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章 玄壇有怨言 觀音赴凌霄
人嘴兩張皮呀!死事活人辦。要說這口才,三界之中最有名的那就得數申公豹。申公豹那張嘴巧舌如簧,說他口吐蓮花那不對,口吐蓮花是一種神通,申公豹那張嘴是有煽動性,專門的挑撥是非用的。
可這三界之中只有申公豹口才厲害嗎?也不盡然,就拿聞仲這嘴來說吧!聞仲這張嘴也是個茬子,文曲星君嗎?賣弄的就是文采,換句話說就是文字遊戲。同樣的一句話,他能抓住空隙反過來給你解釋。
玉帝看眾位朝臣都不願說話,沒奈何,開始點名,他就點到了聞仲的身上了,聞仲這人非常正直,開始的時候他也不想說什麼?看玉帝問的急了,聞仲也就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了,說出來是說出來了,但聞仲這說法可有講究,表面看是贊同所有大佬聖人的想法,其實還是支持通天教主的意思。
聞仲的話說完,在場的所有人都暗中挑大拇指,玉帝心中同樣這麼想,可玉帝反過來一想,聞仲剛才說的對呀!按照聞仲的解釋,大老爺和二老爺的話不就是這解釋嗎?玉帝一手支著龍書案,他想了一下之後,認為這事只問聞仲一人就下斷絕還不夠,還得再問兩人才行,只有這樣才能服眾啊!
玉帝打定主意微微點頭:「嗯——,卿言之在理。不過寡人還要在問一問其他愛卿,集思廣益嗎?其他愛卿可有何想法呀?」玉帝這話說著,兩眼看向其他人,心裡直說:不用我再點名了吧!
看到玉帝掃過來的眼神,眾位仙官武將知道,不能不言語了,難道還要陛下指到自己腦袋上嘛?反正已經有了打頭的了。這時候有一人站了出來。誰呀?武財神趙公明,趙公明出班拜倒:「陛下,關於妖族勢力重聚一事,臣玄壇有不同的看法。」趙公明被加封武財神,執掌天司財庫。同時也被加封為黑虎玄壇降魔祖師,所以他也自稱為玄壇。
看到是趙公明出列,玉帝微微點頭,這趙公明以前也是截教門下,道德高深,在封神時期,趙公明沒少給姜子牙他們帶來麻煩,定海神珠把十二上仙揍了個遍,燃燈道人那麼深的道行,被他攆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最後還是散仙蕭生漕寶用落寶金錢把這寶物給收了。到後來趙公明借來妹子的金蛟剪想要把定海珠搶回來,可還沒等把寶物強回來,就被陸壓用釘頭七箭書給射死了。趙公明雖然上了封神台,但他的根基深吶!姜子牙也不敢怠慢,加封趙公明財神之職,同時也加封玄壇祖師。
趙公明在天庭也是位高權重,此時他出班發言,玉帝點點頭:「卿有何本章?只管奏來。」玉帝聽他說有不同的看法,當時也想聽聽。
趙公明懷抱象牙護板往上施禮:「陛下,雖說三界劫難將至,但究竟何時降臨?時間不定啊!十年?百年?還是千年?這誰也拿不定。這時候重聚妖族勢力?當然了,妖族的皇者是沒有什麼想法?可妖族中這些年來也不乏有些野心勃勃之輩,若是過早的匯聚妖族勢力,這豈不是給了這些妖族羽翼豐滿的時間了嗎?到時候大劫未至,妖族卻是先行掀起是非,到時候少不得損耗三界力量剿滅,這樣一來,不但對未來的劫難無助,相反有害呀!所以說臣以為妖族勢力重聚還是往後推一推的好,不要過早的匯聚妖族勢力,免生事端。」
趙公明這麼一說,玉帝沉吟了,的確,趙公明這話說的不能說沒有道理,的確有此一憂,大老爺和二老爺擔心的不也是這一層嗎?按照趙公明的話來說,難道這事還要真的往後推嗎?玉帝想著把眼光看向了其他人,只見下面的眾朝臣一個個交頭接耳,不住的晃腦袋,顯然有相當一部分人很是認可趙公明的想法。
玉帝這時候又拿不定主意了,就在這時候,有站出來幾位,他們紛紛跪倒施禮,言語之間的意思都是認可趙公明的說法。這樣一來,玉帝就更拿不定主意了,這妖族勢力重聚自己聽誰的?
