將那玄妙觀化為灰燼,於情於理都是太過分的,這要是讓天下人知道了,豈不笑掉大牙。


  想道這裡真宗皇帝道:「李愛卿說得對,再怎麼著朕也不能因私廢公的。」


  說完又看了李迪兩眼道:「李愛卿,你有沒有什麼好的想法呢!」


  李迪吭哧的半天道:「陛下,事發突然,倉促之間臣還沒有想出什麼好的辦法。」王欽若道:「陛下,為臣以為,當今應以緩兵之計對待公主出家一事,方為上上之策。」


  真宗皇帝道:「王愛卿,何為緩兵之計呢!」


  王欽若咳嗽了一聲道:「公主出家事發突然,一時間大家都拿不出好的辦法來,也是情有可諒。微臣以為,目前最好在以不變應萬變,暫時讓公主出家,等大長公主在那玄妙觀呆上一年半載,把不快的往事忘卻了,陛下再下道聖旨,讓公主還俗,也未嘗不可的。」


  寇準一向與王欽若唱反調,這時又不由自主的站出來道:「陛下,千萬別聽王欽若信口開河的一面之詞,從古至今那有皇家之人出家的道理。」


  王欽若聽了寇準這番話不僅哈哈大笑道:「大家都說宰相大人博古通今,學識淵博,其實也不過爾爾。」


  寇準氣得鬍子直翹道:「王大人,此話怎麼講?」


  王欽若面帶嘲諷的道:「說你孤陋寡聞,好像王某人貶低你寇大人是的,難道宰相大人沒聽說過武周皇帝與楊玉環的故事嗎。」


  寇準一聽猛然想起了唐朝武則天曾經出家白馬寺與楊貴妃出家道觀的往事,尷尬的笑了笑自嘲道:「這個嗎,老夫一時性急,倒忘記了。」


  李迪道:「陛下,臣認為王大人的緩兵之計還是可行的。」


  這位李迪李復古本來與王欽若是格格不入的兩派之人,此時之所以這般說,那是因為寇準備平時總愛裝逼,對一些大臣們往往是排擠打壓,因此得罪了李迪,所以這位李迪才傾向於王欽若緩兵之計一說,再者,李迪那也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之人,可以說是有著較強的洞察力,在心裡揣摩去目前真宗皇帝一定會認可王欽若的緩兵之計,就來個先人一步,提出贊同。


  真宗皇帝一看平日里一本正經的,與王欽若一直唱反調的李迪都認可了緩兵之計,便點頭道:「好好,那就按王愛卿的主意辦,這件事情先緩一緩吧。有些事情是久拖則圓嗎!」


  寇準一聽真宗皇帝採納了王欽若的緩兵之計,心道:「這好人難道都讓你王欽苦與李復古當了嗎!」便啟奉道:「陛下,王大人的緩兵之計確實可行,但微臣以為,既然公主已然去那玄妙觀剃度出家,那咱們就應該做出一些相應的安排。」


  真宗皇帝不解的道:「寇愛卿,何為相應的安排?」


  寇準道:「請陛下馬上下旨,讓戶部撥付些銀兩給玄妙觀,用來對寺觀的修葺,以免委屈了在那裡出家的大長公主,同時還應從禁軍中選拔出一些精幹人員,在玄妙觀四周嚴密布防,以保證公主的安全。並且下旨讓公主的貼身使女小李子,帶發出家,去玄妙觀隨侍大長公主左右。」


  真宗皇帝贊同道:「好好,還是寇愛卿想得周到,就按你說的辦法去安排吧!但要記住一點切不可大張旗鼓的,以免擾得玄妙觀附近的居民不安。」


  寇準順勢拍了個大馬屁道:「陛下真是聖明之主,時時刻刻將百姓掛在心上。」


  真宗皇帝被這個馬屁拍的眉開眼笑道:「百姓乃是天下安穩之基石,只要百姓都能安居樂業,那才是我大宋的福祉。」


  李迪道:「陛下,宰相大人提出的這三個主張確實是面面俱到,可是,應該給那玄妙觀撥付多少銀兩呢!」


  真宗皇帝聽李迪這麼一說,愣了下神道:「這個嗎,朕也不知道該撥付多少銀兩是好。」說著將目光看著丁謂道:「丁愛卿,你看撥付多少銀兩合適呢?」


  真宗皇帝之所以問丁謂,因為丁謂是那個時期有名的經濟學家,特別精於資金的運作,並且丁謂曾經在戶部任過通判。


  丁謂一聽真宗皇帝問道了自己的頭上,便上前一步道:「陛下,臣以為,那玄妙觀主持之所以敢收留大長公主在那裡出家,無外乎有兩點。」


  真宗道:「哦,難道這裡還有許多的說頭,是那兩點?」


  丁謂侃侃而談道:「其一,那妙音師太是想借公主尊貴的身份顯耀一下玄妙觀的門面,以爭得香火旺盛;其二,妙音師太收公主為徒,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得到皇家更多撥付銀兩,使得玄妙觀在她的手裡能發揚光大。」


