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回到三國當黃巾> 第221章 沒那麼複雜

第221章 沒那麼複雜

  高燚沒有想到,自己會這麼容易就見到郭嘉本人,自然是喜之不盡,郭嘉何人也,歷史上曹操陣營里智力絲毫不輸諸葛亮的鬼神之才,雖然二人身份不同,一個是謀士,一個是統帥,但是並不妨礙後世人們將這二人放在一起比較,諸葛亮固然是智慧的化身,忠臣的象徵,而郭嘉卻也是算無遺策,連曹操都稱讚,平定天下,郭嘉謀功為高,十勝十敗論固然有些搶了荀彧功勞的嫌疑,但算死孫策,力挺曹操排眾議,攻打烏桓,料定公孫康之事,歷來都是為人所津津樂道。▲∴頂▲∴▲∴▲∴,..

  誰高誰下,在高燚看來,其實是最無聊的事情,也沒有什麼意義,他只知道,現在郭嘉就活生生地站在了自己的眼前,如果就這麼讓這個人才溜掉,會抱憾終身。


  「高燚此來潁川,非為別事,特為君而來!」


  直到這個時候,貂蟬才知道,原來高燚口中的的那個大才,居然是眼前的羸弱少年,猶然不太相信,輕聲道:「公子捨近求遠,貂蟬原以為是什麼厲害人物,卻不料只是個和女子一般大的子罷了,這樣的年紀,能有什麼樣的才華可言?」


  郭嘉聽了貂蟬的譏諷,臉上卻絲毫沒有怒容,似乎他等的就是貂蟬出這句話來,他雖然身子羸弱,估計還沒有武安國的那一對梅花亮銀錘重,不過卻給人一種不可覷的氣勢來,眸子里看似淡然如水,卻隨時可以爆發令人敬畏的精光一般。


  「貂蟬姑娘的沒有錯,在下卻是是個才疏學淺之輩,文若兄才是值得高兄看重之人,在下平生所愛,只有酒與女人和美景三件事!」


  貂蟬原以為郭嘉會反駁幾句她的話,卻沒有想到順著他的話來,一時間被噎住,冷哼一聲,不再做聲。


  荀彧呵呵一笑,看著貂蟬,忽然道:「聞聽王允刺史有一女,色藝俱佳,想來便是姑娘吧?」


  貂蟬抬眼看了荀彧一眼,施施然還禮:「正是女子,荀公子三日留香的美名也是家喻戶曉的!只是不知為何與此等登徒浪子為友,也太沒有品味了!」


  荀彧訝異地看著貂蟬,立即意會到了,貂蟬口中的登徒浪子,明顯指的是郭嘉。


  高燚也聽了出來,他見郭嘉一副處變不驚的模樣,再看貂蟬的神情,立即心下瞭然,這兩個人肯定有故事。


  這是又一個重大發現,貂蟬的年紀看起來,和郭嘉倒是很相仿,不定還是認識的,那樣來,就更好辦事了。


  不過高燚卻按下這些心思不表,開門見山對郭嘉道:「有一句話得極好,真名士自風流,美酒佳人,名山大川,人人嚮往,何獨奉孝一人?奉孝若是不嫌我這個傢伙愚鈍,可否一起結伴同行?」


  郭嘉明白了,高燚果然是有招攬自己的意思的,單是這份親自前來陽翟的誠意就足以感動很多人,如果是普通人,只怕已經早就跪下來表忠心了。


  不過郭嘉可不是尋常之輩,他雖然不像荀彧那樣對擇主有著極高的要求,卻也不是隨隨便便找個主公就會效忠的凡愚之輩,他的目光從高一身上移開,望著頭夜空,啞然長笑:「高兄可真是愛笑,你現在是南陽太守,手下握有數萬能征善戰的將士,更有多少百姓等著你去養活,現在高兄卻要與我這個放浪形骸之人一起結伴遊行,我想請問,高兄有那個時間嗎?」


  這一句,倒是問到了高燚的短處,的確,他現在已經不是一個人了,有愛的人,有一個可愛的女兒,有一幫兄弟,有一票文臣武將,有一塊牢不可破的根據地,有萬千生死與共的將士,有十數萬的百姓,他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去打拚,去爭戰,去為了給這些人一個安定的生活並維持這個安定的生活而不斷努力,看起來很簡單的遊山玩水的想法也有些近乎縹緲。


  不過,他還年輕,年輕是最好的資本,只要他做的足夠好,五年,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將這個即將到來的亂世結束,到那個時候,他願意什麼都不去想,去遊歷,去看看大漢天下的好山好水。


  想到這裡,高燚信心滿懷地道:「現在我是沒有時間,卻不代表以後就沒有時間,這個天下,還有那麼多人吃不起飯,穿不起衣服,住不起房子,連這些基本的要求都達不到,我如何忍心一個人去逍遙快活?所以我立志要鋤奸去穢,還這個世間一個朗朗乾坤,創造出一個清平天下,此志時時自勉,不敢稍忘!」


