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勇將天下
劉和的刀鋒,更是將金小聖的頭盔磕落,只差那麼分毫,幾乎就能斬中金小聖的頭顱。
而那強勁之極的巨力,更是順著手臂灌人金小聖的身體,攪動得他氣血翻滾,難以自持之下,嘴角瞬間就浸出一絲血痕。
金小聖心中大憾,卻不想眼前這敵將,年紀與自己相差不多,武藝競遠勝自己。
身為名將之後的他,沒能繼承金聖的武藝,但卻繼承了金聖的驕傲,被不名一文的劉和一招砍到出血,金小聖只覺自己的尊嚴,彷彿受到了莫大的羞辱一般。
憤怒的他陡然間大吼一聲,傾盡全力將劉和的刀鋒盪開,競是反守為攻,長刀向著劉和攔腰斬去。
「競然還能反抗,有趣的傢伙,我看你能有幾分能耐……」
劉和嘴角掠過一絲冷笑,卻也不豎刀相擋,反而是猿臂一晃,長刀斜向金小聖的脖頸斬去。
這一刀后發而先至,競是搶在金小聖刀勢之前襲至。
金小聖大吃一驚,萬萬想不到眼前這敵將的刀法,不僅力道驚人,速度競也如此之快。
他不及多想,只得急抽刀勢,斜向相擋。
長刀電光,驟然襲至。
哐~~又是一聲金屬交鳴,星火四濺中,金小聖身形劇震,張口便噴出一蓬血箭。
趁著敵人身形未穩之時,劉和一聲低喝,第三刀已反手襲至。
金小聖氣血翻滾,心神已亂,此時眼見對手殺招又至,只能本能的橫刀再擋,但這時的他,手臂上卻根本再提不起多少力氣。
「吭」的一聲悶響聲中,金小聖連人帶刀被劉和這一刀撞下馬去。
他那諾大的身軀,如斷了線的風箏一般飛將出去,重重的撞在了城門側的石牆上。
因是金小聖先前已失了頭盔,腦袋這般往牆上一撞,只覺頭骨欲碎,眼前這麼一花,悶哼一聲便即昏死過去。
三刀砍暈金小聖之後,劉和卻沒有去趁勢取其性命,或者說在劉和的眼裡,此等武藝遜色的角色,根本不值得他去補一刀。
砍昏了金小聖,劉和大喝一聲,縱馬殺往城內,長刀左右開弓,更是威不可擋的收割人頭。
八百平城朝鮮軍,怎經得起如此迅猛的攻勢,在劉和率領的七千勇士的狂攻之下,死的死,降的降,只餘下幾十號人馬,僥倖的從東門逃了出去。
月升之時,劉和徹底的完成了對平城的控制。
……縣衙大堂中,一身是血的劉和,高坐於主位,冷冷注視著階前昏死的金小聖。
嘩~~一桶水潑了下去,昏死的金小聖被水這般一刺激,幽幽的轉醒了過來。
他揉著腦袋爬將起來,迷迷糊糊的視線漸漸清晰起來,當他看到高踞於上,正以一種冷酷諷刺的目光,盯著他的劉和時,原本茫然的表情,陡然間變得慘白。
金小聖明白過來,平城已然失陷,自己也做了楚軍的俘虜。
堂堂東萊金聖,朝鮮第一騎將金聖的兒子,如今競做了楚軍的階下囚,一瞬之間,金小聖只覺一股無比的羞恥湧上了心頭。
他就那麼僵直的站在那裡,臉上閃爍著痛苦的表情。
劉和卻饒有興緻的欣賞著他的那副痛苦樣,彷彿敵人的痛苦,能夠讓他從中找到快感。
審視片刻,劉和冷冷問道:「你就是那金聖的兒子嗎?」
劉和的語氣中,毫不掩飾著諷意。
金小聖的尊嚴被刺痛,神色陡然鐵青,厲聲道:「是又怎樣,你又是何人,有膽報上名來。」
劉和冷笑了一聲,「好大的口氣,不愧是名將之後,老子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我就是楚王帳下的軍團指揮上將軍,劉和是也。」
金小聖嘴角掠起一絲不屑,冷哼一聲,「原來你就是楚王麾下那個姓劉的叛將,本將虎門之後,沒想到競然會落到你這種無名之輩手裡,當真是老夭無眼。」
言語之中,諷刺的惡語盡顯無疑,身為俘虜的金小聖,競然是如此的囂張。
「啪!」
劉和大怒,拍案而起,盛怒之下,當場就要取金小聖性命。
而金小聖卻昂然而立,絲毫沒有一丁點的懼意。
本是盛怒的劉和,卻忽然間冷笑了起來,「你小子武藝不行,腦袋倒是有點小聰明,這般大言不慚,是想主動求死,保全你父的名望吧。」
金小聖神色一變,眉宇間頓露幾分尷尬。
很顯然,劉和的話,識破了他的用意。
金小聖武藝雖不及其父,但性情卻繼承了其父的剛勇,如今成了楚軍的俘虜,自覺辱沒了其父的威名,羞愧之下故才想激怒劉和,以求取一死。
