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無限補完計劃> 132.第132章 菲律賓條約

132.第132章 菲律賓條約

  德國人沒有了青島要塞之後,太平洋上就只有紐西蘭島還有點價值了,其他的那些小島完全是雞肋,既然中國產生了興趣,那麼拿來換點東西也不錯,他們很快就同意了,用那些小島換取一批發動機和航空魚雷的實物,然後又簽了一個補充條款,把一批淘汰下來的二手機床和工業設備出口到中國,多多少少又撈回去一些。 

  被稱為《菲律賓條約》的中美德三邊條約很快就正式簽署,消息傳開之後舉國歡慶,雖然非特殊節日或者政府審批不得聚眾遊行,不過不能遊行啥的可以放鞭炮嘛,大家你來我往的,到處都有人燃放鞭炮,搞得整個城市都到處飄著紙屑。 

  畢竟滿清入關的數百年以來,簽署了無數割地賠款條約,新中國成立以來,卻通過不斷的修約,把之前的那些權利慢慢拿了回來,這次更是開天闢地的讓別人割地了,雖然條約上還寫著要轉讓技術啥的,但是在民眾看來,那些不就是一堆紙嘛,哪有這麼大一塊領土值錢啊。 

  政府也適時的退出了一系列的配套宣傳,主要就是以後會利用這一系列的島嶼,修建許多碼頭供船舶停留和補給,沿海地區會水的人家,可以考慮租用政府提供的漁船,去南海地區大量捕魚,有一定財政實力的人家,也可以考慮自己買船出海,這幾年部隊連年擴招,人民的生活也富裕了,魚肉是肯定不愁銷路的,就算一下子賣不掉,也可以做成罐頭,利用鐵路銷往內地。 

  只要政府部門引導得力,一來可以豐富全國人民的飲食需求,就算是肉罐頭也是肉食啊,總比一年到頭光吃青菜蘿蔔好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助於提高人民幸福指數,畢竟遠洋捕魚時間短見效快,要是搞什麼生豬養殖啥的,沒有個七八年根本見不到成效。 

  二來的話就是能就近解決軍隊高強度訓練對動物蛋白的需求,省得像現在這樣每個月都要從國外大量進口肉類,價格昂貴不說因為路途遙遠,這個年代連冰箱都沒有,只能進口些肉乾和肉罐頭之類容易保存的品種,和鮮肉相比總是存在一些差距的。 

  三來的話漁業發展必然會催生出大量適應海上生活的水手,就給海軍以後的發展提供充足的預備兵員,現在海軍招人進來之後,還要先花時間讓他們熟悉水性,浪費大量時間在基礎培訓上,新兵訓練周期搞得太長了,要是有新兵都能具備相當不錯的水性的話,自然能夠極大地縮短訓練周期,讓海軍的發展速度再上一個新的台階。 

  另外一個就是正式推出新的移民法,宣稱只要是中華合法公民,願意服從政府的安排遷移到指定地點,每人都可以依法獲得以厚薄不同十到二十畝的耕地供其耕種,只要連續十年正常耕種並且繳納稅款,就自動歸耕種人所有,這道法令已經推出,就在社會上掀起了軒·然·大·波,畢竟中國的老百姓對土地的追求,幾乎已經深深的埋入骨髓當中了。 

  雖然大部分民眾還有些將信將疑的,不過新政府正是威望最盛的時候,配合著菲律賓條約的震撼性,還是相當的具有說服力的,很快就得到了一部分無地農民的響應,這些人經常是一家子人一起提出申請,然後整體遷移到政府指定的新村落當中,利用政府免費提供的工具和種子糧,開始耕種那屬於他們的五六十畝耕地。 

  要知道雖然沒有經過多年軍閥混戰導致的人口銳減,新中國人多地少的矛盾還是比較突出的,不過新政府成立之後投入大量資金,到處修橋鋪路興辦水利設施等等,把一些心思比較活泛的青壯年吸引到了工地上,不過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種地已經形成了習慣,對進工廠或者工地領工資幹活有著一種天然的不信任感。 

  這次的移民法的實施,雖然才剛剛產生效果,不過在鄉村當中的影響還是相當深遠的,因為大量人員在政府的引導下離開,鄉村當中的壯勞力數量減少,讓那些地主不得不開始需求改變,一部分除了出租土地之外,幾乎沒有別的謀生能力的,開始降低地租,防止長短工流失之後,土地無人耕種。 

