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第171章 飛行表演
這麼一大攤子主力艦湊在一起,竟然讓一條驅逐艦大搖大擺的衝到了大和旁邊,一次魚雷齊射之後打跑了大和,然後因為已經出現在敵方戰列艦射程,美帝的護航航母也跑路了,剩下日本三條戰列艦加八條巡洋艦,單挑美帝七條驅逐艦。
然後結果慘不忍睹,美帝只有一條護航航母在逃跑中被擊沉,留下來堅持戰鬥的驅逐艦隻沉了三艘,而日本方面卻有長門、金剛、臻名三條戰列艦被重創,三條重巡洋艦被擊沉,剩下的重巡也多半負傷,創造了世界海戰史上的奇迹。
畢竟日本海軍的建軍思想就是一次性的,不管和那個國家發生了衝突,都用一次對馬島那樣的主力艦決戰解決問題,只要海上決戰打贏了後面自然是讓敵人割地賠款了,要是不小心打輸了的話,就切腹謝罪好了。
這種思路下建設起來的艦隊,就是林封口中的一次性艦隊,他從建立起的那一天開始,就沒有設想過海上決戰形勢不利的話,海軍接下來要怎麼辦的問題,這樣的一波流思路,面對弱雞如俺大清這樣的,或者天高皇帝遠的沙皇俄國,自然是無往不利了,但是只要對手能擋住他們的這一波攻擊,日本的海軍就會變成一個笑話了。
就例如二戰時候的珍珠港一樣,只要美利堅在這第一波攻擊當中挺住了,後面幾乎就是一路順風順手的反推了,被反推的日本聯合艦隊幾乎毫無反抗能力,歸根結底就在於他們從來沒有考慮過,要是一波流沒成功該咋辦。
所以那隻看似威風堂堂的住島艦隊和可能會出現的大和旅館,從來不被林封當做一個強大的對手,當然了,本朝太祖曾今說過一句話『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
林封一直深以為然,雖然在戰略層次上來看,日本就是一個戰五渣而已,不過日本的戰術行動卻一直保持著極高的水準,要是在具體作戰的時候不多加小心的話,說不準就會讓他們的一波流成功。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除了更加及時準確的情報支持,技術裝備上的更新換代也必不可少,鷹式戰鬥機雖然性能還算不錯,但是畢竟已經服役好幾年了,這年頭的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歐洲戰場上已經出現了全金屬單翼戰鬥機,雖然因為產量問題還扭轉不了整體的局勢,不過雙翼機已經開始落伍了。
中國是時候開始列裝新一代的戰鬥機了,畢竟新中華從立國以來,就是依靠著引領世界潮流的空軍,來威懾所有有敵意的國家,要是歐洲列強突然有一天,發現新中國的空軍已經不足畏懼,那麼一場新的侵略戰爭必不可少。
為了能夠及時打消他們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新中國就必須在一戰結束之前,大規模列裝具備壓倒性優勢的新型戰鬥機,重新樹立起自己航空工業領頭人的形象。
不過讓人欣慰的是,以歸國華僑為首的一批科學家,經過近三年的艱苦研製之後,新款戰鬥機終於能夠定型了,林封馬上要參加的,就是正式列裝后的第一場彙報表演,除了他之外,海陸空三軍的總司令和一些特級飛行員也會列席。
試飛當天萬里無雲,非常適合觀看飛行表演,不過這個年代的飛行表演還不成熟,所以沒有後世的那種編隊飛行,只有一個特級飛行員駕駛單機,表現一下新式飛機的起降和機動能力。
這次參加飛行表演的,是三款完全不同的戰鬥機,將來會分別裝備陸航、空軍、海航,畢竟陸海空三軍的裝備需求存在很大的分歧,在發動機動力不足的前提下,如果要強行設計一款三軍通用的飛機,必然會什麼都干不好。