  聽了丁謂這番話,真宗皇帝兩手拍著龍案道:「好,丁愛卿不愧為我大宋的頂級經學家,這般分析真是一針見血。可是這話又說回來了,你看給那玄妙觀撥付多少銀兩是好呢!」


  丁謂沉思了片刻道:「陛下!撥的太少顯得酸寒,撥的太多又有傷國力。微臣以為咱們給她來個不多不少最好。」


  真宗皇帝道:「何謂不多不少呢。」


  丁謂道:「臣以為,五萬兩恰好。」


  這時許久沒有發話的王欽若道:「喲喲,丁大人,你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呀,一張嘴就是五萬兩,你以為我們大宋的銀子都是大風刮來的嗎!」王欽若之所以這樣說,倒不是針對丁謂的,他是沖著寇準去的,因為撥付銀兩的事情是寇準提出來的,所以他才要說上幾句的。王欽若與寇準兩人始終是針尖對麥芒的,事情無論好壞,凡是寇準擁護的,他就要反對,凡是寇準反對的他就要擁護,反之,寇準對對待王欽若也是這樣的。


  丁謂聽王欽若這麼一說,抬頭看了看真宗皇帝,真宗皇帝面無表情,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嘴臉,便不甘示弱的道:「那麼王大人,依你之見,撥付多少銀兩是好呢!」


  王欽若也不傻,玩起了踢皮球道:「眼下,雖然我大宋經過的平五年來的勵精圖治,的確是國富民強,可是這泱泱大國,尚不知有多少黎民百姓,還未能沐浴皇家的浩蕩恩澤,俗話說好鋼用在刀刃上,至於給玄妙觀撥付多少銀兩,還請陛下定奪。」


  真宗皇帝一聽心裡暗罵道:「這個該死的王欽若,一陣夸夸其談,你讓朕怎麼定奪是好?說多撥付一些吧,那就給人以營私舞弊之嫌。說少撥付一些吧,又對不起自己的寶珠。」想到這裡,真宗皇帝也玩起的深沉道:「這事還真讓朕左右為難,還是請你們向幾位商量商量再說吧!」


  寇準、王欽若,丁謂、張耆、李迪等五人面面相覷了起來,許久,這養心殿沉寂在一片難耐的靜寂之中。


  真宗皇帝看到諸位大臣們都沉默不語,便指名道姓的道:「寇愛卿,既然大家都不說話算,那麼你這位眾臣之首有何高見呢!」


  寇準一聽皇帝點到的自己的頭上,只好硬著頭皮道:「陛下,其實這事也不難辦的,這撥付銀兩之事,有人說多有人說少,意見一時恐怕難以統一起來,但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在公主已經住到了玄妙觀,因此這事不能久拖不決,微臣就折衷一下王大人與丁大人兩位的意見,認為此次對玄妙觀撥付的銀兩應該為二萬五千兩,最恰當不過了。」


  寇準的確是老奸巨猾,來了個馬糞蛋子兩面光,誰也不得罪,不愧是兩朝元老。養心殿上的眾人一聽,不由的內心齊聲稱讚道:高,實在是高,不愧人家能屹立在朝堂之上多年不倒,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寇準確實不是一般的炮。


  真宗皇帝點了頭點道:「好!諸位愛卿,宰相大人已經說了撥付銀子二萬五千兩給予玄妙觀,不知大家還有什麼意見?」


  王欽若、丁謂、李迪、張耆等人一聽,好嗎,你當皇帝的嘴裡都喊好了,我們還能說不行嗎,那不是找不自在嗎,於是齊聲道:「陛下英明!」


  真宗皇帝「啪」一拍龍案道:「既然諸位愛卿沒有異議,那就這麼定的。」接著對司禮太監道:「傳朕的旨意於戶部,著即日撥付白銀二萬五兩於玄妙觀,用於寺觀修葺,不得有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