  一部分心思比較活泛的,開始嘗試著把資金投入輕工業當中,畢竟現在政府對這方面的扶持力度很大,只要工廠能夠開起來,幾乎沒有一個會虧本的,這就讓已經比較激烈的農村矛盾開始緩和下來,鄉村當中的農民開始覺得,和前清的時候相比,生活水平開始明顯改善起來,終於讓新政府在民眾的心中站穩了腳跟。 

  還有就是現在地上存在很多只有幾戶或者幾十戶的小村落,這些地方通常是以家族為單位存在,如果在所有村子都派駐政府工作人員,那麼龐大的人員開支會徹底壓垮新中國的行政機構,但是要是沒有政府人員進駐的話,就永遠無法解決政權不下鄉的問題,繼續讓那些土豪劣紳作威作福,並且把髒水潑到新政府的頭上。 

  現在就可以趁著這個機會,順勢推出集村並寨活動,用免費的土地做引子,把這些小村落、小家族合併到大鄉鎮,把他們納入政府的直接管轄範圍之內,不但沒有了土豪劣紳的生存空間,而且也為之後的全國動員體系打好堅實的基礎,畢竟優良的基層士兵通常都來自農村,只有政府能夠直接管理到鄉村,才能真正的把中國龐大的人口資源轉化為戰爭潛力。 

  眼看著土地問題在政府的引導下,開始向正確的方向發展,林封終於把一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畢竟三農問題可是困擾了新中國幾十年的問題,一直到他穿越之前才解決的差不多,如果不能解決好這個問題,哪怕軍隊在外面打的再好,也有可能因為內部矛盾,把好不容易的來的戰利品吐出去。 

  簡單粗暴的打土豪分田地,確實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解決一部分問題,但是卻會留下更加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農民被束縛到了土地上,嚴重阻礙之後的工業化發展,而且雖然地主中有一部分土豪劣紳,但是這個時代絕大多數的知識分子,幾乎都出自地主鄉紳家庭當中。 

  畢竟高昂的求學費用,可不是一般無地農民能夠承擔的起的,要是簡單粗暴地把他們都消滅掉,新中國的文化教育進程,最少也要延緩二十年以上,整個中國的發展進程也會晚上幾十年實現,畢竟沒有充足的有一定文化基礎的骨幹存在,軍隊當中比例越來越大的技術兵器誰去操作,民間規模越來越大的基礎建設和工業發展誰來參與。 

  可是如果不加引導,整個中國的土地就那麼一丁點,沒有戰亂影響,醫療條件也會逐步得到改善,新中國的人口數量會爆發性增長,人多地少的矛盾只會越來越突出,隨時會成為一個埋在新中華心臟裡面的定時炸彈,所以從他穿越那天起,如何引導農村正確發展,就一直是他最上心的一個問題。 

  從太原立足開始,就為此做了許多的準備工作,派出守夜人重點摸清鄉村情況,並且在剛完成起義之後,立刻就在一些鄉鎮展開試點工作,把一些設想在試點地區進行推廣,測試具體哪種解決方法效果比較合適,是『比較合適』不是『比較好』,因為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哪一種解決辦法是比較好的,只能在眾多辦法當中,選擇一種比較適合當前形勢的。 

  經過三年的多方測試和準備之後,才在最近下定了決定,採取三管齊下的方法,一邊採用發展工業和免費贈地兩種方法結合,以政府引導的方式將鄉村人口稀釋,一邊在農業稅上採用階梯收費的方式,讓大規模囤地招租雖然不至於倒貼錢進去,但是卻已經不足以讓那些大地主過上富裕的生活,引導他們把收入轉向發展工業上,還有就是大力推廣良種和化肥,提高土地的單產量讓繼續種地的能夠得到充足的糧食,簡單的總結一下就是讓囤地變得無利可圖,然後又保證種地的人只要肯吃苦,最少一家人全年吃的飽飽的沒有問題。 

  以漸進式改良的方法換取穩定發展,只要能夠在一戰結束之前一直保持穩定發展,那麼等一戰結束之後,就可以憑藉高速對外擴張,將這個問題稀釋到不會引發矛盾的地步,隨著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和教育程度的提高,人口增長速度會自然地開始下降,到時候這個問題也就會自然而然的煙消雲散了,而不需要動用生一胎等自殺式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