  郭嘉聽罷,似乎有些觸動,然而很快便笑出聲來:「原來高兄下好了套在這裡等著我了,平心而論,高兄此志,確實感人,只是我要問一句,高兄所謂要收拾亂世,可是天下為何會亂,高兄怎麼看?」


  高燚一怔,隨即道:「亂世的根源在我看來,是一個國家的制度出現了問題,自古以來,每一個政權的延續,莫不是能夠適應新問題,而不是用以前的老方式處理問題,譬如治水,鯀用堵塞之法,失敗而亡身,其子大禹用疏導之法,至今為人稱道,古人尚且知道變通之法,何況我等後輩?某不自量,願效古人變通改革之法,革除弊政,選用德才兼備之人,輔佐明主中興社稷!」


  郭嘉見高燚得言辭壯烈,不禁心下釋然,然而他卻也是個話一語中的之人,若不能確定高燚的為人,他寧願老死山林之中,所以不免臉色一凜,倏然再問:「原來高兄想要效仿商鞅、吳起之輩,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這個政權從根部就已經爛掉了,改革變法都無法起到作用怎麼辦?」


  「郭奉孝!」荀彧聽見郭嘉竟然話如此不注意分寸,不由收起了剛才的笑臉,微微發怒,厲聲喝道。


  「文若你不要插嘴,我知道你一心想要輔佐一個有能力的人中興漢室,可我不一樣,這個漢室沒有給過我任何好處,反倒是因為它的很多荒唐的政策,我的祖父與父親都無法施展才會,還因為一些的過錯遭受牢獄之災,皇帝昏庸,百官逢迎宦官與外戚,天下百姓都因為朋黨之爭而飽受苦處…」郭嘉忽然變得激動,沖著荀彧做出一個制止的手勢來。


  荀彧卻是按捺不住:「你的眼光太狹窄了,大漢立朝四百多年,威震海內外,四賓臣服,何其壯哉!」


  「那是以前,現在呢?」郭嘉反問荀彧,「天子不理政事,十常侍魚肉百姓,殘害忠良,長達二十多年,請問文若兄,那些心繫朝廷社稷的清流名士在做什麼?研究經學,玄學,坐而論道,不問民生疾苦,倒也有一些好官,為百姓做了些好事,但是也僅僅是做了一些好事而已,他們一走,為什麼他們已經剷除的惡勢力又復甦了呢?我已經了,你所希望振興的漢室,只能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它早已經名存實亡了,不要怪我話難聽,即使是光武帝,也不是漢高祖的正統後裔了吧,二百年前,大漢已經倒下了,現在的大漢只是另一個又將走向末路的政權而已!」


  郭嘉口若懸河地了一大通,倒把高燚給震住了,他只以為郭嘉是一個軍事天分很高的謀士,卻沒有想到郭嘉的思想也會這麼超前,一眼就看穿了這麼深刻的問題,這些事情,就連高燚自己都沒有思考過但細細一想,還真的是這個道理。


  荀彧盡量讓自己第語氣平緩:「我今天把你帶來這裡,不是吵架的,這樣吵下去,永遠不會有結果,你願意堅持認為你是對的,但不要覺得別人堅持的就是錯的!」


  罷荀彧對高燚道:「使君不要被奉孝的話給左右,他不過是對於有些事情憤世嫉俗罷了!」


  高燚笑道:「憤世嫉俗好,誰讓我們恰好是一個憤世嫉俗??年紀,又生在了一個憤世嫉俗的年代呢?我與文若兄和奉孝都接觸不多,不了解你們的觀居然有這樣大的分歧,但是仔細想想,不一定所有的事情一定要爭出個是非黑白來,因為現實情況比這要複雜得多,如果一張白紙,不心沾染上了一個黑,難道我們就要棄之不用了嗎?一張紙要花費多少精力,用多少材料才能製造出來,也許你可以你有錢,但有錢不是可以隨便浪費的借口!」


  高燚著,取過一張宣紙來,假裝要寫字,然而毛筆沾墨有些多了,筆尖一抖,一滴墨汁落在了宣紙上面,印上了一灘墨漬,十分礙眼,他眉頭一皺,落筆於硯台,將這張有墨漬的宣紙收起來,就要扔掉。


  這時一直看眼前三人激辯而沒有話的貂蟬苦於插不上嘴,聽了高燚的話心中一動,脫口而出道:「為什麼要扔掉那張白紙,撕掉這有墨漬的一角不就行了?」


  著只聽嗤啦一聲,貂蟬已經將那一角扯了下來,將剩下可以寫字的地方平鋪在書案上,伸手一指:

  「繼續寫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