而就在玉帝為難的時候,陸壓也在邊兒上看著,趙公明奏本的時候,陸壓眯著眼聽著,聽趙公明的話他就知道,這趙公明之所以這麼說,看來他對自己還是存有一個疙瘩呀!當初在封神時期,自己用釘頭七箭書把他送上封神台,他這是心有芥蒂,這時候出言阻撓,是在為難自己呀!
陸壓這麼想對嗎?一點兒都沒錯。趙公明要說對陸壓沒有怨懟之言,這話連他自己都不相信,肉身成聖是什麼道行?死後封神又是什麼地位?肉身成聖長生不老閒遊三界自由自在。死後封神呢?雖說永享仙爵,同樣長生,但失去了自由受天庭所制,哪趕得上肉身成聖的自由自在呢?
正因為心裡有這層結締,趙公明對陸壓很是怨懟,這時候一聽說妖族要重聚妖族勢力,還是陸壓牽頭兒的,趙公明一開始還沒有發言,怎麼不發言呢?因為前面有眾位大佬的法碟橫著,他不好發言。可聞仲的一番話出口之後,趙公明心裡有想法了。
趙公明心說:聞仲,你不夠意思。咱哥們兒交情鐵呀!當初為了你一句話,我不惜下了峨眉山羅浮洞,最後更是慘遭殺身之禍。我怎麼被送上封神台的你不是不知道?這陸壓現在要重聚妖族勢力,你怎麼還推一把呀?偏向著他一方。這時候玉帝問到你身上了,就沖著咱倆的交情,你應該出言阻止才是啊!
趙公明正因為有這樣的想法,所以忍不住出班奏本,趙公明這麼做,一是為了報復陸壓,一是心裡對聞仲有意見,心裡暗怪聞仲不夠朋友,這時候你就應該出言反對。
趙公明這心思,不僅是陸壓明白,在場的人有不少人都看出來了。聞仲在一邊能看不出來嗎?聞仲忍不住就看向趙公明,而且還不住的給趙公明使眼色。 聞仲是這麼想的。咱說過了,聞仲這人很正直,他保誰?心裡就向這誰。在聞仲看來,三界大劫將至,多一份力量,對度過劫難就多一份把握,所以對重聚妖族勢力共同渡劫他是贊成的。
這時候聽趙公明上本反對,聞仲心裡不住的搖頭,有心出言上本反駁,可又怕卷了趙公明的面子,聞仲只能是給趙公明使眼色,暗中點醒他,大勢所趨,你我身為天庭重臣,應該為眾生著想。
聞仲心裡是這麼想的,可趙公明卻不是這麼想的,看聞仲給自己使眼色,趙公明嘴一撇,拿眼角白了一下聞仲,鼻子眼哼了一聲,一擺頭沒嘞聞仲這根兒鬍子,嗬-——聞仲這個氣。
聞仲心說:大哥呀!你,你不是孩子了。你怎麼還這麼孩子氣呀?時過境遷,當年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你心裡怎麼想的我還能不知道嗎?是,你上得封神台是這陸壓一手造成的,可事已經過去多少年了?再說了,這陸壓當初不只是與你為敵呀!難道就不是我的敵人了嗎?可再怎麼說這也是當初的事情了。現在你我是天庭的神官,思慮事情應以三界為重,你怎麼就轉不過這彎兒來呢?
