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挖人

  東西方對立,老死不相往來,使得能在雙方間流動的人很少;龍建華雖然很早就布局進入華約,但是因此原因沒有收到多少回報,給人一種勞民傷財的感覺。

  現在華約鬆動,大廈將傾,這裡就是重點方向了。市場要佔領,人才要招引,技術要買入…有很多事情可做。

  在爾巴喬同志的努力下,蘇聯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革,使得集中的權力架構變得鬆散,加盟共和國紛紛起了心思。

  做一個加盟共和國頭頭,哪有一國首腦來得過癮?

  最早顯出苗頭的就是立陶宛,已經決定要脫離蘇聯,只不過沒得到承認。

  一家酒館內,二十餘個卡座,只有四個坐了人。

  在角落的卡座上,一個三十餘歲的黑頭髮黃皮膚的男子正和一個四十來歲的男子對坐,桌上擺著兩瓶華夏高度酒,還有兩熱兩冷四道菜。

  黃皮膚的是信息部駐立陶宛負責人譚潤祥,另一個是大學教授、激光專家阿薩巴夫。

  譚潤祥拿出一本重世集團產品宣傳冊遞過去,以正常的聲音說,「阿薩巴夫教授,這是我們集團的產品宣傳冊。我先給你簡要介紹我們重世集團……所以我認為我們的實驗設備是你們實驗室的最佳選擇。」

  現在的立陶宛窮得叮噹響,學校哪有錢去買儀器設備?

  阿薩巴夫拿著宣傳冊一頁一頁慢慢地翻,「我們確實需要電子顯微鏡等,不知你們的報價怎樣,以怎樣的方式交付……」

  譚潤祥低聲說,「阿薩巴夫先生,再次邀請你走出立陶宛,去香島或歐洲做研究。」隨後又以正常的聲音說,「你放心,我們重世集團產品的質量是世界同類產品中最好的,性價比也是最高的。」

  阿薩巴夫沉吟一會,以正常的聲音說,「我知道重世集團在這一領域的代表性,但我們現在的錢有些湊手,付款方式對我們很重要。」隨即低聲說,「感謝重世研究院注意到我,但這裡是我的祖國,不能在困難的時候棄之而去。」

  這是他們第二次見面,上個月在東捷毛尼國見過一次,喝了一頓小酒,以前都是通過電話聯繫的。

  阿薩巴夫是信息部瞄準的首批科學家,在上月的酒局中,譚潤祥就邀請他來重世研究院,後者答應當時沒具體回應,只說回來考慮考慮,所以在流動限制變小的時候,譚潤祥馬上過來了。

  譚潤祥面對門口坐著,掌握著談話的節奏。

  待最近一個卡座上的三人離開后,他輕聲說,「阿薩巴夫先生,上次因為場合不合適,所以只向你發出邀請,今天我向你詳細介紹一下重世研究院的情況。」

  「目前,我們研究院屬於世界最大的研究院,總部在香島,米國、歐盟、島倭國、澳洲和華夏等國家和地區建有二十二家分院,科學家近三萬人。可以說,只要有超過五所理工科大學的城市,我們都建有分院。」

  「我們集團董事長最注重技術研究,現在自己也在進行一項世界前沿技術的研究。如果你關注新型照明,我們龍董事長的團隊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阿薩巴夫驚訝地問,「重世集團是一個科學家辦的企業?」

  譚潤祥笑著說,「阿薩巴夫先生,我們集團是龍董事長一手建起來的。他不只是一個科學家,還是一個世界著名的管理大師。」

  「他最早的時候,用技術賺了第一桶金,接著收購企業;在企業辦起來后,他首倡了6S管理,現在全世界企業都在學習使用的,因此他成了管理大師,也被香島華文大學聘為教授。」

  「我們企業之所以能快速發展壯大,最早是因為他的專利,龍董事長現在獨有和共同擁有的專利超過1500項。因為他在技術方面的優勢,又被香島大學大學和華夏郵電學院聘為教授。現在,龍董事長帶著二十來個碩士、博士。」

  阿薩巴夫以不可思議的表情看向他,「世界上能有這樣的人嗎?世界管理大師,三所大學的教授,還要管理這麼大一家企業集團。」

  這些成績和榮耀,任誰都想不到會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

  譚潤祥呵呵笑道,「這個可以有,只是很罕見而已。我很幸運,能在龍董事長這麼一個人類奇才創建的企業下工作。」

  阿薩巴夫不解了,「他要管企業管理,又要進行研發工作,到了那樣層次的,還有很多人要交往,能面面俱到嗎?」

  譚潤祥搖搖頭,「在86年年底,我們董事長就把日常管理工作交給了管理委員會,從此把近半時間用於技術研究。但是,董事長不是研究院院長,只是一個榮譽院長,並不干涉研究院的日常管理工作。」

  阿薩巴夫喝了一口酒後摸摸鼻子,「這麼多人的研究院,每年的投入有多少?」

  譚潤祥自豪地說,「投入上是沒有固定的。研究院不搞年初預算,只是在項目立項時,由項目發起人進行預算,批准后就可以使用資金。前年,研究院投入的經費是22億美刀,去年是21億美刀。」

  阿薩巴夫正伸著叉子叉菜,聽到這話,叉子馬上掉落,拿起酒杯猛地灌一口酒,「咳咳」……被嗆到了。

  放下酒杯又拿起叉子叉起一塊肉,慢慢咀嚼后咽下,「聽你這麼介紹,好像研究院的管理很原始,完全沒有計劃性,就不怕資金供應不上嗎?」

  他不提巨額投入,而是提擔心資金的供應,提管理問題。

  因為這個數額,對他而言簡直不可思議,甚至對蘇聯來講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譚潤祥拿起酒杯伸向他,「我們龍董事長是世界首富,錢是不會缺的。至於這麼管理,董事長說過,沒有什麼管理模式是可以通用的,適合自己就行。」

  「所以,研究院的項目很廣泛。有集團提出的,有科學家自己提出來的,也有承包別的項目組的。總而言之,只要項目能立項,就不會缺資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