就算將來動力系統進步了,也頂多能夠做到空軍和海航共用同一款飛機,畢竟這兩個兵種對飛機的性能需求比較一致,只是海航多了一個海上起降的要求,完全可以設計一款優秀的艦載機出來,然後學習F4鬼怪一樣艦載機上岸。
幾位軍隊主要領導到位之後,沒有浪費時間搞啥領導講話,直接寒暄了幾句就宣布表演開始,因為這一次不只是機動性表演,還包含了武器演示的內容,為了能夠演示海上對艦打擊能力,這次的飛行表演被安排在了海南島的海軍武器試驗場。
畢竟新式的飛機,一定要有與之相配套的新式武器,才能把性能優勢最徹底的挖掘出來,就算是一架具備4S標準的F22,要是掛上AIM-7麻雀導彈,估計也打不過掛了流星和米卡的颱風戰鬥機。
「首先進行飛行表演的,將會是新的輕型戰鬥機,使用一台1200馬力二級二速機械增壓的梅林發動機,配合三葉全金屬變矩螺旋槳,採用了發動機中置的氣動布局,懸臂式平直下單翼,獨創的前三點起落架,他將在未來十年之內,保衛新中國的天空。」飛機設計師高竹藝興高采烈的介紹著。
他在之前看過新中國的第一部電影之後,就投入了新成立的成都飛機設計院,因為本身的基礎就比較紮實,回國之後的學習也異常的刻苦,所以短短的四年時間,就從普通研究員一路爬到了高級研究員,並且因為對非常規氣動設計上經常有出色的腦洞,所以目前已經成為了一個設計小組的組長了。
伴隨著講解,跑道上的飛機開始緩緩地啟動了發動機,並且經過一段短短的跑道加速之後,輕盈的飛上了天空,開始表演基本的爬升俯衝戰術,還有低空盤旋攻擊戰術,這些最基礎的飛行動作,是最考驗飛機的性能的,那些花哨的飛行動作,雖然看起來賞心悅目,但是實戰當中並沒有多少卵用。
高竹義的講解還在繼續:「這款飛機的前起落架採用向後收入機頭的設計,而後起落架則使用了向內收入機翼的設計,所以三部起落架之間的間距很寬,不管是起飛和降落的時候,都能獲得很好的重心穩定性,即使只有五十小時飛行時間的新手,也能夠輕易駕駛這款飛機從簡易機場上起飛和降落,而不會發生后三點起落架那樣的拿大頂事件。」
為了證實這一點,在完成了一套基礎的飛行動作之後,天上的戰鬥機飛快的減速,在一段特意建造的的簡易跑道上完成了連續三次降落和復飛動作,果然就像講解的那樣,優秀的起落架設計讓這款飛機起飛和降落的動作都非常穩定,這立刻就引起了軍種將領的好評如潮。
「嗯,我們需要的就是這樣的飛機啊,要知道這幾年我們已經摔了好幾十架飛機了,都是在降落的時候拿了大頂,就是不知道掛載和攻擊能力怎麼樣呢。」因為還不了解具體的空戰性能,所以空軍和海航都還沒有急著表態,倒是陸軍司令姚以價第一個站出來表示支持,畢竟陸航不需要執行空戰任務,對飛機的安全性和攻擊力更加看重一些。
「這款飛機的武裝分兩部分,固定武裝是在機翼上裝備有四挺12MM航空機槍,主要用於戰鬥機之間的格鬥空戰,在飛機的兩側翼根處,各自擁有一個多功能掛點,執行空戰任務的時候,可掛載兩具副油箱提高續航時間,在執行對地或者對海攻擊任務的時候,可掛載兩具七聯裝的90MM火箭發射器。」
高竹義首先介紹了一下各位將領比較關心的火力方面,然後才開始介紹飛機的具體參數:「新型飛機全長9米,翼展12米,全高3。6米,翼面積24㎡,空重2400KG,最大平飛速度580KM/H,最大爬升率18米/秒,實用升限9000米,制空作戰半徑600KM,攻擊作戰半徑30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