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御船
沈浣這邊驚心動魄,而顧修文那裡也並不清閑。
因御船場地有限,又有不少大臣、侍衛隨行,而聖駕即便從簡也不能少了必要的配置,加上眾位阿哥的一應隨從,故而這群新科舉人也是在中艙尾,到了船上,兩人一間,恰好顧修文和顧博雅一起倒也便宜。
剛上船,眾人即被叫到一個船艙,看四周放著幾張桌椅、又有不少書卷,倒像是議事廳,果然,一位面容端正的中年男子出現了,聽到侍從告知,眾人方知此人正是河道總督、治河良才張鵬翮大人,被聖上褒獎誇讚的封疆大吏竟是如此簡樸,眾人心中升起一股敬慕,今日張大人並未穿官袍,只是尋常布衫,笑呵呵的問候了眾人,叫將一群年輕人帶走了。
大家將信將疑的跟著走,若非知道是在御船,沒有人假冒張大人,都還以為是遇到了騙子呢,及至各個冒著泥濘徒步行走於河堤中,邊拿著筆記錄,邊將手伸到污泥中去觀察流沙,倒使得眾位風度翩翩的學子們各個成了流浪漢,接連幾日靴子、下擺都能擰出一盆沙子,已近中秋,河水初入時候也是有些涼意,讓人忍不住打了個寒噤。
本來大家心內都有些不虞,但是抬頭看著那位年紀不小的張大人,每每踏入河水中面不改色,千里河道都留下他的足跡,再多的抱怨也吞入腹中,涉世未深的學子們又是羞愧又是敬佩,為官當如是,個個低頭仔細的記錄。
就這樣接連4、5日,張大人方點頭道:「已是差不多,諸位辛苦了,今日早些回去休息,晚膳后大家再到議事廳商量。」
話音剛落,聽到一群大小夥子的歡呼聲,筋疲力盡的書生們哪還顧得上矜持,這幾日餓了就蹲在河堤吃口乾糧,衣衫濕了又干,各個面容憔悴,早就和河道旁的勞工差不多,誰還顧及那些個禮節,就連做慣農活又身手不錯的顧修文都有些吃不消,更不要說養尊處優的顧博雅、劉勝浩等人,若非顧修文時不時的幫扶,估計早就和早前二個身子單薄的書生一樣,病倒了,如今留下的都是身子骨不錯的幾個。
張鵬翮笑了:「看樣子,大家都是累了,河道之事刻不容緩,諸位的努力定不會白費,江南百姓都會記得的。」
眾位舉人拱手行禮,雖然身處荒野之地,但是眾人神態肅穆,仿如在森嚴的書院般:「張大人一心為國,學生等慚愧,定當加倍努力。」
「哈哈,你們有這個心就好了,只是為官不知要文採好,也要身子骨英朗,否則力不從心也是枉然了,回去都多吃幾碗飯,莫要學那小雞仔,不消半個月定會身強體壯,實不相瞞,老夫當年也是食量小,誰知為官后,吃的倒是越來越多了。」張鵬翮本就有些耿直,說話也不打官架子,眾位書生相處幾日後,就有些放鬆了。
「張大人所言甚是,回去我等定要多吃些去。」幾人起鬨,一時間幾個大小夥子鬧開了。
如此辛苦奔波,若是再唉聲嘆氣估計大家的心情也不好,故而,張鵬翮滿意的點點頭,雖說有兩位因身體不適被送回去,但是留下的這幾位算學都是不錯,簡單的指點一二就能上手去做,而且也沒有書生的迂腐,倒是能屈能伸,如此歷練之後,以後定是人才,聖上問起來倒是可以提上一二。
眾人不知張大人心中的思緒萬千,進入御船后,各個斂聲凝神,畢竟是天子之所,進退皆有度,故而眾人不敢行錯半步,多說一句,如此想來,反而是每日去河道勘察才是自由一些。
眾人用過晚膳后,稍微整理一下衣服,即可前往議事廳內。
頭等艙內,康熙帝在上首端坐,眼前是眾位學子畫的圖紙,及這幾日得到的數據,他精通中西算學,故而很輕易的找到問題所在,看了半晌方將圖紙傳下去,說道:「你們也看看。」
下首四貝勒首先接過去,看了看,眉頭微鎖,之後是五阿哥胤琪,他和十三阿哥從寶應回來,剛陳述完事情,就接著看圖紙,之後是八阿哥等人。
康熙眾位阿哥因皇父關係,各個學習算學,只是深淺不同而已,最為精通的四貝勒本就對數字極為敏感,如今更是在戶部歷練,辦了不少漂亮的差事,故而也輕易看出問題。
康熙待眾位阿哥看完方問道:「可是看出什麼啦?」
胤禛率先出列道:「若是數據為真,那麼漕河所經之處的流沙過多,在上游若是圍堵定是不能的,如何解決受力太過的問題卻是難事。」
五阿哥胤琪介面道:「卻是如此,兒臣雖不如四哥精通算學,也能看出此處決口太過,若無完全之策不能輕易施工。」
八阿哥胤禵道:「的確如此,若無確鑿的數據,無論堵疏皆是冒險,慎之又慎啊。」
康熙帝心中倒是安慰,自家兒子有出息,作為父親心內自是開心,只是他多次南巡皆是為了河道之事,對此也是耿耿於懷,心中覺得自己平三藩、斗葛爾丹尚能遊刃有餘,卻為何面對這河道竟無能為力,心中也是憋了股勁要做好。
「朕自二十七年就關注河道之事,誰知卻每每有了轉機,又遭遇洪災,國庫收入十之有三用於此處,可是竟無濟於事,誰知本應是最大漏洞的高家堰今年竟安然無恙,朕已遣人去核查,也希望能夠找出一二契機用於其他堤壩處,如今又招了不少精通算學的舉人,看這圖稿,也是可塑之才,朕決意親自率人前往其他河堤,勘測地形。」
