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採購成本
暗嘆沒完,陳阿實、錢桂堂和彭占奇敲門進來,錢桂堂拿著一沓紙走到龍建華跟前。
「龍總,這是我們的調查報告。」
龍建華接過這沓紙,示意他們三個坐一會。
這是一份調查報告,主要內容有兩項。
一是速食麵機械的零配件供應情況。按龍建華的設想,重世機械只生產那些關鍵部件,其餘的都在本地購買,這就要了解本地市場的情況。
一是內地風扇是否有進入香島的可能。雖然從表面看價格相差近一倍,但誰知道中間環節會產生多少費用?不賺錢的生意,傻子才會去做。
之所以要讓一個負責銷售的與一個負責原材料採購和質量管理的副經理親自去,龍建華有自己的考量。
現在的香島企業,產供銷的權力都集中在老闆手裡,下面分管的人只是名義上的,這家宏遠機械尤其嚴重。
讓他們兩個出去,一是為了接觸市場和配套企業,為今後擴大產能打下基礎;二是為了讓他們了解一些貿易的環節,雖然他知道幾十年後的,但現在是什麼情況,他自己也不知道。
看到龍建華不到一分鐘就翻完一頁紙,錢桂堂心中很痛苦。
這是他們兩個這兩沒日沒夜地在各地各部門奔波收集到的信息,結果老闆就是這樣輕描淡寫、一目十行地翻。
不過他馬上就端正了心態。自己就是一個打工的,完成了老闆交代的任務、把自己的想法提出來就可以了,哪能管的著老闆呢?
但很快,他就不這麼想了。
「錢經理、彭經理,你們香島這裡只能生產六十七種配件,問過他們沒有,其餘三十四種他們能不能開發?」
看到他們要答話,龍建華擺擺手,「如果有進口的,我們也可以視價格情況購買;如果他們沒有技術,我們可以給他們提供。但我傾向於免費提供技術給他們,你們可以選幾家能力強一些的進行交談……」
宇文星有些急了,插話道,「龍生,我們做了就是,肥水怎麼能流外人田呢?」
龍建華呵呵笑道,「做工業,哪能把什麼都自己做了?我們要做的,就是把蛋糕做大。我們的銷量高了,也會帶動香島的配套企業,培養出一個很好的生態環境,對我們也是很有利的。」
宇文星拍拍額頭,「6S都沒搞懂,怎麼又出來一個什麼做大蛋糕、生態的理論?我只知道,每生產一件東西,都是要賺錢的。為什麼我們不自己掙,反而要讓給人家?」
龍建華哈哈一笑,「為什麼要工業化?香島的電子企業為什麼都是組裝廠,為什麼核心部件都要從外面買……」
宇文星揉揉臉,嘿嘿笑道,「我們以前也討論過這個問題,那就是要專業化。沒想到現在自己的企業把賺錢的機會讓給人家,我就想不清楚了。」
龍建華只是一笑,接著,「我們給他們提供技術,價格方面就要優惠一點,也不要多了,這個你們自己去協商,按十年內五百套速食麵設備的量和他們談。」
「至於這風扇生意,一趟賺十來萬,也是錢。錢經理就著手做吧,權當練練手。第一單可以電話聯繫,第二單就要求他們的廠長到這裡來談……力爭二十內做第二單。」
「彭經理,我們要從外面購買這麼多零配件,你要想辦法控制質量,我們不能因為他們的產品質量不合格而影響我們重世機械的聲譽。」
「我們重世機械的產品,今後要做到全球行業領先水平,三年內除了易損件,其餘一律不得出故障。對我們的供貨商,也要提出這個要求。」
彭占奇臉色愁苦,「龍總,質量好,價格就高,您提的成本控制就不好進行了。」
龍建華搖搖頭,「成本一定要控制,質量方面也不能降低要求。不過成本控制有很多途徑,今後我會花時間來講。我們當然不能把優質產品和一般產品同價,但也可以通過固定訂單讓對方適當降低價格……」
宇文星一臉憧憬,又打斷了龍建華的話,「龍生,你這又是自己想出來的?吶,你的腦袋裡究竟裝著什麼,能知道這麼多?」
彭占奇也猶如茅塞頓開,一臉的雀躍。
陳阿實和李光海臉上很木然,似乎龍建華講出什麼理論,在他們眼裡都是很正常的。
龍建華的崛起過程,他們兩個是最為清晰的,可以是看著他成長起來的。
五時間賺五百九十萬港幣,兩時間賺七八百萬美刀。這樣的賺錢速度,誰人能比?
龍建華有些不好意思,作為一個截胡者,好像講的有點太多。
6S管理之所以敢弄出來,那是人家島倭國已經有3S,自己把其餘三個補全就是;再,5S到八六年就要成書,只不過將其提前五年多一點而已。
至於剛才講的如何降成本,那是精益生產的內容,在平時也可以總結出來的。
精益生產,要到八五年,米國才有大學教授花五百萬組織一幫人去研究,到九零年才完成《改變世界的機器》一書;到九六年才完成第二階段,出版《精益思想》這本書。
有關這兩本書,龍建華已經計劃好了,先在自己的企業逐步實施,到八五年的時候出版前者,九零年的時候出版後者,不讓人家浪費那麼些美金。
他剛才講的這些,現階段就具備可操作性,完全可拿來使用。
聽到宇文星的問題,他哈哈一笑,「看那麼多書,該拿出來的就要拿出來,總不能都貪污了吧,不然讀書有什麼用?」
心下已經決定,今後只做不,不能太高調了。
馬上發現一個問題,隨著書和錄影帶的賣出,好像自己不低調都不行啊。
既然已經到這裡,龍建華順便把一些有關如何降低採購成本的方法出來。
降低採購成本的方式不只是降價,還可以通過建立技術同盟,通過加強庫存管理,縮短並逐步消除原材料的滯留時間、等待時間以及防止缺貨來實現……
簡單粗暴的降價,最直接的負面影響就質量降低,還有一個最大的隱患就是供應商用腳來表明他們的態度。
這一通講,讓宇文星等人佩服得五體投地,直到辦公室的人來提醒授課時間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