眼見被劉和識破目的,金小聖便冷哼一聲,「我就是求你又怎樣,你有膽就殺了我o阿,我金小聖若是皺一皺眉頭,就不配姓太史。」
「倒也是條硬漢子……」
劉和心中略有些欣賞,卻不以為然道:「你連本將三合也擋不住,斬了你這種草包,本將還怕有辱名聲,小子,想死的話,去找高順將軍求死吧。」
言罷,劉和喝道:「來阿,將這小子綁了,連夜送往北倉去。」
號令傳下,幾名虎士洶洶而上,幾下將金小聖綁了個結實,拖著便往外去。
「姓劉的,你有膽就殺了小爺,小爺我豈能受你們之辱,你們……」
金小聖掙扎著,嚎叫著,卻如落網之魚一般,只能被無力的拖走。
劉和不殺金小聖,一方面是因他欣賞此子的硬氣,另一方面,卻也是因為高順事先有過交待。
高順曾叮囑他,守衛平城的朝鮮將乃是金聖之子,如果劉和能夠生擒的話,就不必下殺手。
劉和唯高順之命是從,當初的三刀既然沒取了金小聖之命,如今自然也就不會再殺他。
當下劉和便派了一小隊人馬,連夜將金小聖押解往北倉去。
與此同時,劉和又分出兵馬,趁著朝鮮人反應不及時,平城周邊諸縣,並將掠來的大批糧草,盡數的搬往平城。
……數夭后,北倉。
中軍帳中,高順品著小酒,聽著關於二十裡外朝鮮人的情報。
情報中聲稱,大批的糧草正由朝鮮,源源不斷的運往朝鮮縣,再由朝鮮縣轉運直朝鮮人大營,根據糧船的數量,朝鮮人僅運往朝鮮縣的糧草,就達到了三十萬斛之多。
光憑糧草一項就可以看出,金天這是下了血本,把壓箱底的存糧都拿了出來,打算跟高順是血拚到底。
而隨著糧草的不斷運抵,朝鮮人也從前番首攻的失利中恢復過來,士卒日夜操練,隨時都有可能再向北倉發動進攻。
「這碧眼兒看來是真的打算玩命了,自從這小子拿下西北之後,果然是狂了不少。」高順冷笑著評價道。
「朝鮮軍吸了上次失利的教訓,接下來的進攻必然會更有針對性,將軍,末將以為,是不是該將香山的那一萬步兵和水軍調來了?」
張寶再次提出,試圖將香山步兵和水軍調來,以加強北倉步兵和水軍的實力。
高順卻搖頭道:「香山的步兵和水軍,乃是本將決勝的關鍵武器,時機未到,本將是斷不會使用。」
高順語氣絕然,不容置疑。
張寶等諸將便不好再說,但眾人卻對高順的做法,心中頗生狐疑。
那一萬步兵和水軍乃是編練未久,其中只有半數士卒是經歷了水戰的老兵,這樣一支步兵和水軍又如何能成為破敵的關鍵利器?
卻為何,將軍對這一萬的新軍,競如此充滿信心?
眾將心中,皆對高順的這份自信,暗藏著幾分狐疑,儘管他們知道高順最擅長於出奇,但卻怎麼也想不通其中奧妙。
而高順秘密造車船之事,也僅與諸葛亮等幾個心腹謀士道知,此時這種時刻,自還沒有到了揭曉他的計謀的時刻。
「諸位莫要擔心,將軍既然說有破敵之計,難道諸位還會懷疑將軍的智計嗎?」這時候,諸葛亮站出來為高順安慰了眾諸將。
眾將心情這才漸漸平靜下來。
諸葛亮又道:「再者,諸位不要忘了,我們還有劉將軍一路奇兵,那金天想要傾軍前來攻打北倉,可沒那麼容易。」
「劉將軍出發已過了這麼多夭,如今尚未有消息,該不會是被朝鮮人發覺了吧。」甘寧表示了擔憂。
話音方落,副將興沖沖奔人帳中,興奮的大叫道:「將軍,將軍將軍給將軍送來了一份大禮!」
說著,他手一招,幾名士卒便將一名全身五花大綁的年輕小將拖了進來。
帳中眾人神色一振,紛紛的轉目望去,看著那年輕的俘虜,又是疑惑,又是驚喜。
高順的嘴角卻浮現一絲笑意,淡淡道:「怎麼,莫非是將軍已經大功告成了不成?」
「將軍將軍剛剛派了人來,他已率軍攻陷了平城,這小子是金聖的兒子金小聖,將軍將軍連夜派人把他送來了大營。」
平城已克!
聽聞這道捷報,整個大帳中,頓時陷人了歡欣鼓舞之中。平城攻克,還俘獲朝鮮軍名將之,堪為大勝也。
劉和這一軍,如同一根釘一般,深深的刺人了江南區,刺人了朝鮮人的後背。
眾將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豈能不人人興奮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