四貝勒上前道:「皇阿瑪,如今河道情況未明,聖駕不宜前往,兒臣願意為皇阿瑪效犬馬之勞,還望您能三思而行。」
其他幾位阿哥也紛紛勸說,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雖然年歲尚小,卻是也關注朝廷之事,兩人共同請願願意親自去勘測水勢,以解皇阿瑪擔憂。
康熙說道:「此事再議,你們先隨我見見那群舉人吧,本就是讀書人,接連幾日泡在水裡,也是辛苦了。」
說完,帶著眾位皇子到了議事廳。
議事廳內,大家已經坐在位置上各自討論起河道之事,每每有意見不同之處,眾人也互不相讓,氣氛異常火熱。
劉勝浩指著一處道:「依學生看來,此處或可以成為受力處。」
「不可,此處地勢偏高,若是貿然動工,未必不會造成決口。」另一位李姓的學子說道。
「這些,我都計算過了,是最佳的地段,博雅兄看看,可是如此?」劉勝浩據理力爭,並且拉了一個同盟。
「哼,我也和修文賢弟一起算過,你看這裡水勢愈發上漲,若是貿然動手,堵疏頃刻間就換了位置,還請劉兄三思。」李樹宗頂了一句。
其他幾人見慣兩人相處的情形,倒是笑開了,桌子上擺了一些糕點,便於這些人餓了填填肚子,如今剛用過晚膳,眾人倒是不餓,他們已經習慣了將自己勘察到的實據拿出討論一二,再畫出圖稿,如今吵的更是熱火朝天,就連負責端茶送水的小廝初始有些心驚膽戰,慢慢的也習慣了,即使見了本該文質彬彬一向信奉君子動口不動手的舉人老爺們一言不合扔碟子、捋袖子也頗為鎮定的低下頭做擦桌子狀。
議事廳喧鬧彷彿是市井菜場,眾人各持一端,據理力爭,讀書人說話本就引經據典,就連吵架都會找些出處,讓人啼笑皆非。
康熙帝在外面聽的也是有趣,暗道書獃子倒是有些趣味,本來沉鬱的心情倒是有些疏解,而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倒還有些童心未泯,聽得眉開眼笑,果然讀書人罵人最是有趣,全字不帶臟,還能將人罵的狗血淋頭。
張鵬翮在一旁面色有些不自然,自己在御前時不時的誇獎這些書生,也是想著近些日子大家兢兢業業的,卻未曾有什麼怨言,可是哪料想聖上御駕親臨,竟看到些這樣的場景,實在汗顏,但是天子未發言,自己也不敢說些什麼,只能低頭聽著,愈聽愈是低下頭。
不過,他聽到一陣低沉的笑聲,果然聖上開口了,竟是帶著些許愉悅,說道:「這群書生倒是有趣,身處險境,卻心胸開闊,心性倒是不錯,愛卿倒是好眼光啊。」
說完,踏步向前,果然聽到一個聲音喊道:「陛下駕到。」
眾人一聽,驚呆了,有那反應極快的人跪下,又拉著沒有反應過來的人的夥伴,眾人齊聲喊道:「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書生寒窗苦讀十年,為的不過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如今真正要效忠的帝王就站在眼前,從此自己的理想抱負或許都能實現,眾位讀書人說不心動那是假話。
康熙看著眼前的諸位年輕人,或許今日辛苦些,故而面色不復讀書人蒼白文弱,反而多了一股精氣神,笑道:「諸位一心為國,朕記在心裡了。」
就這一句話,讓這些年輕人心生慨然,有什麼比被人肯定更好的,跪下道:「謝聖上誇讚,學生等人單力薄,實在愧不敢當。」
又有人說道:「聖上記掛江南百姓,是萬民的福氣,我等願盡綿薄之力。」
一席話,說的康熙心內慰藉,因當年揚州十日之禍,朝廷對江南之地慎之又慎,不可過於嚴苛也不敢鬆懈,輕不得重不得,朝廷努力多年,又兼之河道之事,一向重視,故而如今方有不少有才之士願意聽從朝廷安排,自己終究做到了,當年太皇太后的一直放不下的心病,如今終是緩和了。
康熙帝揮手示意眾人起來,說道:「如今長江、漕河地帶水勢蔓延,朕有意治理河道,只是有些地方不知實據,不知道眾位有何高見?」
這些書生乍然被天子問話,心內自是不平靜,慢慢的整理思緒,提出自己的見解,畢竟說的是自己長項,故而,慢慢的康熙帝的面色出現幾分認真。
他聽了其中一位書生提到的常州府的河道,關於修築、受力等都有不少疑問,其實書生只是因為自己家在常州府,如今受災最為嚴重,故而忍不住提了自己的觀察,卻不知誤打誤撞,剛好入了康熙的腦中,那常州府的貓膩自己早在胤禛遇劫時候就想到了,不知如今景星和富格可是打探到什麼。
康熙這邊凝眉思索,顧博雅和顧修文也做了補充,兩人算學更精一些,之前去過常州府,早就發現不少問題,如今也順勢提了一下,倒叫康熙爺心內點點頭,這些書生算是稱得上人才,又聽顧修文一些說辭極為專業,看來是個精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