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帝王無雙> 第102章 抽絲剝繭

第102章 抽絲剝繭

  朱純上奏了三本摺子,周雲瑞回了他一紙聖旨,聖旨的內容讓朱純差點氣死。聖旨上沒有寫明白原因,只給了一個結果,朱純繼續為相,但是變成了左丞相,由司馬南任右丞相。同時,朱純原來直管的幾個要害部門全部交由司馬南接管。


  看完聖旨后,朱純半晌無話。他很難接受這個結果,但是他也得認,而且他還不能問為什麼,因為他不知道周雲瑞究竟抓到了他多少把柄。


  「罪臣謹遵聖命。明日便與司馬大人進行交接。」


  朱純如今也想明白了,他沒有必要跟皇上進行直接鬥爭,他也鬥不過。他把所有的希望都都放在了郞蒙身上,那才是他最為重要的事情。只要那件事謀劃成功,整個大周王朝就得改天換地,屆時,他失去的都會加倍拿回來。


  周雲瑞知道朱純不服氣,但是就願意看那個老狐狸不服氣卻還沒有脾氣的樣子,他要的就是逼朱純狗急跳牆以便露出更多的狐狸尾巴。


  「丞相果然是深明大義,交接之事就由你直接跟司馬丞相對接吧。不過,朕此次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朱大人日後還有官復原職的可能。」


  「老臣不敢,老臣凡事皆聽皇上的。如果沒有其他事情,老臣懇請告退。交接事務較多,老臣還得會相府好好準備。」


  「去吧。」


  周雲瑞也不想多看朱純一眼,便讓他走了。同時,他又將魏夫子叫了進來。


  魏夫子進來后,周雲瑞直截了當的問道:「魏公爺,你覺得司馬大人如何?」


  「不知皇上是指哪一方面?」魏夫子猜到皇上又要跟他打聽消息,但地知道是哪一方面的才行,要不然,萬一說了不該說的怎麼辦。


  「魏公爺聰明,非要讓朕挑明了不成?」


  魏夫子尷尬一笑,回道:「老奴實在愚鈍。」


  「你呀你……」周雲瑞指了指魏夫子,說道:「司馬南有能力是不錯,也的確是一心為國,但為人處世那股迂腐勁卻是改不了的。之前,就朱肖山處置一事,他臉上兩道摺子,都讓朕給扔出去了,可當他第三封摺子遞上來時卻戳中的朕的心窩。朕可不相信那是他自己的主意,而且他能在短時間內把摺子遞上,顯然是沒有離開皇宮,是不是去了一趟司監處啊?」


  司馬南一個大活人,而且位高權重,從暖陽閣出來后直接去了司監處,但凡看見的人哪能記不住?這哪還用皇上親口問?宮內那幾個小太監都知道。但皇上既然開口問了,顯然是有別的意圖。


  「回稟皇上,司馬大人的確是去過老奴的司監處。他也正是為了朱肖山一事來請教老奴的,老奴不敢多言,只是隨便聊了幾句家常便離開了。至於司馬大人如何上奏的摺子,老奴實在不知。」魏夫子倒是沒有說謊,而且他也沒必要說謊,因為皇上肯定早就知道了。


  「朕並不是指魏公爺為司馬南出主意一事,而且,魏公爺能為司馬南指明道路,倒也是一件好事。朕不理解的是,司馬南為什麼會想到去司監處求解呢?蕙蘿宮可還有一位太后,他怎麼不去蕙蘿宮呢?」周雲瑞其實想知道的是什麼樣的高人在司馬南背後指點。


  魏夫子其實在司馬南入暖陽閣的時候就由此疑問了,當時他的第一個反應是皇上讓司馬南去司監處的。這完全合情合理。不過,今日聽皇上如此一問,也倒是有些疑惑了。


  「回稟皇上,恕老奴直言,老奴還以為是皇上您讓司馬大人到司監處的呢……看來,我們都疏忽了……」


  周雲瑞一想,不由笑了笑,說道:「的確如此啊,誰又能想到他突然會如此開竅呢?朕猜的是你為他出了主意,你則是猜測是朕讓他去的司監處……哈哈,有意思了。魏公爺,朕特許你派人調查一下,朕非常想知道到底是哪位高人在背後指點。」


  去調查一個丞相畢竟是件大事,沒有皇上特許,誰也沒那個膽子。所以,周雲瑞口諭魏夫子去辦理此事,算是給他了特權。


  司馬南的事情放一邊,周雲瑞又想起了朱純,看了一眼旁邊的那一堆紙張,上面詳細記述了朱純為官以來的所做作為,真可謂是誅滅九族了。但是,那還只能算作是搜集而來的信息,並非是證據,還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去一一驗證真實性。