聞仲心裡想著這些,可這時候趙公明只給了他一個後腦勺,你這讓聞仲能怎麼樣?聞仲忍不住使用秘法暗中傳音,可秘法打過去之後,聞仲忍不住心裡嘆了口氣,這趙公明還真夠可以的,他已經算到聞仲會使用傳音秘法,這時候他先行施法閉住了,聞仲的秘法傳音根本就沒傳不過去。
可事情到了這一地步,總不能僵到這裡呀!可這事情究竟聽誰的呀?玉帝雖說是最後那定主意的人,但眾朝臣意見不一,上面又有眾位聖賢的法碟擋著,他也不知道聽誰的了?
就在這時候,凌霄寶殿外進來一位仙官,這位仙官跪倒施禮:「啟稟玉帝,現有南海觀世音大士在南天門外求見。」
一聽說是觀音來了,玉帝大喜過望,趕緊說了聲有請,命太白金星代表自己帶上儀仗迎接。還得說菩薩普渡慈航,玉帝也看重幾分吶!像這種待遇,三界之中不多呀!太白金星接旨之後,出了凌霄寶殿,準備儀仗迎接菩薩。
這時候咱們還是說一說觀世音菩薩,豬八戒請過菩薩嗎?當然請過了。為了向如來佛祖請旨,觀音菩薩受豬八戒的請求,趕奔了大雷音寺,當時菩薩也是屬於敲邊鼓,順著豬八戒的意思說的,可當時如來也為難吶!妖族被逐下天庭,雖說是他們共同所為,但主要牽頭兒的是道祖和三清聖人,所以如來在沒有這幾人的意見下,他也不便多言,只能是靜觀其變。
後來道祖那邊已經作出了決斷,此事全權交予玉帝定奪,如來這才下了斷絕,其實在如來的心裡,他多少還是覺得應該給妖族留條後路的,此乃符合天道,天地尚為萬物留有生機,為何就不能給妖族一個機會呢?正因為有這樣的想法,如來才下法旨,命觀音菩薩代表自己前來凌霄寶殿把自己的意思表達一下,這樣觀音菩薩才過來的。
菩薩到了南天門之後,沒有直接進去,天庭不比西方極樂,自己到了這邊屬於客人,按照她的身份來講,沒有特殊的事情是不會闖進天庭的,是以在南天門留住雲光,命人前去稟報。
一看是觀世音來了,看守天門的哪敢怠慢?急忙往裡通稟。太白金星領旨帶著儀仗出來迎接,除了太白金星之外,還有不少人迎了出來,這些人也都是受了玉帝的旨意隨著迎出來的。
眾人浩浩蕩蕩的把觀音菩薩迎到了凌霄寶殿,眾人把菩薩迎上寶殿各自歸班,菩薩到得大殿正中打稽首:「南無阿彌陀佛,善哉善哉!玉皇陛下,貧僧稽首了。」
玉帝欠身離座把手一伸:「菩薩免禮,來人,賜座。」玉帝說了聲賜座,旁邊有人端過來一個蓮花流雲台。菩薩說了聲謝座,這才盤膝坐了下去。
那說這觀音菩薩怎麼這麼受玉帝重視啊?又是儀仗迎接,又是賜座的。這是有原因的,觀音可不比一般人,佛祖坐下四大菩薩之一,若論名聲,觀音菩薩普渡慈航救苦救難有求必應,她的名聲在四位菩薩之中是最具盛名的,廣受三界眾生的尊敬,這是第一點。第二,遠來是客,觀音菩薩的前身雖說是慈航道人,但棄道從釋之後道行在大西天雷音寺也是名列前茅的人物,西方來的大人物,出於禮儀,玉帝也得高看三分。
看到菩薩坐定了,玉帝心中不住的點頭:觀音來了,以她的身份就可以代表西方啊!若是菩薩給那個主意,那麼今天的事情就可以做個定論了。