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 解兵權
蕙蘿宮那邊,李太妃前腳剛走,便有躲在暗處的小太監立刻跑到了暖陽閣那邊,如實的稟告給了魏夫子。
魏夫子便又如實的稟告給了皇上。
皇上難得有了一點時間,正在悠閑的作畫,眼也不抬,說道:「魏公爺,此事你怎麼看?」
魏夫子不怕皇上跟他打聽消息,怕就怕向他徵求建議。大周律令明文規定,太監不得干政。但是皇上問話,又不能不回答。
想來想去,魏夫子才回道:「老奴愚鈍,看不透其中玄機,一切都以皇上旨意為準。」
老狐狸果真是老狐狸,一句話又推回給皇上了。
皇上嘴角一笑,拿筆點了點御貢宣紙,說道:「既然是以朕的旨意為準,那朕命你實話實說。」
你個老狐狸不是玩太極嗎?那朕就跟你耍無賴!
魏夫子眼見躲不過,只能硬著頭皮說道:「老奴以為,如果肅王主動交出兵權,尚可留其一命。」
「噢?」皇上故作驚訝,說道:「朕什麼時候說過要肅王的命了?」
魏夫子憋了一口氣,差點沒喘上來。心想,這不明擺著嗎?你把縱火犯死死的看押在天牢,而且已經得到了供狀,上面明明寫著是肅王指使的。一個親王派人進宮燒了當今皇上的偏殿,這罪過還不夠殺頭的嗎?
對,皇上是安排了刑部跟大理寺的人全力偵查,可有個屁用?那也不過是演演戲而已。
見魏夫子一臉難受,皇上又呵呵一笑,說道:「朕要的是大周江山穩固,只要這一點能做到,任何事情都可以商量。君臣,君臣,沒有朝廷眾臣支持,又哪來的皇上?朕可不是一個隨便殺人的劊子手。不過,話又說回來,事情已經發展到如此地步,總也得有個恰當理由吧?總不能肅王主動交了兵權,朕就不追究縱火一事了。如此一來,朝中大臣豈不是認為縱火一事乃是朕一手安排的?」
魏夫子哪能料不到這一點,早已經想好了理由,便回道:「一來,肅王確實有領軍打仗之能,雖然好高騖遠,但也曾有過軍功;二來,肅王麾下有兩支嫡系軍團,分別是東部的飛魚軍團以及南部的琅琊軍團,雖然都是肅王的極大擁護者,但對於抵禦東部海賊入侵和南部叛軍作亂都起了一定的作用,功勞還是有的。老奴以為,雖然縱火案的最終主謀都指向肅王,但是僅憑一人口供,恐怕難以堵住朝中大臣的嘴。如果真要殺了肅王,朝中大臣有異議是其次的,就怕李太妃魚死網破,老奴以為最終會很難收場。」
見皇上停筆半懸在空中若有所思的樣子,魏夫子又趕緊說道:「這都是老奴愚見,一切還需皇上定奪。」
皇上沒有搭話,而是快筆疾書,寫了一會後,才悠悠的說道:「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怎麼不說了?」
魏夫子一臉的裝傻,很是疑惑的看著皇上,最終搖了搖頭,回道:「老奴愚鈍,想到的就只有這些。」
皇上笑了笑,說道:「蕙蘿宮那位你怎麼不說了?」
魏夫子趕緊彎腰低頭,回道:「老奴不敢。」
「你不敢說,那朕說。」皇上看著案前剛剛寫完的聖旨,說道:「太后已經答應了李太妃會保肅王一命,如果朕決意殺了肅王,就相當於是向太后宣戰。太后現在正在垂簾聽政,而且還有朝中的幾位元老極力支持,朕此舉無意是以卵擊石。對嗎?」
魏夫子沒敢說話,只是若有若無的點了點頭。