  「魏公爺,朱大人的事情還勞煩你繼續費心才行,朕希望在登基之前就把此事解決了。」


  魏夫子明白周雲瑞所指,回道:「老奴定會全力以赴。不過,老奴有些擔心萬一走漏了風聲,可能會出現狗急跳牆的局面。」


  「狗急跳牆?哈哈……朕倒是想看著這一幕發生,那樣就不用花那麼多時間去搜集證據了,更禍國殃民,直接砍了就行!」


  「皇上,老奴指的還有西北那邊……」一個朱純有何懼?怕的是他與西北軍的結盟,內為文臣,外有軍隊,到那時可就是內戰了。


  周雲瑞用手指輕輕的敲了敲桌子,說道:「朕豈能考慮不到?不過,就目前情況來看,他們二人還沒有直接接觸,但並不代表他們沒有共同利益。魏公爺說的沒錯,的確可能會出現狗急跳牆的可能,所以,朕才將林縱從南陽關緊急調回來。」


  「林將軍回京的確是非常及時,但老奴有個大膽的猜測,不知可講與否?」


  「說!在朕面前什麼話都可以說。」


  魏夫子低聲的說了一句:「十三王爺。」


  「十三弟?肅王?」周雲瑞腦中閃過一絲火花,讚歎道:「魏公爺提醒的好!朕差一點忽略這一點。」


  「老奴雖然不懂什麼朝政,但卻知道一個淺顯的道理,歷朝歷代,鮮有大臣造反的現象發生,都是皇子爭鬥。即便大臣有心謀反,可也得順應天意,否則是根本站不住腳的。所以,如果有人對聖上不利,他們就得想好備選人員,最合適的無非就是肅王。」魏夫子早已看透,但皇上不提,他一個宮中的公公又怎麼能主動進言,那可是犯了大忌。


  「魏公爺分析的有理!自朕執政以來,十三弟那邊便沒有了消息,朕也就沒放太多的心思在那邊。看來,十三弟才是一顆最重要的棋子。」周雲瑞說到此事時,卻也想起了另外一件事,一時讓他茅塞頓開。


  「魏公爺,朕會好好關注此事的,你把林大哥叫進來吧,朕有事交待。」周雲瑞是個十足的行動主義者,只要碰到事情,第一時間便要解決。


  魏夫子退出后把林若成叫了進來。


  「林大哥,你還記得朕之前提過與傅婉莎同時進京的還有一定轎子嗎?」


  林若成當然記得,他當時接到傅婉莎時正是想起此事,才立刻帶人出去尋找,卻什麼也沒見到。今日突然見皇上提及,可能有了眉目。


  「皇上,末將記得,一直安排隱衣衛的人去調查,但至今毫無頭緒。」


  「當然不會有頭緒了。朕問你,你派人去肅王府查過嗎?」


  林若成搖搖頭,回道:「末將還真沒有派人去查過,難道郎國公跟肅王有勾結?」


  「現在還不好說,但並不排除這種可能。」周雲瑞想了想,便吩咐道:「立刻派人到肅王府去查,不過記住一點,不要用朝廷的人。朕可不希望被李太妃抓住什麼把柄,如果再鬧到太后那邊,事情可就麻煩了。」


  周雲瑞的顧慮並不無道理。


  幾個月前,他跟肅王為了爭奪皇位可謂是絞盡腦汁,各自使勁渾身解數,就差一點調集軍隊動刀動槍了。最後,他這個瑞王掌權執政,也通過一系列手段打壓了肅王。肅王在雲太后及李太妃的出面之下算是保住了性命,也主動解了兵權,現在只領了一個閑職,而且肅王府也再無有過什麼過錯。


  如果在這個時候,皇上突然派人去肅王府上查,即便是肅王咽了這口氣。知道消息的李太妃也不會善罷甘休,會認為皇上在趕盡殺絕,一定會鬧到雲太后那裡。


  屆時,雲太后如果過問,周雲瑞該如何答覆?

  如果文武大臣也知道了,會不會認為皇家又將內鬥?自己人都明爭暗鬥甚至是刀劍相向,還談什麼治國平天下?讓老百姓怎麼看待?


  所以,想來想去,周雲瑞才決定讓林若成不要動用朝廷的人。林若成領命后也不多問,他只要執行就行,他心中已經有了最佳的人選,只要那兩位出面,什麼問題都能解決。


  安排完林若成之後,周雲瑞又把剛剛回京的林縱叫進了暖陽閣。


  林縱出巡幾個月,一心為朝廷辦事,被突然召回,自然猜到有重要事情需要他來處理。回京時,他想第一時間入宮面聖,卻被一道聖旨擋在了外面,聖旨的意思很簡單,讓他在家修養兩日。


  對於這道聖旨,林縱是感激不盡的,他與家中夫人幾月未見,自然是甚是想念。


  家事已了,再辦事時便沒了後顧之憂,這就是周雲瑞的用人之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