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柏林牆
7月23日下午六點,阿特丹林頓大道上的一間飯店內,龍建華正和一對五十餘歲的夫妻坐在靠窗的桌子旁。
前方是柏林牆,可以看到對面的勃蘭登堡門和東捷毛尼的房屋。
和他坐在一起的這對夫妻都是華人,也是鄒慶宇介紹、曾主動打電話聯繫過他的陶吉成、鍾念華夫婦。
因為都是老鄉,他的事情也辦得差不多了,所以打電話和他們約好在這裡吃頓飯,認識一下。
陶吉成是柏林工業大學材料教授,研究材料科學;鍾念華是柏林自由大學的教授,研究機電自控。
兩人都是出生在內地,出身北方殷實家庭。
鍾念華在三歲的時候就離開內地,經過香島來到歐洲,最後來到西傑毛妮國。
陶吉成則是十歲的時候隨家一路南遷,由於途中遇劫,家財全無,父親病故,不得不定居長鵑;高中畢業后,一個香島的親戚找到他一家,將其全部接走。
他嘆道,「讀高中的時候,家母身體極差,如果不是你爺爺奶奶施以援手,她老人家興許已經病故,我也沒機會來到這裡。」
「過年的時候,我們到鷹國和母親、弟弟一起過;聽說我知道你爺爺奶奶的電話,老人家馬上打電話到你家,卻無人接聽。後來才知道是去京都過年了,過了十五才回長鵑。」
「鄒兄叫你龍教授,我也叫你龍教授吧。叫你龍總龍董事長,顯得我們的距離更遠;這樣一叫,顯得親近。放心,我不是文人相輕,反而很佩服你做出這麼大事業。」
鍾念華笑道,「我們動手比動嘴多,都不應該算是嚴格意義上的文人。」
龍建華一愣,接著哈哈大笑兩聲,「鍾教授說的在理。」
鍾念華搖搖頭,「你算半個文人。」
看到他有些不解,「你還是管理學教授,那是社會科學;不像我們兩個,整天都是與各種材料打交道。」
龍建華哈哈一笑。
不過在他心中,覺得三人還是有一定的隔閡,不如和鄒慶宇來的親切。
鍾念華問道,「龍教授,你來柏林是考察市場還是遊玩,或者兩者一體?」
他呵呵一笑,「我在歐洲收購了三家企業,準備把研究機構弄到一起辦個研究院,地址就選在這裡。」
夫妻倆驚訝地對視一眼,同時扭頭問,「你準備在這裡建個研究院?」
鍾念華接著問道,「怎麼想起在這裡?萬一這牆倒了,那邊的人衝過來,會很亂的。我們的家人之所以的不在這裡,也是考慮這方面的因素。」
陶吉成也附和,「這裡確實危險,不知道哪天會爆發戰爭,把這一切都給毀了。再說,這裡的大學雖然不少,可你一個華人想辦研究院,會遇上很多問題。」
龍建華笑道,「研究院已經建立起來了,就在這條大道上。」
與他們想的正好相反,他還希望這牆馬上倒掉,這樣的話,可以利用東捷毛尼國的科學資源。
在現在這個時候,其實兩邊的研究力量是差不多的。
這邊的柏林自由大學,只是被米國從柏林大學搶來的很少一部分人而已。
當時米軍去搶人的時候,浩浩蕩蕩動用了五百多輛車;結果蘇軍的坦克轟隆隆開來,他們只搶了很少數師生和設備;即使加上後來逃過來的師生,也不到原來總人數的兩成。
鍾念華驚訝地叫出聲,「這就是說你以前已經來過這裡了?」
他搖搖頭,「我是第一次來。這個研究院的院長是伊塔利國人,副院長分別是丹馬科國人和斯韋德王國人。六百七十多人,已經全部到位。」
他這次視察奧特里弗公司時,直接把其研發副總裁任命為重世歐洲研究院副院長,把那班人也全部弄了過來。
前面兩個公司的成功經驗,讓他沒了多少顧慮。
直線管理有直線管理的好處,專業管理有專業管理的優勢;但總的而言,他更願意進行專業管理。
他抬手指向右側,「我們的研究院在那頭,買了兩棟樓以及附帶的三百畝地。兩棟樓可以容納兩千二百人,三百畝地正在按照一個齊全的研究院進行施工,預計明年下半年可以投入使用。」
兩人木然地相互看了一眼后,鍾念華問,「齊全,什麼意思?」
龍建華笑笑,「原本,有的研究對象是有一定範圍的。後來有個研究生物化學的博士來自薦,我忍不住把他留下來了;所以,現在是沒有範圍。」
隨後又覺得不對,「應該算是有範圍。本來想弄個經濟研究所的,後來我把那人放到銀行去了。」
鍾念華不再驚訝了,揉揉臉問道,「你還進入了銀行業?」
龍建華點點頭。
正欲回應,忽然外面傳來歡呼聲,他扭頭看向街道,只見一群人圍著一輛橋車歡呼。
只見轎車的後備箱罩掀起,一個青年扶著另一個青年從後備箱中下車,人群爆發出更大的歡呼聲。
陶吉成呵呵笑道,「聽說過很多次爬鐵絲網、跳鐵絲網、翻圍牆的,有成功的,有失敗的。沒想到今天親眼一見成功的,堪稱奇迹啊。」
他指指窗外,「站在地上的那個應該是西捷毛尼國人,到對面去探親,把那個青年藏在後備箱里;待檢查完他以後,他開車猛衝,超過了關卡,這才把那個青年帶了過來。」
見龍建華表現出不解模樣,他笑道,「那些翻鐵絲網、翻牆的就不說了。就說這種方式,他這個是一種,還有藏在空油桶里的。」
「現在來講,最有名的莫過於1964年10月那次,東柏林人竟然挖通了一條隧道,隧道從東柏林通向西柏林貝爾瑙爾大街一家麵包店的地窖。那次共有57人成功逃向西柏林,堪稱最大規模的逃亡。」
龍建華有些不解,「假如那些逃過來的人中有偽裝的,該怎麼辦?」
他們兩個同時搖頭,「不知道。」
鍾念華說,「想來會有控制措施的。1961年8月,那邊一個巡邏的士兵跳鐵絲網過來,後來在一家機械加工廠工作,現在還在那裡。」
PS:感謝「嵐」大大投10張月票,很惶恐,31日加工兩張以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