「也罷!朕就還太后一個大人情!」
皇上說完后,將筆擱下,同時又一臉嚴肅的補充道:「不過,敲山震虎這一局棋還是要下的。」
魏夫子心中咚咚直跳,他越來越害怕眼前這個皇帝了,做事果斷縝密,且足智多謀,膽量也大,完全不是以前那個風流快活的瑞王了。
「朕已經擬好聖旨了,如果肅王還了兵權,魏公爺就親自去宣旨。另外,縱火案一事就此打住,就當沒有發生過。不過,剛才朕也交代過,要敲山震虎。魏公爺應該知道該怎麼做。」皇上說完后便示意魏夫子可以出去了。
魏夫子小心翼翼的拿起聖旨,明顯感覺自己的雙手在發顫。皇上竟然要讓他去對付雲太后,哪能不膽戰心驚。但皇命大如天,也只能乖乖的去執行。
第二日,肅王早朝時主動遞交了一份奏摺,內容很簡單,說自己既然是大周親王,主要職責應該是輔佐皇兄管理朝政,領參知政事一職即可,至於懷化大將軍一職請求辭去。
朝堂之上顯然是一陣熱議,權力漩渦中心的那幾位都心知肚明怎麼回事,看破卻不能說破。況且,誰有那麼大的膽子敢去跟皇上理論理論?
皇上見肅王的態度堅決,也就允了。
早朝散后,魏夫子便帶著幾個小太監直奔肅王府,宣旨肅王領參知政事一職,並封觀文殿大學士。
肅王府剛接了聖旨,李太妃便已經得知了消息,心中直感激雲太后的指點。於是,立刻派人將訓好的鸚鵡趕緊再次送到蕙蘿宮,同時,什麼翡翠玉器一大堆,也一併孝敬了雲太后。
與此同時,李太妃也沒忘了皇上,立刻差遣貼身侍女將自己親手做的糕點送到了暖陽閣。
又過了兩日,東宮縱火案破案期限已到,而刑部和大理寺竟然一點頭緒都沒有。於是,皇上親自下旨降罪。
刑部及大理寺辦案不力,刑部尚書閆松及大理寺卿陸東離皆降職,刑部的幾個侍郎及執事更是連降兩職,派到地方任職。而大理寺的兩個少卿,直接被解職放到了軍中效力。
由於刑部在左丞相司馬南治下,司馬南也因為辦事不力被罰俸半年。
至於吏部,有嚴重的用人不察之責,吏部尚書鄧冒罰俸祿半年,官降半職。同時,直接負責吏部的右丞相朱純雖然遠在中州修建皇陵,也一樣沒有躲過,被罰俸三個月。
接到聖旨時,朱純還一臉的懵圈,心想,老子一直老老實實待在中州太平山上修建皇陵,招誰惹誰了?竟然莫名其妙的被罰了俸祿!罰俸祿是小事,堂堂一品大員受此等待遇,說出去不夠丟人的!
再者,銀狐軍團的小祖宗郎少傑還發現了修建皇陵時的貪污案件,正整天攪得朱純團團轉,哪還顧得上朝中那些破事。
莫名其妙被罰了俸祿,倒也無所謂,但當聽說肅王移交兵權之後,朱純就已經嚇傻了。他根本沒有想到才僅僅兩個月時間,剛上任的皇帝竟然就輕輕鬆鬆的解決了肅王的威脅。一想到此,朱純便覺得後背發涼,他非常堅決的準備回京一次,要不然自己扶植的那些人全被解決不說,恐怕自己都說不定到時是怎麼死的。
就在朱純思前想後如何尋找機會時,朝中又突然發生了一件天大的事情:秘密關押在天牢中的縱火犯突然死了。而當夜輪值守衛是內務府慎刑司的人。
朝中誰人不知內務府是雲太后的嫡系?此事突發,難道是皇上開始對雲太后動手了嗎?一時,朝中暗流涌動,大周王朝兩個權力最大者即將短兵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